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力统计数据的区域碳排放量核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0912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力统计数据的区域碳排放量核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时间标尺获取一级区块对应的二级区块各电力消耗部门的第二电力负荷数据;根据第二电力负荷数据计算得到一级区块各电力消耗部门的第一用电量统计数据;根据时间标尺获取一级区块对应的碳排放量数据;采用变系数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对一级区块对应的碳排放量数据及对应的第一用电量统计数据进行拟合,得到时间标尺上的一级区块对应的变系数,得到变系数矩阵;通过时间标尺上的一级区块对应的变系数与对应二级区块的第二电力负荷数据,计算二级区块对应的碳排放量数据。方案可以获取更加及时、准确、具有代表性的碳排放数据。有代表性的碳排放数据。有代表性的碳排放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力统计数据的区域碳排放量核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碳排放核算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电力统计数据的区域碳排放量核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碳排放量没有官方统计数据,只能依赖《能源统计年鉴》中的各类能源消耗数据进行换算。但此类数据具有较久的滞后性,与此同时,各省直辖市、县以及更小行政尺度的能源统计数据难以获取,导致政策制定者无法获取实时的碳排放数据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减排方案。
[0003]碳排放核算方法纷繁复杂,但大部分方法只能完成省级尺度的核算,难以实现各省空间差异的比较。而近年来学者根据DMSP

OLS夜间灯光遥感数据对碳排放进行测量,这类方法虽提供了在栅格尺度上估算碳排放的可能性,但对不同能源消费部门的碳排放表达能力不足,无法为各行业的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前瞻性政策建议。
[0004]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4169714A,公开日:2022年3月11日,本申请涉及环保管控
,公开了区域碳排放核算方法,包括:构建区域碳排放核算模型;采集区域碳排放相关基础数据;对采集的区域碳排放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将清洗后的区域碳排放数据代入所述区域碳排放核算模型,得到区域碳排放量。方案通过划定碳排放的核算范围对区域的碳排放量进行核算,由于核算范围内的数据类型众多但并未穷尽,导致计算较为复杂且不准确。
[0005]在所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专利技术内容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不同区域不同消费部门的碳排放量数据难以预测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力统计数据的区域碳排放量核算方法,为了获取和预测更小区块的碳排放量数据,通过将具有优秀统计质量的电力统计数据引入至碳排放核算之中,构建匹配各区块的变系数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用于碳排放核算,可以获取更加及时、准确、具有代表性的碳排放数据。
[000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电力统计数据的区域碳排放量核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时间标尺获取一级区块对应的二级区块各电力消耗部门的第二电力负荷数据;根据第二电力负荷数据计算得到一级区块各电力消耗部门的第一用电量统计数据;根据时间标尺获取一级区块对应的碳排放量数据;采用变系数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对一级区块对应的碳排放量数据及对应的第一用
电量统计数据进行拟合,得到时间标尺上的一级区块对应的变系数,得到变系数矩阵;通过时间标尺上的一级区块对应的变系数与对应二级区块的第二电力负荷数据,计算二级区块对应的碳排放量数据。
[0008]作为优选,所述根据时间标尺获取一级区块对应的二级区块各电力消耗部门的第二电力负荷数据,包括如下步骤:以年为单位获取各一级区块对应的二级区块中各电力消耗部门的第二电力负荷数据;获取第二电力负荷数据中的多重属性数据,根据碳能转换比对多重属性数据进行归类。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电力负荷数据包括有产业电力负荷数据、区域电力负荷数据以及行业电力负荷数据。
[0010]作为优选,所述产业电力负荷数据的碳能转换比为产业年碳排放量与产业年生产总值的比值;所述区域电力负荷数据的碳能转换比为区域年碳排放量与区域年生产总值的比值;所述行业电力负荷数据的碳能转换比为行业年碳排放量与行业年生产总值的比值。
[0011]作为优选,所述根据第二电力负荷数据计算得到一级区块各电力消耗部门的第一用电量统计数据,包括如下步骤:所述一级区块对应若干个二级区块;依次获取各个二级区块对应的各电力消耗部门的第二电力负荷数据,依据属性对获取的第二电力负荷数据进行归类后,进行累加得到隶属于一级区块各电力消耗部门的第一用电量统计数据。
