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风量控制的油雾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9920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环保类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定风量控制的油雾净化装置。包括进风段、过滤段、风机段、出风段;风机段包括风机段壳体、微压差变送器;风机段壳体内设有电机,电机通过联轴器与叶轮连接,叶轮底部设有导风圈;微压差变送器的正压端、负压端接口分别通过皮托管连接到导风圈前侧的腔体内及导风圈的喉口处。解决了现有油雾净化器随运行时间增加风量逐渐减小、要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不断用管道阀门或变频器调节风量、无法满足精密加工生产工艺对风量精准调控的需求的问题。产工艺对风量精准调控的需求的问题。产工艺对风量精准调控的需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风量控制的油雾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环保类空气净化
,本技术涉及一种定风量控制的油雾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过滤式油雾净化器的过滤芯体会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阻力逐渐增大,设备风量逐渐减小,因此设备出厂时的初始风量都会留有余量,高于工况所需,需要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不断用管道阀门或变频器调节风量,既增加了能耗、人工成本也无法满足精密加工生产工艺对风量精准调控的需求。因此急需一种可以定风量控制的油雾净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定风量控制的油雾净化装置,解决了现有过滤式油雾净化器随运行时间增加风量逐渐减小、要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不断用管道阀门或变频器调节风量、无法满足精密加工生产工艺对风量精准调控的需求的问题,降低了运行能耗,减少了人工操作;同时具有净化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操作便捷、适用性强的优点。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定风量控制的油雾净化装置,包括进风段、过滤段、风机段、出风段;风机段包括风机段壳体、微压差变送器;风机段壳体内设有电机,电机下方设置叶轮,电机通过联轴器与叶轮连接,叶轮底部设有导风圈;电机、叶轮、导风圈共同组成引风机结构;微压差变送器的正压端、负压端接口分别通过皮托管连接到导风圈前侧的腔体内及导风圈的喉口处;进风段内设有初效过滤芯体,出风段内设置高效过滤芯体,过滤段内设置中效过滤芯体;初效过滤芯体、高效过滤芯体、中效过滤芯体均配有用于监测芯体前后压力的微压差变送器;过滤段、风机段、出风段上下叠加设置,设置的具体顺序按实际工况需求设置即可;进风段设置在油雾净化装置的底部,油雾净化装置的顶部设有出风口网。
[0005]进一步的,风机段的侧面还设有控制屏,控制屏配设有PLC控制系统;电机、微压差变送器分别与PLC系统相连接。
[0006]进一步的,进风段侧面设有进风口。
[0007]进一步的,出风口网材质包括但不限于不锈钢网,选优耐油污、使用寿命长即可。
[0008]进一步的,进风段底部设有开口,开口外接反水弯。
[0009]进一步的,所述初效过滤芯体设置在进风段内部,初效过滤芯体前端放置不锈钢丝过滤网。
[0010]进一步的,定风量控制的油雾净化装置底部设有支腿用于固定在地面上。
[0011]进风段、过滤段、风机段、出风段每两个之间通过法兰连接;所述的过滤段、风机段、出风段可进行上下位置的互换。以调整操作位置的高度,满足人体工程学,所述的出风口网可实现任一段上的安装。出风口网设置在定风量控制的油雾净化装置的顶部。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进风段、过滤段、风机段、出风段之间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且连接面的螺栓孔位置一致,除进风段和风机段必备外,过滤段和出风段可根据现场工况进行选配。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进风段左、右、后侧均留有进风口,可根据设备现场布局及系统设计方案进行单侧、双侧、多侧进风。
[0014]进一步的,所述的进风段、过滤段、出风段中放置的初效过滤芯体、中效过滤芯体、高效过滤芯体尺寸一致,针对于不同工况可采取不同过滤芯体组合;
