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1791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充电设备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充电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枪线在地面拖行难以使用以及枪线会侵占车位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桩和枪线悬臂装置,充电桩具有充电枪线,枪线悬臂装置设置在充电桩上,枪线悬臂装置包括:悬臂组件,其转动设置在充电桩上,充电枪线悬挂在悬臂组件上;复位装置,其设置在充电桩上,与悬臂组件连接,悬臂组件转动后,复位装置带动悬臂组件回到初始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枪线悬臂装置的悬臂组件可以将枪线吊起,避免充电枪线在地面上被拖行,不仅可以省力,而且可以避免充电枪线被车辆碾压;复位装置可以将悬臂组件拉回到初始位置,避免充电枪线垂下后侵占车位影响停车。避免充电枪线垂下后侵占车位影响停车。避免充电枪线垂下后侵占车位影响停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设备
,具体提供一种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动汽车的大力发展,与之相配套的充换电基础建设也在不断发展。
[0003]目前,整车充电的直流快充能源补给模式为主要模式,此模式优点在于充电速度快、节能效率高、系统稳定高、功率因数高,但是相比于交流慢充桩,直流快充桩需要输出更大的电流,而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的输出枪线是自然冷却,因此直流快充桩的枪线较粗枪头较重,例如目前市场上较为主流的250A快充桩,它匹配的枪线大多为直径35mm粗的线缆,此种线缆一米的重量约为3Kg,充电桩匹配6m的枪线便会重达20Kg,由于枪线太过沉重,使用者大多会将枪线拖行在地面上使用,这不仅给用户留下十分不好的使用体验,而且使用时也会存在枪线侵占车位、车辆碾压枪线或者车辆无法顺利停车的情况,拖行时间久了会导致线缆损坏危及用户安全;有的充电桩采用卷簧收线的方式,将枪线吊起,这虽然可以避免枪线拖地的现象,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任然要克服卷簧较大的弹性势能,同时由于卷簧的弹力随着位移增大,当拉到位移较大的位置时,容易出现急速回弹现象,导致安全风险。
[0004]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充电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枪线在地面拖行难以使用以及枪线会侵占车位的问题。为此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该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桩和枪线悬臂装置,充电桩具有充电枪线,枪线悬臂装置设置在充电桩上,枪线悬臂装置包括:悬臂组件,其转动设置在充电桩上,充电枪线悬挂在悬臂组件上;复位装置,其设置在充电桩上,与悬臂组件连接,悬臂组件转动后,复位装置带动悬臂组件回到初始位置。
[0006]在上述具有充电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枪线悬臂装置还包括:线缆固定器,其设置在悬臂组件上,充电枪线被线缆固定器吊起,从而悬挂在悬臂组件上。
[0007]在上述具有充电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枪线悬臂装置还包括固定座,其设置在充电桩上,悬臂组件和复位装置通过固定座设置在充电桩上。
[0008]在上述具有充电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悬臂组件包括:后端悬臂,后端悬臂的一端转动设置在固定座上;前端悬臂,前端悬臂转动设置在后端悬臂的另一端上,线缆固定器设置在前端悬臂上。
[0009]在上述具有充电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初始状态下,后端悬臂停留在充电桩的侧面。
[0010]在上述具有充电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后端悬臂的旋转角度小于180
°

[0011]在上述具有充电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复位装置包括: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在固定座上;转动装置,转动装置设置在后端悬臂上;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另一端转动设置在转动装置上,转动装置带动第二连杆转动,第二
连杆转动后和第一连杆共同作用使转动装置的位置发生移动,转动装置的位置发生移动的同时带动后端悬臂进行转动。
[0012]在上述具有充电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复位装置包括:第一导轨,其设置在固定座上;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设置在第一导轨上;滑块,其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轨上,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滑块连接,滑块在第一导轨上滑动后挤压或拉伸弹性件;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置在后端悬臂上,另一端设置在滑块上,弹性件拉动滑块滑动后,滑块通过第一连接杆带动后端悬臂转动。
[0013]在上述具有充电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复位装置包括:丝杠,其转动设置在固定座上;移动块,其套设在丝杠上,丝杠转动后带动移动块沿丝杠的轴向移动;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设置在后端悬臂上,另一端设置在移动块上,移动块移动后通过第二连接杆带动后端悬臂转动。
[0014]在上述具有充电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充电桩设置在停车位的边缘。
[0015]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技术能够枪线悬臂装置的悬臂组件可以将枪线吊起,避免充电枪线在地面上被拖行,不仅可以省力,而且充电枪线被吊起之后,就不会再被车辆碾压;充电结束后,复位装置将悬臂组件拉回到初始位置,避免悬臂组件停留在充电位置上导致其上悬挂的充电枪线垂下后侵占车位影响停车,提高了用户体验;使用者可以用手随意拉动充电枪线到合适的位置,使用完毕后松开手后端悬臂就可以自动回到初始位置,不需要人进行手动恢复,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0017]图1是本技术的枪线悬臂装置在未使用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枪线悬臂装置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悬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中的复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中的复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三中的复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技术的充电桩距离充电口较近时充电的示意图;
[0024]图8是本技术的充电桩距离充电口较远时充电的示意图
[0025]图9是本技术的充电桩和车的相对位置的俯视图。
[0026]图中:1、充电桩,2、充电枪线,3、悬臂组件,4、复位装置,5、线缆固定器,6、固定座,7、后端悬臂,8、前端悬臂,9、第一连杆,10、转动装置,11、第二连杆,12、第一导轨,13、弹性件,14、滑块,15、第一连接杆,16、丝杠,17、移动块,18、第二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
[002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
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相关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序数词“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9]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0]实施例一
[0031]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充电装置,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桩1和枪线悬臂装置,充电桩1具有充电枪线2,枪线悬臂装置设置在充电桩1上,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桩(1)和枪线悬臂装置,所述充电桩(1)具有充电枪线(2),所述枪线悬臂装置设置在所述充电桩(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枪线悬臂装置包括:悬臂组件(3),其转动设置在所述充电桩(1)上,所述充电枪线(2)悬挂在所述悬臂组件(3)上;复位装置(4),其设置在所述充电桩(1)上,与所述悬臂组件(3)连接,所述悬臂组件(3)转动后,所述复位装置(4)带动所述悬臂组件(3)回到初始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枪线悬臂装置还包括:线缆固定器(5),其设置在所述悬臂组件(3)上,所述充电枪线(2)被所述线缆固定器(5)吊起,从而悬挂在所述悬臂组件(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枪线悬臂装置还包括固定座(6),其设置在所述充电桩(1)上,所述悬臂组件(3)和所述复位装置(4)通过所述固定座(6)设置在所述充电桩(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组件(3)包括:后端悬臂(7),所述后端悬臂(7)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座(6)上;前端悬臂(8),所述前端悬臂(8)转动设置在所述后端悬臂(7)的另一端上,所述线缆固定器(5)设置在所述前端悬臂(8)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初始状态下,所述后端悬臂(7)停留在所述充电桩(1)的侧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悬臂(7)的旋转角度小于180
°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装置(4)包括:第一连杆(9),所述第一连杆(9)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座(6)上;转动装置(10),所述转动装置(10)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煜夏丽建庄志乾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蔚来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