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矿山隧道结合的狭小始发工作井盾构分体始发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1418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与矿山隧道结合的狭小始发工作井盾构分体始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始发井主体结构施工,借助始发井进行矿山隧道段施工,盾构后配套台车及设备桥下井、组装,移至矿山隧道段内,盾构机下井、组装,盾构机进行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和第四次分体始发,完成分体始发后,后配套台车全部进入盾构开挖隧道,完成正常掘进,盾构掘进完成后,完成矿山隧道段二衬及附属结构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盾构隧道段与矿山隧道段结合,提前开挖与盾构相接的矿山隧道段,将盾构后配套台车及设备桥放置于先行施工的矿山隧道段内进行分体始发施工,较放置于地面减少了各路管道改造数量及连接长度,克服了大直径盾构机分体始发的难题。克服了大直径盾构机分体始发的难题。克服了大直径盾构机分体始发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与矿山隧道结合的狭小始发工作井盾构分体始发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与矿山隧道结合的狭小始发工作井盾构分体始发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基础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以及城市交通压力的不断增长,盾构隧道工程建设呈现较大的增长趋势,盾构法已成为地铁施工的标准施工工法。各个城市大规模开展盾构施工,所处的施工环境越来越复杂,遇到的风险源种类越来越多样化。由于场地限制,狭小始发井适用于施工场地狭小的大城市,具有节省工程投资、结构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对盾构施工影响较大、对设备要求高,具有始发难度大、掘进效率低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与矿山隧道结合的狭小始发工作井盾构分体始发施工方法,提前开挖与盾构相接的矿山隧道段,将盾构后配套台车及设备桥放置于已开挖的矿山隧道段内进行分体始发施工,具有占用施工场地小,对始发井空间要求小,对环境影响小,施工风险低,施工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矿山隧道结合的狭小始发工作井盾构分体始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始发井(1)主体结构施工;S2、借助始发井(1)进行矿山隧道段(2)施工,矿山隧道段(2)采用矿山法开挖,开挖长度为80

90m;S3、矿山隧道段(2)初衬施工、仰拱施工及掌子面加固;S4、始发端头地层加固;S5、安装始发基座;S6、盾构后配套台车(4)及设备桥下井、组装,移至矿山隧道段(2)内;S7、盾构机下井、组装,同时进行反力架安装、洞门密封、盾构机连接和空载调试;S8、盾构机进行负环管片拼装及破除玻璃纤维筋围护桩,负载调试后初始掘进;S9、盾构机进行第一次分体始发;S10、盾构机进行第二次分体始发,拆除负环管片上半环,架设钢支撑,形成半环始发,将矿山隧道段(2)内的设备桥前移与盾构机连接,并将出渣台车安装在设备桥尾部;S11、盾构机进行第三次分体始发,将矿山隧道段(2)内的1#~3#台车前移,依次接入在设备桥后方,其中1#台车安装在设备桥尾部,并将出渣台车安装在3#台车尾部;S12、盾构机进行第四次分体始发,将矿山隧道段(2)内的4#~6#台车前移,依次接入在设备桥后方,其中4#台车安装在3#台车尾部,并将出渣台车安装在6#台车尾部,完成分体始发;S13、后配套台车(4)全部进入盾构开挖隧道,完成正常掘进;S14、盾构掘进完成后,完成矿山隧道段(2)二衬及附属结构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矿山隧道结合的狭小始发工作井盾构分体始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分体始发掘进距离为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方奇王振永王海峰贺磊张勇刘笋陈哲李文杰张光耀赵耀何会祥王焕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智能交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