[0015]进一步的,所述初效过滤芯体、中效过滤芯体、高效过滤芯体的过滤芯体为不同纤维直径的低阻高效非织造过滤材料制成,如玻璃纤维或高分子聚合物纤维。其中初效过滤芯体优选F5;中效过滤芯体优选F9;高效过滤芯体优选H13或H14。
[0016]可将风机导风圈前后的压差换算成设备的风量以电信号形式反馈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进行实时设定电信号与反馈电信号差值计算,改变引风机的供电频率,调节引风机的转速以实现设定信号和反馈信号在一定的差值范围内,达到恒压或恒流量的控制。
[001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定风量控制的油雾净化装置,可根据指定风量持续运行,解决了现有过滤式油雾净化器随运行时间增加风量逐渐减小,要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不断用管道阀门或变频器调节风量,无法满足精密加工生产工艺对风量精准调控的需求的问题,降低了运行能耗,减少了人工操作。
[001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定风量控制的油雾净化装置,具有压差报警功能,可以进行及时的过滤芯体更换提醒,便于过滤芯体的性能监测与设备的维护保养。
[0020]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定风量控制的油雾净化装置,采用分段组装式结构,可进行进风段、过滤段、风机段、出风段等多段的灵活组装和多种过滤芯体的不同组合,便于多种工况的应用,便于设备的操作,具有净化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操作便捷、适用性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定风量控制的油雾净化装置剖视图。
[0023]图2是是风机段局部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定风量控制的油雾净化装置立体图。
[0025]图中 1.支腿,2.进风段,3.过滤段,4.风机段,5.出风段,6.出风口网,7.控制屏,8.电机,9.叶轮,10.导风圈,11.风量控制压差取样点A,12.风量控制压差取样点B;13.进风口;14.不锈钢丝过滤网;15.初效过滤芯体;16.中效过滤芯体;17.高效过滤芯体;18.皮托管;19.微压差变送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中涉及的控制屏不限制具体型号,实现其工作功能即可;实施例中与PLC控制系统连接的电机、微压差变送器均不限制某一固定型号,实现其工作功能即可。
[0027]实施例1
[0028]一种定风量控制的油雾净化装置,如图1

图3所示,包括进风段2、过滤段3、风机段4、出风段5;风机段5包括风机段壳体、微压差变送器19;风机段壳体内设有电机8,电机8下方设置叶轮9,电机8通过联轴器与叶轮9连接,叶轮9底部设有导风圈10;电机8、叶轮9、导风圈10共同组成引风机结构;微压差变送器19的正压端、负压端接口分别通过皮托管18连接到导风圈10前侧的腔体内及导风圈10的喉口处;进风段2内设有初效过滤芯体15,出风段5内设置高效过滤芯体17,过滤段3内设置中效过滤芯体16;初效过滤芯体15、高效过滤芯体17、中效过滤芯体16均配有用于监测芯体前后压力的微压差变送器19;过滤段3、风机段4、出风段5上下叠加设置,设置的具体顺序按实际工况需求设置即可;进风段2设置在油雾净化装置的底部,油雾净化装置的顶部设有出风口网6。
[0029]风机段4的侧面还设有控制屏7,控制屏7配设有PLC控制系统;电机8、微压差变送器19分别与PLC系统相连接。
[0030]进风段2侧面设有进风口13。
[0031]出风口网6材质包括但不限于不锈钢网,选优耐油污、使用寿命长即可。
[00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风量控制的油雾净化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进风段(2)、过滤段(3)、风机段(4)、出风段(5);风机段(4)包括风机段壳体、微压差变送器(19);风机段壳体内设有电机(8),电机(8)下方设置叶轮(9),电机(8)通过联轴器与叶轮(9)连接,叶轮(9)底部设有导风圈(10);电机(8)、叶轮(9)、导风圈(10)共同组成引风机结构;微压差变送器(19)的正压端、负压端接口分别通过皮托管(18)连接到导风圈(10)前侧的腔体内及导风圈(10)的喉口处;进风段(2)内设有初效过滤芯体(15),出风段(5)内设置高效过滤芯体(17),过滤段(3)内设置中效过滤芯体(16);初效过滤芯体(15)、高效过滤芯体(17)、中效过滤芯体(16)均配有用于监测芯体前后压力的微压差变送器(19);过滤段(3)、风机段(4)、出风段(5)上下叠加设置;进风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兆和空气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