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排桩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1551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坑排桩支护结构,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城市越来越拥挤,新建建筑开挖的基坑离原有建筑越来越近,使基坑的隔离桩承受超载,进而导致隔离桩位移、地表沉降等问题,为了提高隔离桩的抗位移能力,进而提高隔离桩支护承受能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坑排桩支护结构,包括第一隔离桩组、第二隔离桩组和第三隔离桩组,第三隔离桩组呈“弧形”阵列布置,第三隔离桩组的梁整体呈“H”形,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隔离桩组和第二隔离桩组的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原有空间范围内,通过巧妙的隔离桩排组方式和组间连接方式,将隔离桩所受侧向压力更为均匀的分配、传递、消耗,明显的提高了隔离桩的稳定性,增加了整个支护结构的承受压力。力。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排桩支护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坑排桩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隔离桩是深基坑工程中一种效果显著的工程措施,作为一种保护深基坑相邻建筑物的工程措施,隔离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我国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城市已经变得越来越拥挤,建筑物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又由于城市公路交通已经遍布于城市的主要干道上,导致越来越多的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在非主要街道或者城市地下,这样就会使周围的建筑距离开挖的基坑较近,使基坑的隔离桩承受超载,进而导致隔离桩位移、地表沉降等问题。所以迫切需要一种空间占用小,但是支护能力又较好的支护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坑排桩支护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建筑物距离较近,无法设置大型的隔离桩体系,而小的隔离桩体系又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导致隔离桩承受超载,进而导致隔离桩位移、地表沉降等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基坑排桩支护结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基坑排桩支护结构,包括第一隔离桩、第二隔离桩、第三隔离桩、第一梁、第二梁和第三梁,多个所述第一隔离桩直线排布成第一隔离桩组,所述第一梁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隔离桩组顶部,多个所述第二隔离桩直线排布成第二隔离桩组,所述第二梁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隔离桩组顶部,所述第一隔离桩组和所述第二隔离桩组平行,多个所述第三隔离桩弧形排布成第三隔离桩组,所述第三梁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隔离桩组顶部,所述第三隔离桩组位于所述第一隔离桩组和第二隔离桩组之间,所述第三隔离桩组的弧形开口与所述第一隔离桩组或第二隔离桩组闭合,所述第三梁整体呈一端小另一端大的“H”形,所述第三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梁和所述第二梁上。
[0006]可选的,所述第三梁包括第一侧梁、中间梁和第二侧梁,所述第一侧梁和第二侧梁分别沿所述第三隔离桩组两侧的弧线设置,所述中间梁设置在所述第三隔离桩组弧线的顶部,所述第一侧梁和所述第二侧梁通过所述中间梁连接。
[0007]可选的,所述第一侧梁、中间梁和第二侧梁之间固定连接。
[0008]可选的,所述第三隔离桩组有多个。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三隔离桩组连续分布。
[0010]可选的,相连两个所述第三隔离桩组的弧形开口方向相反。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隔离桩、第二隔离桩和第三隔离桩为同一规格。
[0012]可选的,所述第一隔离桩、第二隔离桩和第三隔离桩顶部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
梁、第二梁和第三梁上对应位置设有第一通孔,紧固件通过所述螺纹孔和第一通孔连接隔离桩和梁。
[0013]可选的,述第一梁和第二梁上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三梁两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槽和所述限位块配合。
[0014]可选的,所述限位块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梁、第二梁和第三梁安装好后,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
