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LED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0792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5
本公开涉及一种Micro LED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属于Micro LED显示技术领域,该Micro LED结构包括:光源组件,包括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相背,且相交或平行;第一分屏组件,位于光源组件的第一出光面一侧,至少用于将由第一出光面出射的光调光至第一待成像镜片;第二分屏组件,位于光源组件的第二出光面一侧,至少用于将由第二出光面出射的光调光至第二待成像镜片;其中,第一待成像镜片和第二待成像镜片分别为眼镜中的两个镜片的其中一个。如此,通过利用第一分屏组件和第二分屏组件将光源组件的两个出光面出射的光分别投射至两个镜片,实现了对Micro LED结构的显示功能的复用,减少了镜片对应的屏幕功耗,进而降低了系统整体功耗。进而降低了系统整体功耗。进而降低了系统整体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Micro LED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公开涉及Micro LED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Micro LED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的AR或VR设备大多采用双目双屏幕的显示方式,即每个镜片配备一个显示屏幕,由于两个显示屏幕均会产生功耗,如双屏幕产生的功耗能够占系统整体功耗的60%或者更多,从而导致系统整体功耗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Micro LED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0004]本公开提供了一种Micro LED结构,包括:光源组件,包括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所述第一出光面和所述第二出光面相背,且相交或平行;第一分屏组件,位于所述光源组件的所述第一出光面一侧,至少用于将由所述第一出光面出射的光调光至第一待成像镜片;第二分屏组件,位于所述光源组件的所述第二出光面一侧,至少用于将由所述第二出光面出射的光调光至第二待成像镜片;其中,所述第一待成像镜片和所述第二待成像镜片分别为眼镜中的两个镜片的其中一个。
[0005]可选地,所述第一出光面与所述第二出光面平行;所述第一分屏组件和所述第二分屏组件以所述第一出光面与第二出光面的中间位置平面为参考面对称分布。
[0006]可选地,所述光源组件还包括第三出光面,所述第三出光面包括邻接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分屏组件还用于透射由所述第一区域出射的光;所述第二分屏组件还用于透射由所述第二区域出射的光。
[0007]可选地,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外延衬底以及位于所述外延衬底内的多量子阱层;所述多量子阱层用于基于电压控制提供原始出光,所述外延衬底用于允许光线穿出;所述多量子阱层的相背两面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出光面和所述第二出光面,衔接所述相背两面的一出光面对应所述第三出光面。
[0008]可选地,所述Micro LED结构还包括第一方位准直元件、第二方位准直元件以及第三方位准直元件;所述第一方位准直元件和所述第二方位准直元件分别位于所述外延衬底背离所
述多量子阱层的一侧;所述第三方位准直元件位于所述第三出光面一侧,并覆盖所述外延衬底和所述多量子阱层;所述第一方位准直元件用于准直由所述第一出光面出射的光;所述第二方位准直元件用于准直由所述第二出光面出射的光;所述第三方位准直元件用于准直由所述第三出光面出射的光。
[0009]可选地,所述Micro LED结构还包括绝缘层和第一反射层,且所述光源组件还包括第四出光面,所述第四出光面与所述第三出光面相对且平行;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第四出光面一侧,并覆盖所述外延衬底和所述多量子阱层;所述第一反射层位于所述绝缘层内;所述绝缘层内还设置连接走线;所述第一反射层用于反射由所述第四出光面出射的光。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分屏组件包括沿光束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反射层、第三反射层和第一半反半透层;所述第一半反半透层包括朝向所述第三反射层的反射面和背离所述第三反射层的透射面;所述第一半反半透层和所述第三反射层倾斜设置且互相平行;所述第二反射层和所述第三反射层以互补角度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反射层用于反射所述第一方位准直元件准直后的光至所述第三反射层;所述第三反射层用于反射所述第二反射层传输的光至所述第一半反半透层;所述第一半反半透层的反射面用于反射所述第三反射层传输的光,所述第一半反半透层的透射面用于透射由所述第一区域出射的光。
[0011]可选地,所述第二分屏组件包括沿光束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四反射层、第五反射层和第二半反半透层;所述第二半反半透层包括朝向所述第五反射层的反射面和背离所述第五反射层的透射面;所述第二半反半透层和所述第五反射层倾斜设置且互相平行;所述第四反射层和所述第五反射层以互补角度间隔设置;所述第四反射层用于反射所述第二方位准直元件准直后的光至所述第五反射层;所述第五反射层用于反射所述第四反射层传输的光至所述第二半反半透层;所述第二半反半透层的反射面用于反射所述第五反射层传输的光,所述第二半反半透层的透射面用于透射由所述第二区域出射的光。
[0012]可选地,所述Micro LED结构还包括保护层和支撑层;所述保护层包覆所述第一方位准直元件、所述第二方位准直元件以及所述第三方位准直元件;所述支撑层位于所述保护层背离所述光源组件的一侧,且填充在所述第一分屏组件和所述第二分屏组件内;所述支撑层用于为所述第一分屏组件和所述第二分屏组件提供支撑;所述保护层的折射率介于准直元件的折射率与所述支撑层的折射率之间,所述准直元件包括所述第一方位准直元件、所述第二方位准直元件以及所述第三方位准直元件中的至少一个。
