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板中印刷线路的线宽测量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1495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8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线路板中印刷线路的线宽测量仪,样品承托组件包括外框和内板,外框可拆地设置于安装通孔中,内板在高度方向上呈现与固定口匹配的自上而下的渐缩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线路板中印刷线路的线宽测量仪,基面的安装通孔内可拆地设置有用于承装线路板的样品承托组件,通过基面的旋转实现线路板的转移,而样品承托组件的可替换特性,使得各种型号线路板均可以被适配,导引口引导线路板的入位,固定口阻止内板向下分离于外框的同时,不干扰内板向上分离于外框,将样品承托组件分体为内板与外框,在引导入位的同时解决了边界模糊以及对焦异常;通过遮盖板以及样品承托组件的设置,样品承托组件的更换能适配各种形状的线路板。线路板。线路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路板中印刷线路的线宽测量仪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线宽测量仪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路板中印刷线路的线宽测量仪。

技术介绍

[0002]在进印刷线路测量的过程中,常采用的是激光扫描或者摄像头获得图像,然后通过相应的图像分析软件实现对其上的印刷线路的长度、宽度和点位的尺寸和位置的测量。如在中国专利CN114418980A中,采集包含PCB线路板的图像数据,将图像数据转化为深度学习的样本图片;将样本图片输入到深度学习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利用有限个数的样本,对深度学习模型进行扩容更新;对深度学习模型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非线性优化;调整深度学习模型中细微瑕疵的权重,提高细微瑕疵的检出率;构建孪生神经网络,通过孪生神经网络提高样本图片瑕疵的识别率。
[0003]一般情况下,线路板在测量仪器处的检测是需要人工操作的,具体操作为,将测量仪器上盖掀开,然后将线路板以固定的方向放入测量仪器,然后闭合测量仪器上盖,此时测量仪器进行测量过程。以上测量过程存在一定失焦风险以及边界清晰度的问题,特别是较难实现自动化,例如以一机械手代替人工操作,抓取精度与运行效率较难协调,且线路板的姿势判断,特别是当线路板的型号发生变化后,相关的形状或者抓取规则的调试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线路板中印刷线路的线宽测量仪,旨在解决目前测量过程存在一定失焦风险以及边界清晰度、无法适配不同形状的线路板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线路板中印刷线路的线宽测量仪,包括
[0006]基座部分,为线宽测量仪的基础;
[0007]测量箱部,连接于所述基座部分,所述测量箱部的底部为开放口,所述测量箱部包括对应所述开放口设置的测量功能部;
[0008]遮盖板,可拆地封闭于所述开放口,所述遮盖板上设置有测量口;
[0009]驱动平台功能部,包括基面和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被设置为驱动所述基面围绕所述基面的中心转动,所述基面上围绕其中心均匀环设有三个安装通孔;
[0010]三个样品承托组件,所述样品承托组件包括外框和内板,所述外框可拆地设置于所述安装通孔中,所述外框中部为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在高度方向上包括相互连接的导引口和固定口,所述导引口位于所述安装口的上端,所述导引口与所述固定口在高度方向上均呈现自上而下的渐缩结构,所述内板在高度方向上呈现与所述固定口匹配的自上而下的渐缩结构,所述内板可拆的固定于所述固定口中;
[0011]竖直驱动组件,对应所述开放口设置,所述竖直驱动组件用于将其上方的所述内板在所述外框与所述测量口之间转移;
[0012]其中,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与所述竖直驱动组件的工作相互协调。
[0013]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口的内壁上或者所述内板的外壁在高度方向上设置有内凹
槽。
[0014]进一步地,所述内板被设置为与所述竖直驱动组件上部的自由端形成可脱开的磁性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内板包括设置于其底面的磁性件,所述磁性件用于与所述竖直驱动组件上部的自由端形成可脱开的磁性连接。
[0016]进一步地,所述竖直驱动组件包括竖直驱动结构和设置于所述竖直驱动结构上部自由端的托板,所述托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负压口,所述内板上对应所述第一负压口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负压口用于接通外部的负压系统。
[0017]进一步地,所述测量口背离所述测量功能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倒角结构。
[0018]进一步地,所述外框的外壁周设有挂接凸出环,所述挂接凸出环用于与所述安装通孔形成挂接配合。
[0019]进一步地,所述内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
[0020]进一步地,所述线宽测量仪还包括转移装置,所述转移装置包括轨道部和设置于所述轨道部的至少一个抓手部,所述抓手部包括滑动基座以及设置于所述滑动基座的抓手,所述抓手被配置为可在所述滑动基座上进行竖直方向的运动,其中,当所述测量箱部对应三个所述安装通孔中的一个时,所述轨道部对应另外两个所述安装通孔。
