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沸腾炉炉内自动清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1485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蒸汽沸腾炉炉内自动清料装置,包括设置在炉体外部的驱动机构,其特征是在完全包容炉体内整个换热管组所在空间部位,设置由驱动机构控制的四轴:即位于换热管顶端的主动轴、和与主动轴联动的从动轴,位于换热管组底端与主动轴配合的第二从动轴以及与从动轴配合的第三从动轴;由四轴构成的传动系连接与换热管垂直布置的刮料耙。大幅度减少维修频次和总维修成本和维保人员投入,清料效率更高,延长生产线正常运行时间,提高了运行效率;结构简捷,运行稳定、清料彻底,保证了换热管之间无结块堵料,使换热效率更高,物料流化更加均匀,过烧、欠烧情况显著减少,产品质量稳定,降低了单位产品能耗。降低了单位产品能耗。降低了单位产品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蒸汽沸腾炉炉内自动清料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脱硫石膏煅烧装备技术,尤其是一种蒸汽沸腾炉炉内自动清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蒸汽沸腾炉是一种广泛用于物料煅烧的工装设备,在石膏行业中应用相当广泛,其基本原理是炉体内设置换热管,管内通入蒸汽,物料从进口进入炉体中,在炉底风箱鼓入流化风的作用下在炉体内呈流化态,物料与蒸汽完成热交换实现脱水完成煅烧,之后物料由出口溢流出,水蒸气从上部抽走。
[0003]建筑石膏在煅烧前为脱硫石膏,该物料黏性较大,在沸腾炉煅烧、烘干等工艺过程中,会有各种积料现象。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4829951U的一种沸腾炉在线自动清理装置,就是为了解决不断在炉底累积大颗粒物料等杂质,影响布风板出风而影响沸腾炉煅烧质量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结构:把布风板一端倾斜地设置于沸腾炉炉体与风箱之间,将沸腾炉炉体与风箱隔开,螺旋排渣机设置于沸腾炉炉体底部靠近布风板向下倾斜的一端,螺旋排渣机与锁风卸料器连接。
[0004]而生产过程中因流化风布置不均匀、进料量不稳定等因素,长时间运行中,炉内换热管之间也容易产生堵料情况,现有的手段基本上是出现堵料就开炉进行人工清料,因此造成生产线运行效率低、维护作业量大时间长、因清理不及时而导致清理不干净,设备换热效率使用寿命等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蒸汽沸腾炉炉内自动清料装置,它具有一次性投入,总维修成本低,高效的自动清理,有效地保证换热管换热效率等特点。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蒸汽沸腾炉炉内自动清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沸腾炉炉体外部的驱动机构,其特征是在完全能包容炉体内整个换热管组所在空间部位,设置由驱动机构的四轴:即位于换热管顶端的主动轴、和与主动轴联动的从动轴,位于换热管组底端与主动轴配合的第二从动轴以及与从动轴配合的第三从动轴;由四轴构成的传动系连接与换热管垂直布置的刮料耙。
[0007]所述刮料耙包括耙架、穿插于Y方向布置在换热管列与列之间的耙杆以及固定在耙杆上且分布于X方向布置的换热管行与行之间的耙刷。
[0008]前述的蒸汽沸腾炉炉内自动清料装置中,作为优选,所述刮料耙根据沸腾炉炉内分隔板的空间分隔区域设为若干组。
[0009]前述的蒸汽沸腾炉炉内自动清料装置中,作为优选,所述耙架近点布置在所在换热管组中的换热管边,耙杆和耙刷布置在列或行相邻换热管的中间部位。
[0010]前述的蒸汽沸腾炉炉内自动清料装置中,作为优选,所述耙架、耙杆、耙刷的横截面为上下两端呈刀锋的扁椭圆结构。
[0011]前述的蒸汽沸腾炉炉内自动清料装置中,作为优选,所述耙架、耙杆、耙刷为钢丝
绳结构。
[0012]前述的蒸汽沸腾炉炉内自动清料装置中,作为优选,所述耙架、耙杆分别是高度方向上下两端呈刀锋的扁椭圆结构和钢丝绳结构的组合。
[0013]前述的蒸汽沸腾炉炉内自动清料装置中,作为优选,沿所述换热管高度方向设有上、下行程开关。
[0014]前述的蒸汽沸腾炉炉内自动清料装置中,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主动轴与第二从动轴之间、从动轴与第三从动轴之间均通过链轮、链条联动。
[0015]前述的蒸汽沸腾炉炉内自动清料装置中,作为优选,所述四轴上设有驱动轮,驱动轮为链轮结构,链轮为短缺齿轮,所述短缺齿轮是链轮一周的链齿中有且只有一齿为尺寸小于标准齿的链齿。
[0016]前述的蒸汽沸腾炉炉内自动清料装置中,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轮中的短缺齿轮布置在主动轴和从动轴上,且所有短缺齿轮在所在轴上同步动作。
[0017]本技术方案以现有的蒸汽沸腾炉基本结构为基础,根据炉内换热管组的布置情况,把整个换热管组全部列入自动清料装置范围内。由于蒸汽沸腾炉自身为封闭式结构,因此驱动机构、主动轴、从动轴均设置在沸腾炉炉体的外部,然后通过布置在主动轴和从动轴上的驱动轮连接与换热管垂直布置(即水平状态)的刮料耙。
