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载型CeO2/Cu-SSZ-13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4101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负载型CeO2/C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载型CeO2/Cu

SSZ

13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领域,涉及一种负载型CeO2/Cu

SSZ

13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现如今,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的吸收净化处理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0003]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
x
(NH3‑
SCR)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NO
x
净化技术,稳定、高效、高抗性催化剂是该技术的核心。公开号为CN 101668589 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铜CHA沸石催化剂(Cu

SSZ

13),该催化剂具有优异的NH3‑
SCR催化性能和水热稳定性,从而被广泛的应用于移动源尾气NOx净化中。具有一定Si/Al的沸石材料可以利用Cu
2+
进行电荷补充,Si/Al越低,可以存在更多的活性Cu
2+
进行补偿。然而,目前所用Cu

SSZ

13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Si/Al(>7.5),理论上可以存在的活性Cu
2+
物种有限,因此限制了其低温NH3‑
SCR性能。
[0004]具有低Si/Al的Cu

SSZ

13催化剂由于可以包含更多活性Cu
2+
物种和酸性位而具有优异的NH3‑
SCR催化性能。公开号为CN 103157505 B和CN 109364989 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优异低温NH3‑
SCR活性和水热稳定性的富铝型Cu

SSZ

13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尽管如此,无论是高Si/Al还是低Si/Al的Cu

SSZ

13小孔分子筛催化剂,实际烟气或尾气中含有的SO2会明显降低Cu

SSZ

13催化剂的低温NH3‑
SCR活性。尽管通过一定的热处理,可以部分再生Cu

SSZ

13催化剂的低温NH3‑
SCR催化性能,但在SO2共存条件下,其低温活性仍然会明显降低。
[0005]因此,如何在提升Cu

SSZ

13优异低温NH3‑
SCR催化性能和水热稳定性的同时,提升该催化剂的抗硫性能是本领域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提高富铝型Cu

SSZ

13催化剂低温活性、水热稳定性和抗硫性的负载型CeO2/Cu

SSZ

13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7]为达到此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负载型CeO2/Cu

SSZ

13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0009]以Cu

SSZ

13分子筛为载体,将载体与Ce源依次进行混合和焙烧,得到负载型CeO2/Cu

SSZ

13复合催化剂。
[0010]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负载CeO2,综合提高了Cu

SSZ

13分子筛催化剂NH3‑
SCR的低温活性、水热稳定性以及抗硫性。为Cu

SSZ

13分子筛催化剂作为柴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基础。
[0011]本专利技术使用了简单的物理混合方法,得到了CeO2/Cu

SSZ

13复合催化剂。相比Cu

SSZ

13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更优异的抗硫性能,低温活性和水热稳定性,解决了本领域的技术难题。
[0012]本专利技术选择富铝型Cu

SSZ

13催化剂,可以提供更多的离子交换位,可以使Ce物种以Ce
3+
离子和CeO2共存的形式存在,不仅抑制了活性Cu物种的迁移积聚,还可以作为SO2吸附的牺牲位点,从而同时增强了Cu

SSZ

13催化剂的水热稳定性和抗硫性。
[0013]本专利技术采用Ce作为助剂,Ce可以作为一定的SCR活性位点,从而提升新鲜态样品的SCR催化活性。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Cu

SSZ

13分子筛为富铝型分子筛,其中,3≤Si/Al≤10,0.2≤Cu/Al≤0.5,其中所述Si/Al可以是3、4、5、6、7、8、9或10等,Cu/Al可以是0.2、0.3、0.4或0.5等,但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上述各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15]优选地,所述负载型CeO2/Cu

SSZ

13复合催化剂中的CeO2的质量分数占比为0.1~3%,其中所述占比可以是0.1%、0.5%、1%、1.5%、2%、2.5%或3%等,但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Ce源包括Ce氧化物或Ce盐。
[0017]优选地,所述Ce氧化物包括氧化铈。
[0018]优选地,所述Ce盐包括硝酸铈、醋酸铈或氯化铈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其中所述组合典型但非限制性实例有:硝酸铈和醋酸铈的组合、醋酸铈和氯化铈的组合或硝酸铈和氯化铈的组合等。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混合包括液相混合浸渍法、初始浸渍法或固态研磨法中的任意一种。
[0020]本专利技术采用固相混合、初湿浸渍法避免了在工业应用中废水问题的产生。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液相混合浸渍法包括:将Cu

SSZ

13置于Ce盐溶液中浸渍。
[0022]优选地,所述浸渍的固液比为1:1~1000,其中所述固液比可以是1:1、1:1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或1:1000等,但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优选为1:10~100。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初始浸渍法包括将等孔容体积的Ce盐溶液滴入Cu

SSZ

13分子筛中。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态研磨法包括将Cu

SSZ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型CeO2/Cu

SSZ

13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Cu

SSZ

13分子筛为载体,将载体与Ce源依次进行混合和焙烧,得到负载型CeO2/Cu

SSZ

13复合催化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u

SSZ

13分子筛为富铝型分子筛,其中,3≤Si/Al≤10,0.2≤Cu/Al≤0.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型CeO2/Cu

SSZ

13复合催化剂中的CeO2的质量分数占比为0.1~3%。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e源包括Ce氧化物或Ce盐;优选地,所述Ce氧化物包括氧化铈;优选地,所述Ce盐包括硝酸铈、醋酸铈或氯化铈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包括液相混合浸渍法、初始浸渍法或固态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泓孙宇单玉龙石晓燕余运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