[0012]作为优选,所述根据时间标尺获取一级区块对应的碳排放量数据,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各级区块对应的年度统计年鉴获取一级区块和二级区块对应的碳排放量数据;通过二级区块对一级区块的碳排放量数据进行修正得到碳排放量修正数据。
[0013]作为优选,所述通过二级区块对一级区块的碳排放量数据进行修正得到碳排放量数据,包括基于一级区块的碳排放量数据及其对应的二级区块的碳排放量数据对prophet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碳排放预测模型;通过训练好的碳排放预测模型获取年度碳排放预测值,取碳排放预测值和实际碳排放值的平均值作为碳排放量修正数据。
[0014]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效应面板数据变系数模型,公式如下:其中,P
it
为λ
×
1维解释变量,即一级区块对应的λ个电力消耗部门的用电数据,λ为电力消耗部门的个数,i为一级区块的个数,t为年份;C
it
是实值响应变量,即各一级区块的碳排放总量;Z
it
为协变量,μ
it
是个体的固定效应,ε
it
为误差项。
[0015]作为优选,所述通过时间标尺上的一级区块对应的变系数与对应二级区块的第二电力负荷数据,计算二级区块对应的碳排放量数据,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固定效应面板数据变系数模型计算得到变系数矩阵分离出各一级区块的变
系数时间序列α(Z
it
)、个体固定效应μ
it
与误差项ε
it
,构建适配各一级区块的固定效应面板数据变系数模型,将一级区块对应的二级区块的第二电力负荷数据输入固定效应面板数据变系数模型得到对应二级区块的碳排放量数据。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电力统计数据的区域碳排放量核算方法,基于电力负荷数据的区域碳排放量核算方法具有更精确的估计能力,具备实时性、准确性以及参考性,解决了以往碳排放估算时收集统计数据困难以及模型冗余复杂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碳排放数据的统计效率,方便相关部门的核算工作。同时构建匹配各区块的变系数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用于碳排放核算,可以获取更加及时、准确、具有代表性的碳排放数据,有助于各区块(省份下属市、县区)碳排放数据库的建立,为政府及相关部门针对性制定计划和开展节能工作提供数据支撑,从而有效开展各项碳减排工作、促进经济绿色转型。
[0017]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18]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电力统计数据的区域碳排放量核算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力统计数据的区域碳排放量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时间标尺获取一级区块对应的二级区块各电力消耗部门的第二电力负荷数据;根据第二电力负荷数据计算得到一级区块各电力消耗部门的第一用电量统计数据;根据时间标尺获取一级区块对应的碳排放量数据;采用变系数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对一级区块对应的碳排放量数据及对应的第一用电量统计数据进行拟合,得到时间标尺上的一级区块对应的变系数,得到变系数矩阵;通过时间标尺上的一级区块对应的变系数与对应二级区块的第二电力负荷数据,计算二级区块对应的碳排放量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力统计数据的区域碳排放量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时间标尺获取一级区块对应的二级区块各电力消耗部门的第二电力负荷数据,包括如下步骤:以年为单位获取各一级区块对应的二级区块中各电力消耗部门的第二电力负荷数据;获取第二电力负荷数据中的多重属性数据,根据碳能转换比对多重属性数据进行归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力统计数据的区域碳排放量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力负荷数据包括有产业电力负荷数据、区域电力负荷数据以及行业电力负荷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力统计数据的区域碳排放量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业电力负荷数据的碳能转换比为产业年碳排放量与产业年生产总值的比值;所述区域电力负荷数据的碳能转换比为区域年碳排放量与区域年生产总值的比值;所述行业电力负荷数据的碳能转换比为行业年碳排放量与行业年生产总值的比值。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力统计数据的区域碳排放量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二电力负荷数据计算得到一级区块各电力消耗部门的第一用电量统计数据,包括如下步骤:所述一级区块对应若干个二级区块;依次获取各个二级区块对应的各电力消耗部门的第二电力负荷数据,依据属性对获取的第二电力负荷数据进行归类后,进行累加得到隶属于一级区块各电力消耗部门的第一用电量统计数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力统计数据的区域碳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品杰尚艺伟舒雅琳郭炜囡张静怡袁格潘仙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