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国田专利>正文

油茶籽多糖的生产方法及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840217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油茶籽多糖的生产方法,涉及饲料添加剂及农业废弃物利用技术领域。方法是:首先将榨油后的油茶饼粕粉进行溶剂脱脂处理;然后脱脂饼粉用70-99%浓度的醇浸泡,将浸泡液浓缩、干燥,得茶皂素;再将提茶皂素后的茶籽饼粉用乙醇浸泡,将浸泡液浓缩、干燥,得油茶籽多糖。可将该油茶籽多糖作为猪、牛、鸡等畜禽的动物饲料添加剂直接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方法具有简单易行、提取收率高、纯度高、原料利用率高、原料来源广、可以大量生产、生产成本低及可变废为宝、有利于环保的特点;油茶籽多糖可以作为猪、牛、鸡等畜禽的动物饲料添加剂进行应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词料添加剂及农业废弃物利用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动物饲养业已成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饲料添加剂尤 其是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在大量使用。饲料添加剂可以改善畜禽健康状况, 提高繁殖力和生产性能,并通过调节采食量及提高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消 化率,来提高饲料转化率和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饲料添加剂已成为动 物生长、繁育和预防疾病等不可缺少的物质,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对促进飼养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c的推动作用。但是,大量的化学品兽药和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带来的负面影响已十分明显,不仅影响到饲养业的正常发展,而且对人类健康造成伤害 一方面,大量的外源性化 学物质(兽药)进入禽兽产品中,使动物性食品中的药物残留越来越严 重,对人类的健康和公共卫生构成威胁;另一方面,动物使用兽药和饲料添加剂后,大部分以原药和代谢产物的形态经动物粪便和尿液进入生 态环境中,对土壤环境、表层水体等生态环境带来污染,并通过食物链 对生态环境产生毒害作用,影响其中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正常生命 活动,最终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其不良后果已十分严重。基于此,国家十分重视绿色农用生物产品的发展,在生物产业发展"H"^—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从植物源或微生物源类物质中获得不含 对人类和环境有害的生物饲料添加剂和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产品,用以 生产优质动物性食品,减少药物残留,减轻环境污染。近来,对天然产物作为词料添加剂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已有较大进展, 如已广泛使用的饲用微生物和中草药添加剂等,均有一定的效果。但是 只能部分替代化学类饲料添加剂,且性价比低,影响到大规模推广使用。 因而,寻找一种天然活性物质含量丰富、性能确定、性价比高、能为广大词养用户所接受的植物源类饲料添加剂就成为一种趋势。油茶树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油料作物,广泛种植于南方广大丘陵山地, 不占用耕地,是我国林业建设的一大优势资源。茶油为我国食用植物油产量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现有茶油产量在20万吨左右,十一五末, 我国茶油产量将突破50万吨。油茶籽经榨油后产生大量的油茶饼粕,每 生产1吨茶油有3吨左右的油茶饼粕,油茶饼粕只有极少部分被利用, 大部分被当作废弃物弃而不用,造成环境污染。油茶饼粕成分复杂,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茶皂素、油茶籽多 糖、植物类黄酮等等。对茶皂素的研究比较活跃,而对油茶籽多糖的研 究十分少见,油茶籽多糖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研究也未见报道。油茶籽多糖成分复杂,主要由蛋白多糖和非蛋白多糖组成,其蛋白 多糖(即多聚糖)其实质就是由糖类聚合物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酸性 多糖或酸性糖蛋白,是一种复合杂多糖,组成多糖的糖类物质有阿拉伯 糖、木糖、葡萄糖、半乳糖、岩藻糖、甘露糖等;其非蛋白多糖即寡糖 (低聚糖),是由2—IO个单糖分子脱水縮合而成的糖类,主要是茶皂素 (三萜皂甙)中的糖基组成部分,其主要成分有葡萄糖醛酸、阿拉伯糖、 木糖和半乳糖等。近年来,为适应绿色词料添加剂和保健营养品的需要,各方面对中 草药多糖的研究十分活跃,应用效果也十分明显,如茯苓多糖、黄芪多 糖、香菇多糖等,大部分中草药多糖的直接提取物中有效成分含量在50% 以下。