[0015]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基坑排桩支护结构,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在原有空间范围内,通过巧妙的隔离桩排组方式和组间连接方式,将隔离桩所受侧向压力更为均匀的分配、传递、消耗,在不增加施工空间和复杂度的前提下,明显的提高了隔离桩组之间的稳定性,增加了整个支护结构的承压能力,进一步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在当今复杂和狭小基坑施工环境中实用性尤为明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显示为本技术整体轴侧示意图。
[0018]图2显示为本技术俯视示意图。
[0019]图3显示为本技术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连接处的剖面示意图。
[0020]图4显示为本技术一种可选的中间排桩布局示意图。
[0021]图5显示为本技术另一种可选的中间排桩布局示意图。
[0022]其中:第一隔离桩1、第二隔离桩2、第三隔离桩3、第一梁4、第二梁5、第三梁6、第一侧梁601、中间梁602、第二侧梁603、紧固件7。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4]请参阅图1至图5。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5]以下各个实施例仅是为了举例说明。各个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组合,其不仅仅限于以下单个实施例展现的内容。
[0026]本实施例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基坑排桩支护结构,包括第一隔离桩1、第二隔离桩2、第三隔离桩3、第一梁4、第二梁5和第三梁6,多个所述第一隔离桩1直线排布成第一隔离桩组,所述第一梁4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隔离桩组顶部,多个所述第二隔离桩2直线排布成第二隔离桩组,所述第二梁5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隔离桩组顶部,所述第一隔离桩组和所述第二隔离桩组平行,多个所述第三隔离桩3呈弧形排布成第三隔离桩组,所述第三梁6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隔离桩组顶部,所述第三隔离桩组位于所述第一隔离桩组和第
二隔离桩组之间,所述第三隔离桩组的弧形开口与所述第一隔离桩组或第二隔离桩组闭合,所述第三梁6整体呈一端小另一端大的“H”形,所述第三梁6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梁4和所述第二梁5上。
[0027]在实际施工时,本基坑排桩支护结构两侧分别为正在新建的建筑物和基坑,第三隔离桩组连接在需要被支撑的一侧,一般来说,基坑的内壁是需要支撑的一侧,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需要支撑正在新建的建筑物一侧。
[0028]第三隔离桩组呈“弧形”阵列布置,弧形的开口与需要被支撑的一侧的隔离桩接触,此侧的隔离桩沿着需要被支撑的面设置,直线设置的隔离桩与需要被支撑的面接触,直接承受来自外部的侧向载荷。侧向载荷从弧形的两侧传入弧形的第三隔离桩组中,载荷沿着弧线传递,在弧线的顶部相遇,此时两个载荷的大小相近、方向相反,具有抵消的效果,在较小的空间下实现了侧向载荷的消耗,减少了转移到地面的载荷,不但自身结构稳定,还能有效降低沉降风险。而传统支撑中,常采用斜拉方式,将侧向力斜着传导到地面,导致地面载荷太大发生沉降。
[0029]本实施例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第三梁6包括第一侧梁601、中间梁602和第二侧梁603,所述第一侧梁601和第二侧梁603分别沿所述第三隔离桩组两侧的弧线设置,所述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排桩支护结构,包括第一隔离桩(1)、第二隔离桩(2)、第三隔离桩(3)、第一梁(4)、第二梁(5)和第三梁(6),多个所述第一隔离桩(1)直线排布成第一隔离桩组,所述第一梁(4)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隔离桩组顶部,多个所述第二隔离桩(2)直线排布成第二隔离桩组,所述第二梁(5)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隔离桩组顶部,所述第一隔离桩组和所述第二隔离桩组平行,多个所述第三隔离桩(3)弧形排布成第三隔离桩组,所述第三梁(6)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隔离桩组顶部,所述第三隔离桩组位于所述第一隔离桩组和第二隔离桩组之间,所述第三隔离桩组的弧形开口与所述第一隔离桩组或第二隔离桩组闭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梁(6)整体呈一端小另一端大的“H”形,所述第三梁(6)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梁(4)和所述第二梁(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排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梁(6)包括第一侧梁(601)、中间梁(602)和第二侧梁(603),所述第一侧梁(601)和第二侧梁(603)分别沿所述第三隔离桩组两侧的弧线设置,所述中间梁(602)设置在所述第三隔离桩组弧线的顶部,所述第一侧梁(601)和所述第二侧梁(603)通过所述中间梁(60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云荣丁海滨万强秦金龙徐长节陈爽刘洪河徐松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