[0018]本装置针对每一支换热管进行清理,刮料耙以包围在换热管组外围或所在换热管组边位的耙架为骨架,耙架由驱动轮控制,以穿插于Y方向布置的列与列之间的耙杆和分布于X方向布置的行与行之间的耙刷对所有管

管之间的空间进行清理。
[0019]由于沸腾炉炉内是由分隔板对内空间进行分隔而进行物料运行路线的,因此刮料耙也分为若干组,每一组分配一个空间,这不仅不影响分隔板的原先设计,而且耙架也被分为若干副,使得刮料耙的结构强度大大增加。
[0020]进一步,炉内石膏物料充满运行路线,本装置中横截面上下两端呈刀锋扁椭圆结构的清料具(耙架、耙杆、耙刷)可以较好地避免因刮料耙自身直接与物料接触而粘结堆积物料的现象。而清料具(耙架、耙杆、耙刷)设计为钢丝绳或钢丝结构不仅可大大缩小清料具在换热管内占有的空间位置,而且具有一定弹性的钢丝结构即使粘结较为顽固积料也毫无困难地一扫而净。当然灵活把刀锋扁椭圆结构和钢丝绳结构有效组合,同样会达到既不损伤换热管又能清理干净的目的。
[0021]再进一步,本方案根据石膏物料原材料差异在炉体内的实际运行工况,对刮料耙的动作进行自动颤抖式优化,在不影响链条链轮正常啮合传动的前提下,把链轮驱动轮设计为短缺齿轮,这种短缺齿轮是一周链齿中有一齿为尺寸小于标准齿的链齿,短缺齿轮布置在最接近刮料耙耙架与传动体(如链条)连接部位的链轮上,所有短缺齿轮同步动作,使刮料耙在驱动轮旋转一周时产生一个微震,这种瞬间“颤抖”产生的发散力使粘性大、湿度超标、粒度非标等原料所产生的堵疾得到彻底破坏,特别是较大面积粘结于换热管表面的块状体,会使其整体脱落,从而保证换热管表面的清洁。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大幅度减少了维修频次和总维修成本,减少了维保人员投入,缩短了单次维修所占时间,清料效率更高,延长生产线正常运行时间,提高了运行效率;独特的刮料耙清料具及传动系设计,结构简捷,运行稳定、清料彻底,保证
了换热管之间无结块堵料,使换热效率更高,物料流化更加均匀,过烧、欠烧情况显著减少,产品质量稳定,降低了单位产品能耗。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去除集气罩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图1的右视图。
[0026]图4是图3状态下的清料装置动力传动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图2中的M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图6是本专利技术以一组刮料耙为主体的俯视图。
[0029]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刮料耙实施例之一结构示意图。
[0030]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刮料耙实施例之二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清料装置,101.驱动机构,102.主动轴,103.传动链条,104.从动轴,105.驱动轮,106.刮料耙一,1061.耙架,1062.耙杆,1063.耙刷,107.刮料耙二,108.刮料耙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汽沸腾炉炉内自动清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沸腾炉炉体(2)外部的驱动机构(101),其特征是在完全能包容炉体内整个换热管(9)组所在空间部位,设置由驱动机构控制的四轴:即位于换热管顶端的主动轴(102)、和与主动轴联动的从动轴(104),位于换热管组底端与主动轴配合的第二从动轴(112)以及与从动轴配合的第三从动轴(113);由四轴构成的传动系连接与换热管垂直布置的刮料耙;所述刮料耙包括耙架(1061)、穿插于Y方向布置在换热管列与列之间的耙杆(1062)、以及固定在耙杆上且分布于X方向布置的换热管行与行之间的耙刷(106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沸腾炉炉内自动清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刮料耙根据沸腾炉炉内分隔板(11)的空间分隔区域设为若干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沸腾炉炉内自动清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耙架(1061)近点布置在所在换热管(9)组中的换热管边,耙杆(1062)和耙刷(1063)布置在列或行相邻换热管的中间部位。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蒸汽沸腾炉炉内自动清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耙架(1061)、耙杆(1062)、耙刷(1063)的横截面为上下两端呈刀锋的扁椭圆结构。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方伟解晓宁赵元义朱积攀余攀任志威杨宇翔苏杰代伟唐红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新型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