[0021]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平台功能部以及所述竖直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基座部分。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线路板中印刷线路的线宽测量仪,基面的安装通孔内可拆地设置有用于承装线路板的样品承托组件,通过基面的旋转实现线路板的转移,而样品承托组件的可替换特性,使得各种型号线路板均可以被适配;外框中部的安装口在高度方向上分为在上的导引口与在下的固定口,导引口引导线路板的入位,固定口阻止内板向下分离于外框的同时,不干扰内板向上分离于外框,将样品承托组件分体为内板与外框,在可以进行引导入位的同时解决了边界模糊以及对焦异常问题;通过遮盖板以及样品承托组件的设置,样品承托组件的更换能适配各种形状的线路板,而测量箱部能对各种形状的线路板进行准确的测量,特别是保障了聚焦效果以及光学环境;测量功能部设置于上部后,通过竖直驱动组件解决了线路板夹持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线路板中印刷线路的线宽测量仪的示意图(上部视角);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线路板中印刷线路的线宽测量仪的示意图(下部视角);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线路板中印刷线路的线宽测量仪下方多个构件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线路板中印刷线路的线宽测量仪的剖视图(隐去转移装置且未放置样品承托组件);
[0027]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
[0028]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线路板中印刷线路的线宽测量仪中样品承托组件的剖视图;
[0029]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线路板中印刷线路的线宽测量仪中外框的剖视图;
[0030]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线路板中印刷线路的线宽测量仪中外框的示意图;
[0031]图9是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线路板中印刷线路的线宽测量仪中内板的示意图;
[0032]图10是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线路板中印刷线路的线宽测量仪中样品承托组件的使用示意图;
[0033]图1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线路板中印刷线路的线宽测量仪示意图(剖去上部局部);
[0034]图12是图11的局部放大。
[0035]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6]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7]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上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单元、模块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单元、模块、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路板中印刷线路的线宽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部分(100),为线宽测量仪的基础;测量箱部(200),连接于所述基座部分(100),所述测量箱部(200)的底部为开放口(210),所述测量箱部(200)包括对应所述开放口(210)设置的测量功能部(220);遮盖板(300),可拆地封闭于所述开放口(210),所述遮盖板(300)上设置有测量口(310);驱动平台功能部(400),包括基面(410)和旋转驱动机构(420),所述旋转驱动机构(420)被设置为驱动所述基面(410)围绕所述基面(410)的中心转动,所述基面(410)上围绕其中心均匀环设有三个安装通孔(411);三个样品承托组件(500),所述样品承托组件(500)包括外框(510)和内板(520),所述外框(510)可拆地设置于所述安装通孔(411)中,所述外框(510)中部为安装口(511),所述安装口(511)在高度方向上包括相互连接的导引口(512)和固定口(513),所述导引口(512)位于所述安装口(511)的上端,所述导引口(512)与所述固定口(513)在高度方向上均呈现自上而下的渐缩结构,所述内板(520)在高度方向上呈现与所述固定口(513)匹配的自上而下的渐缩结构,所述内板(520)可拆的固定于所述固定口(513)中;竖直驱动组件(600),对应所述开放口(210)设置,所述竖直驱动组件(600)用于将其上方的所述内板(520)在所述外框(510)与所述测量口(310)之间转移;其中,所述旋转驱动机构(420)与所述竖直驱动组件(600)的工作相互协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板中印刷线路的线宽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口(513)的内壁上或者所述内板(520)的外壁在高度方向上设置有内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板中印刷线路的线宽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520)被设置为与所述竖直驱动组件(600)上部的自由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伟刘同生王立群龚春景杨畅张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业智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