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燃烧室壳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1131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燃烧室壳体结构,涉及发动机燃烧室壳体技术领域,包括发动机燃烧室壳体,发动机燃烧室壳体的外表面安装有两个定位环,两个定位环之间设置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包括第一防尘网和第二防尘网,第一防尘网和第二防尘网均卡接在发动机燃烧室壳体的外表面,第一防尘网和第二防尘网相互靠近的一面相接触。通过过滤机构、定位环和限位机构之间的配合,利用过滤机构可防止杂质通过散热口进入发动机燃烧室壳体的内部,从而可有效提高发动机的使用效果,降低发动机的清洗频率,利用定位环和限位机构便于将过滤机构安装在发动机燃烧室壳体的外表面。在发动机燃烧室壳体的外表面。在发动机燃烧室壳体的外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燃烧室壳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发动机燃烧室壳体
,具体是一种发动机燃烧室壳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航空、航天、船舶所用发动机燃烧室壳体的材料为高强度钢,其发动机燃烧室壳体结构为薄壁壳体,包括筒体、封头及筒体上的外部零件,通过焊接制造成型。
[0003]现有的发动机燃烧室壳体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结构简单,杂质容易通过其散热口进入至壳体内部,进而会影响发动机的使用效果,提高发动机清洗频率,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燃烧室壳体结构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发动机燃烧室壳体结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发动机燃烧室壳体结构,包括发动机燃烧室壳体,所述发动机燃烧室壳体的外表面安装有两个定位环,两个所述定位环之间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第一防尘网和第二防尘网,所述第一防尘网和第二防尘网均卡接在发动机燃烧室壳体的外表面,所述第一防尘网和第二防尘网相互靠近的一面相接触,所述过滤机构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机构。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防尘网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防尘网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支撑板,且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相互靠近的一面相接触。
[0008]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矩形杆,且矩形杆远离第二支撑板的一端贯穿第一支撑板并延伸至第一支撑板的外部。
[0009]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两个U形板,两个所述U形板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四个所述矩形杆的内部均开设有限位孔。
[0010]优选地,两个所述U形板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两个T形滑块,四个所述T形滑块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拉板。
[0011]优选地,四个所述拉板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远离拉板的一端贯穿U形板并插接在限位孔的内部。
[0012]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两个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四个拉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通过过滤机构、定位环和限位机构之间的配合,利用过滤机构可防止杂质通过发动机燃烧室壳体所开设的散热口进入发动机燃烧室壳体的内部,从而可有效
提高发动机的使用效果,降低发动机的清洗频率,利用定位环和限位机构可便于将过滤机构安装在发动机燃烧室壳体的外表面。
[0015](2)本技术通过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矩形杆、限位杆和限位孔之间的配合,在将第一防尘网和第二防尘网卡接在发动机燃烧室壳体的外表面后,可防止第一防尘网和第二防尘网从发动机燃烧室壳体上脱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发动机燃烧室壳体和定位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第一支撑板和U形板的连接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第二支撑板和矩形杆的连接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T形滑块和拉板的连接示意图。
[0021]图中所示:1、发动机燃烧室壳体;2、定位环;3、过滤机构;301、第一防尘网;302、第二防尘网;303、第一支撑板;304、第二支撑板;305、矩形杆;4、限位机构;401、U形板;402、T形滑块;403、拉板;404、弹簧;405、限位杆;406、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燃烧室壳体结构,包括发动机燃烧室壳体1,发动机燃烧室壳体1的外表面安装有两个定位环2,两个定位环2之间设置有过滤机构3,过滤机构3包括第一防尘网301和第二防尘网302,第一防尘网301和第二防尘网302均卡接在发动机燃烧室壳体1的外表面,第一防尘网301和第二防尘网302相互靠近的一面相接触,过滤机构3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机构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过滤机构3,可防止杂质通过发动机燃烧室壳体1所开设的散热口进入发动机燃烧室壳体1的内部,从而可有效提高发动机的使用效果,降低发动机的清洗频率,通过定位环2和限位机构4之间的配合,可便于将过滤机构3安装在发动机燃烧室壳体1的外表面。
[0024]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第一防尘网301的形状与第二防尘网302的形状均为半圆形,在将过滤机构3安装在发动机燃烧室壳体1的外表面后,第一防尘网301的上表面和底面分别与两个定位环2相互靠近的一面相接触,第二防尘网302的上表面和底面分别与两个定位环2相互靠近的一面相接触。第一防尘网3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支撑板303,第二防尘网3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支撑板304,且第二支撑板304与第一支撑板303相互靠近的一面相接触,两个第二支撑板304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矩形杆305,且矩形杆305远离第二支撑板304的一端贯穿第一支撑板303并延伸至第一支撑板303的外部,第一支撑板303的内部开设有与矩形杆305相适配的矩形槽。在本实施例中,在完成对过滤机构3的安装后,在第一防尘网301和第二防尘网302的作用下,可防止杂质通过发动机燃烧室壳体1所开设的散热口进入发动机燃烧室壳体1的内部,从而可有效提高发动机的使用效果,降低发动机的清洗频率。
[0025]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限位机构4包括两个U形板401,两个U形板401的外表面分别
与两个第一支撑板30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四个矩形杆305的内部均开设有限位孔406,两个U形板401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两个T形滑块402,四个T形滑块402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拉板403,U形板401的内部开设有与T形滑块402相适配的T形滑槽。在本实施例中,四个拉板403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405,且限位杆405远离拉板403的一端贯穿U形板401并插接在限位孔406的内部,U形板401的内部开设有与限位杆405相适配的圆孔。限位机构4还包括两个弹簧404,两个弹簧404的两端分别与四个拉板40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将第一防尘网301卡接在发动机燃烧室壳体1的外表面并使第一防尘网301位于两个定位环2之间,然后向U形板401的中心方向拉动两个拉板403,两个拉板403可带动两个限位杆405向U形板401的中心方向移动并压缩弹簧404,之后将第二防尘网302卡接在发动机燃烧室壳体1的外表面并使第二防尘网302与第一防尘网301相互靠近的一面相接触,此时第一支撑板303与第二支撑板304相互靠近的一面相接触,矩形杆305远离第二支撑板304的一端贯穿第一支撑板303并延伸至第一支撑板303的外部,最后松开拉板403,在弹簧404的作用下,拉板403和限位杆405等将会向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燃烧室壳体结构,包括发动机燃烧室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燃烧室壳体(1)的外表面安装有两个定位环(2),两个所述定位环(2)之间设置有过滤机构(3),所述过滤机构(3)包括第一防尘网(301)和第二防尘网(302),所述第一防尘网(301)和第二防尘网(302)均卡接在发动机燃烧室壳体(1)的外表面,所述第一防尘网(301)和第二防尘网(302)相互靠近的一面相接触,所述过滤机构(3)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机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燃烧室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尘网(3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支撑板(303),所述第二防尘网(3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支撑板(304),且第二支撑板(304)与第一支撑板(303)相互靠近的一面相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燃烧室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304)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矩形杆(305),且矩形杆(305)远离第二支撑板(304)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孝感市桦联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