[0013]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Micro LED结构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以上任一种所述的Micro LED结构;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所述第一出光面和所述第二出光面相背,且相交或平行;
在所述光源组件的所述第一出光面一侧形成第一分屏组件;所述第一分屏组件至少用于将由所述第一出光面出射的光调光至第一待成像镜片;在所述光源组件的所述第二出光面一侧形成第二分屏组件;所述第二分屏组件至少用于将由所述第二出光面出射的光调光至第二待成像镜片;其中,所述第一待成像镜片和所述第二待成像镜片分别为眼镜中的两个镜片的其中一个。
[0014]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Micro LED结构,包括:光源组件,包括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相背,且相交或平行;第一分屏组件,位于光源组件的第一出光面一侧,至少用于将由第一出光面出射的光调光至第一待成像镜片;第二分屏组件,位于光源组件的第二出光面一侧,至少用于将由第二出光面出射的光调光至第二待成像镜片;其中,第一待成像镜片和第二待成像镜片分别为眼镜中的两个镜片的其中一个。如此,通过利用第一分屏组件和第二分屏组件将光源组件的两个出光面出射的光分别投射至两个镜片,实现了对Micro LED结构的显示功能的复用,减少了镜片对应的屏幕功耗,进而降低了系统整体功耗。
附图说明
[0015]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icro LED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Micro LED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Micro LED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icro LED结构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8]其中,100、保护层;110、光源组件;111、外延衬底;112、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Micro LED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组件,包括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所述第一出光面和所述第二出光面相背,且相交或平行;第一分屏组件,位于所述光源组件的所述第一出光面一侧,至少用于将由所述第一出光面出射的光调光至第一待成像镜片;第二分屏组件,位于所述光源组件的所述第二出光面一侧,至少用于将由所述第二出光面出射的光调光至第二待成像镜片;其中,所述第一待成像镜片和所述第二待成像镜片分别为眼镜中的两个镜片的其中一个。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icro LED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光面与所述第二出光面平行;所述第一分屏组件和所述第二分屏组件以所述第一出光面与第二出光面的中间位置平面为参考面对称分布。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Micro LED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还包括第三出光面,所述第三出光面包括邻接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分屏组件还用于透射由所述第一区域出射的光;所述第二分屏组件还用于透射由所述第二区域出射的光。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Micro LED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外延衬底以及位于所述外延衬底内的多量子阱层;所述多量子阱层用于基于电压控制提供原始出光,所述外延衬底用于允许光线穿出;所述多量子阱层的相背两面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出光面和所述第二出光面,衔接所述相背两面的一出光面对应所述第三出光面。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Micro LED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方位准直元件、第二方位准直元件以及第三方位准直元件;所述第一方位准直元件和所述第二方位准直元件分别位于所述外延衬底背离所述多量子阱层的一侧;所述第三方位准直元件位于所述第三出光面一侧,并覆盖所述外延衬底和所述多量子阱层;所述第一方位准直元件用于准直由所述第一出光面出射的光;所述第二方位准直元件用于准直由所述第二出光面出射的光;所述第三方位准直元件用于准直由所述第三出光面出射的光。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Micro LED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层和第一反射层,且所述光源组件还包括第四出光面,所述第四出光面与所述第三出光面相对且平行;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第四出光面一侧,并覆盖所述外延衬底和所述多量子阱层;所述第一反射层位于所述绝缘层内;所述绝缘层内还设置连接走线;所述第一反射层用于反射由所述第四出光面出射的光。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Micro LED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屏组件包括沿光束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反射层、第三反射层和第一半反半透层;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峰张羽岳大川蔡世星李小磊伍德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奥视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