利用粗老茶叶和茶叶籽进行茶多糖和茶籽多糖的研究也是大家关 注的焦点,文献十分丰富。如《中国油脂》2004年29巻第6期田洪舟等 人的"茶籽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就是从茶叶籽粕中提取多糖和茶皂素。 《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3 (10)中张中等人的"超声波辅助提取茶籽 多糖工艺条件的研究"直接从茶籽中提取多糖。从茶叶中提取多糖的文 献专利就更为丰富。文献报道的茶籽多糖的提取方法基本都是先提取茶 皂素和茶籽多糖的混合物,然后再进行分离,多糖含量能达到70%以上, 但操作复杂,提取成本高。现有的多糖类生物活性物质在提取和使用过 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到它的规模化应用, 一是原料来源存在一定的问题,原料基本上都是中草药和菌类产物,价格相对较贵,二是提取收 率低,原料的利用率低,生产成本高。三是提取物含量偏低,从而产品 的使用量大,使用成本较高。从油茶籽榨油后的油茶饼粕中提取油茶籽 多糖做应用的研究少见报道。油茶籽多糖来源于榨油后残值极低甚至等同于废弃的油茶饼粕,来源十分广泛,我国现阶段年产油茶饼粕20万吨左右,按规划,到2015 年油茶饼粕产量在100万吨左右。从油茶饼粕中提取多糖类物质作为饲 料添加剂,具有任何中草药或茶叶所不可比拟的成本优势。来源广泛, 成本低廉,使油茶籽多糖具有作为饲料添加剂规模化推广使用的先天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油茶籽多糖的生产方法及用途,是从油茶饼粕 中直接提取生物活性成分油茶籽多糖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具有简单易行、 提取收率高、纯度高、原料利用率高、原料来源广、可以大量生产、生 产成本低及可变废为宝、有利于环保的特点;该油茶籽多糖可以作为猪、 牛、鸡等畜禽的动物饲料添加剂进行应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 效益。本专利技术之一是这样实现的油茶籽多糖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从油 茶饼粕中直接提取-a、 首先将搾油后的油茶饼粕粉进行溶剂脱脂处理;b、 然后脱脂饼粉用(一定浓度的)醇浸泡,将浸泡液浓縮、干燥, 得茶皂素;c、 再将提茶皂素后的茶籽饼粉用(一定浓度的)乙醇浸泡,将浸泡液浓縮、干燥,得油茶籽多糖。所述的醇为70—99%浓度的醇为佳,所述的乙醇为30—50%浓度的乙 醇为佳,以求得较佳的效果和低成本。上述的醇可为乙醇或甲醇,乙醇为佳。上述提茶皂素时采用的温度范围为25—75°C为宜,最佳为30~40°C 。 上述提油茶籽多糖采用的温度范围为30—85。C为宜,最佳为30~40。C。所述的浸泡为三次或三次以上浸泡较佳,每次30分钟,并合并浸泡液。所述的干燥为喷雾干燥为佳。本专利技术之二是上述任一项油茶籽多糖的生产方法所生产的油茶籽 多糖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将该油茶籽多糖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直接使用。 用本专利技术方法生产的油茶籽多糖直接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时,其加入量按饲料总量计, 一般为200-2000mg添加剂/kg饲料,较佳为 750—1500mg添加剂/kg饲料。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具有简单易行、提 取收率高、纯度高、原料利用率高、原料来源广、可以大量生产、生产 成本低及可变废为宝、有利于环保的特点;该油茶籽多糖可以作为猪、 牛、鸡等畜禽的动物伺料添加剂进行应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 效益。本专利技术的生物活性物质油茶籽多糖是指从搾油后的油茶籽残渣中提 取的一种含多聚糖和寡聚糖的生物活性混合物,实验可知,该油茶籽多 糖能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功能、抗病毒、抗菌,从而促进动物生长发育; 防仔猪腹泻效果明显,优于抗生素;在断奶仔猪基础日粮中添加一定量 的油茶籽多糖,能提高仔猪日增重,降低发病率,降低死亡率;能取代 金霉素在饲料中的应用;能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乳脂率,提高饲料的转化率;能明显提高蛋鸡的产蛋性能;能提高动物产品的生产性能,等等。以下结合实例作详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提取实施例1:1000g脱脂油茶饼粕,6000ml70% (v/v)乙醇溶液在30。C下浸泡三 次,每次30分钟,合并浸泡液,真空浓縮、喷雾干燥得以茶皂素为主要 成分的产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油茶籽多糖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从油茶饼粕中直接提取: a、首先将榨油后的油茶饼粕粉进行溶剂脱脂处理; b、然后脱脂饼粉用醇浸泡,将浸泡液浓缩、干燥,得茶皂素; c、再将提茶皂素后的茶籽饼粉用乙醇浸泡,将浸泡液浓缩、干燥,得 油茶籽多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国田
申请(专利权)人:胡国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