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弯折的新能源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1056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弯折的新能源线束,包括主芯与多个电芯,所述主芯与电芯共同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通过多个防折机构连接有第一线层,所述第一线层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线层,所述防折机构包括与第一线层、防护罩固定连接的第一防护圈层,所述第一防护圈层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折丝,所述第一防折丝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圈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第一线层、第二线层的设置便于更好的对主芯与电芯进行保护,第一防护圈层与第二防护圈层的设置便于更好的对电芯进行保护,便于更好的对第一防折丝与第二防折丝进行限位,便于提高该线体的强度,主芯为不锈钢材质,所述主芯的设置便于更好的增加该线体的强度,便于更好的保护电芯。电芯。电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弯折的新能源线束


[0001]本技术涉及线束
,特别是涉及一种耐弯折的新能源线束。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作为一项新的行业新的能源使用,将传统汽油机取代的新型能源输出方式,新能源汽车充电会使用到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线束为一定负载源组提供服务设备的总体,如中继线路、交换装置、控制系统等。
[0003]如专利号为(CN202121214819.X)的一种新能源线束,其解决了线束外层线束保护套易磨损的问题,但其线体的抗折效果较差,进而影响其使用,且强度有待提高,从而我们设计一种耐弯折的新能源线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线体的抗折效果较差,进而影响其使用,且强度有待提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耐弯折的新能源线束,包括主芯与多个电芯,所述主芯与电芯共同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通过多个防折机构连接有第一线层,所述第一线层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线层;
[0006]所述防折机构包括与第一线层、防护罩固定连接的第一防护圈层,所述第一防护圈层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折丝,所述第一防折丝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圈层,所述第二防护圈层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折丝。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芯的断面呈圆形,多个所述电芯呈环形阵列分布在主芯周侧,所述主芯外壁与防护罩粘接。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主芯为不锈钢材质,所述主芯的设置便于更好的增加该线体的强度,便于更好的保护电芯。r/>[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罩外壁与第一防护圈层外壁粘接,所述防护罩的断面呈圆形。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罩的设置便于更好的对电芯进行保护。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线层内壁与第一防护圈层外壁粘接,所述第一线层外壁与第二线层内壁粘接。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线层、第二线层均为橡胶材质,所述第一线层、第二线层的设置便于更好的对主芯与电芯进行保护。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线层的壁厚不低于一毫米,所述第一线层的壁厚不低于一毫米。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防折丝与第二防折丝均为弹簧钢材质,所述第一防折丝与第二防折丝均呈螺纹状设置。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所述第一防折丝与第二防折丝呈环形阵列分布在主芯周
侧便于更好的对电芯进行保护,提高该线体的强度。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防护圈层的壁厚不低于零点零一毫米,所述第二防护圈层的壁厚不低于零点零二毫米。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防护圈层与第二防护圈层的设置便于更好的对电芯进行保护。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防护圈层位于第一防护圈层内部。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防护圈层与第二防护圈层便于更好的对第一防折丝与第二防折丝进行限位,便于提高该线体的强度。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1]1.本技术中第一防折丝与第二防折丝呈环形阵列分布在主芯周侧便于更好的对电芯进行保护,提高该线体的强度,护罩的设置便于更好的对电芯进行保护;
[0022]2.本技术中第一线层、第二线层的设置便于更好的对主芯与电芯进行保护,第一防护圈层与第二防护圈层的设置便于更好的对电芯进行保护,便于更好的对第一防折丝与第二防折丝进行限位,便于提高该线体的强度,主芯为不锈钢材质,所述主芯的设置便于更好的增加该线体的强度,便于更好的保护电芯。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A视角立体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B视角立体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的C视角立体示意图。
[0026]图中:1、主芯;2、电芯;3、防护罩;4、第一防护圈层;5、第一防折丝;6、第二防护圈层;7、第二防折丝;8、第一线层;9、第二线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8]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耐弯折的新能源线束,包括主芯1与多个电芯2,主芯1与电芯2共同固定连接有防护罩3,防护罩3通过多个防折机构连接有第一线层8,第一线层8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线层9,防折机构包括与第一线层8、防护罩3固定连接的第一防护圈层4,第一防护圈层4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折丝5,第一防折丝5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圈层6,第二防护圈层6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折丝7。多个第一防折丝5与第二防折丝7呈环形阵列分布在主芯1周侧便于更好的对电芯2进行保护,提高该线体的强度。第一防护圈层4的壁厚不低于零点零一毫米,第二防护圈层6的壁厚不低于零点零二毫米。第一防护圈层4与第二防护圈层6的设置便于更好的对电芯2进行保护。第二防护圈层6位于第一防护圈层4内部。第一防护圈层4与第二防护圈层6便于更好的对第一防折丝5与第二防折丝7进行限位,便于提高该线体的强度。
[0029]如图1

图3示,主芯1的断面呈圆形,多个电芯2呈环形阵列分布在主芯1周侧,主芯1外壁与防护罩3粘接。主芯1为不锈钢材质,主芯1的设置便于更好的增加该线体的强度,便
于更好的保护电芯2,防护罩3外壁与第一防护圈层4外壁粘接,防护罩3的断面呈圆形。防护罩3的设置便于更好的对电芯2进行保护。第一线层8内壁与第一防护圈层4外壁粘接,第一线层8外壁与第二线层9内壁粘接。第一线层8、第二线层9均为橡胶材质,第一线层8、第二线层9的设置便于更好的对主芯1与电芯2进行保护。第二线层9的壁厚不低于一毫米,第一线层8的壁厚不低于一毫米。第一防折丝5与第二防折丝7均为弹簧钢材质,第一防折丝5与第二防折丝7均呈螺纹状设置。
[0030]该实施例在使用时,第一防折丝5与第二防折丝7均为弹簧钢材质,且其呈环形阵列分布在主芯1周侧,使得电芯2位于主芯1与多个防折丝之间,便于更好的对电芯2进行防护,抗割、抗折效果更强,第一防护圈层4与第二防护圈层6的设置便于更好的对第一防折丝5与第二防折丝7进行防护,便于更好的对电芯2进行保护。
[003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弯折的新能源线束,包括主芯(1)与多个电芯(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芯(1)与电芯(2)共同固定连接有防护罩(3),所述防护罩(3)通过多个防折机构连接有第一线层(8),所述第一线层(8)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线层(9);所述防折机构包括与第一线层(8)、防护罩(3)固定连接的第一防护圈层(4),所述第一防护圈层(4)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折丝(5),所述第一防折丝(5)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圈层(6),所述第二防护圈层(6)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折丝(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弯折的新能源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芯(1)的断面呈圆形,多个所述电芯(2)呈环形阵列分布在主芯(1)周侧,所述主芯(1)外壁与防护罩(3)粘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弯折的新能源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3)外壁与第一防护圈层(4)外壁粘接,所述防护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晖孙海川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浩联线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