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环抱式举升装置的带式输送机托辊更换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9804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环抱式举升装置的带式输送机托辊更换车,在这里设计了一款不停机更换带式输送机托辊的小车,主要包括运送部分行走机构、液压支腿、回转轴承以及更换托辊的抓取部分机械手、丝杠螺母传动机构、两个支撑部分的支撑机构和升降部分的二级剪叉机构。更换新托辊时,行走机构行走至适当位置停下,回转轴承调节Z轴旋转位姿,升降部分将支撑部分和抓取部分向上抬升,支撑部分的伸缩臂伸出并将承重架打开,在输送带自下而上穿过承重架后缩回,随后升降臂和承重杆将输送带抬起,最后抓取部分将新托辊放至输送机的新托辊架上。此次设计的优势在于,用不停机取代了停机更换托辊的方式,节省了大量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作效率。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环抱式举升装置的带式输送机托辊更换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更换托辊
,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环抱式举升装置的带式输送机托辊更换车。

技术介绍

[0002]带式输送机作为最主要的物料运输设备之一,是我国现代工业散状物料运输的理想设备,目前己广泛应用于港口、码头、厂矿等方面。尤其在煤矿企业,带式输送机己经成为煤炭生产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煤炭从采掘到煤仓运输等重要任务,具有运输量较大、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可以对物料连续进行运输,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煤炭行业的工业生产效率。但是,带式输送机所处环境十分复杂、地质条件多变不可预估、工作强度高,且输送机每天工作的时间很长、运送的产品重量不恒定,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运输物料时极易损坏带式输送机的托辊。目前,国内更换带式输送机托辊的方法都是先停下输送机,采用相应设备顶起输送带,人为地利用工具取下托辊。但是输送机从启动至可以正常工作的时间很长,停机取托辊的方式浪费了很多时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这里设计了一款一种带有环抱式举升装置的带式输送机托辊更换车,节约了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相应解决的问题是取代停机更换托辊的方式,提供一种更方便、快捷的一种带有环抱式举升装置的带式输送机托辊更换车,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有环抱式举升装置的带式输送机托辊更换车,包括支撑部分A、支撑部分B、抓取部分、升降部分、行走部分,所述支撑部分A与支撑部分B共同组成托举输送带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部分A与支撑部分B的装配方式及驱动原理完全相同,安装时互为镜像。
[0004]所述支撑部分A包括承重架、承重杆、承重辊子A、承重辊子B、一级伸缩臂、连接块A、轴销、连接块B、连接块C、旋转液压缸、三级伸缩臂、一级升降臂;所述的承重架、承重杆、承重辊子A、承重辊子B共同组成一对对称组件,所述承重架总体轮廓为直角三角形,其短边与长边由空心方形结构钢构成,斜边由槽形钢板构成,且短边竖直放置长边水平放置并各延长一部分,承重杆位于其短边内,二者通过液压缸铰接并组合成一个伸缩臂,液压缸可驱动二者产生相对位移;承重辊子A通过螺栓和轴承固支在承重架的斜边,承重辊子B通过螺栓和轴承固支在承重架的长边延长部位,且可围绕其轴线旋转,为了防止举升输送带过程带产生很大的形变,避免输送带的寿命减少,支撑机构托举输送带的承重部分应呈现35
°
槽形,即两侧滚子与中间辊子之间角度应保持35
°
;所述一级伸缩臂的两端焊接固定两个相同的承重架,承重架与一级伸缩臂处于同一平面内且二承重架共同组成一个输送机输送带的槽形轮廓,两个承重架通过一级伸缩臂的伸缩运动可以产生相对位移,两个承重架张开后可以从上至下穿过输送带后,两个承重架合并后可以包围住输送带;所述连接块A焊接于所述一级伸缩臂,连接块B和连接块C分别焊接在三级伸缩臂头部两侧,连接块A和连接块C的上表面各焊接一个连接销,轴销用于铰接连接块A与连接块B且作为二者之间的旋转轴,一
级伸缩臂利用该轴销铰接在三级伸缩臂的伸缩前端,旋转液压缸安装在连接块A和连接块C的凸起轴上并驱动一级伸缩臂A绕轴销进行90
°
旋转,从而带动承重部分旋转;所述一级升降臂包含两个一级伸缩结构且外轮廓均为方形,在其伸缩前端及固定后端均设有上下稳固板,其可伸缩方向为竖直方向,安装时其两个伸缩结构中心线所构成的平面相对输送机主横梁垂直,其在远离输送机侧的伸缩结构内设有一级伸缩液压缸作为其伸缩运动的动力,靠近输送机侧的伸缩结构起到辅助定位和增强承载能力的作用。
[0005]所述的承重杆底部焊接有一个方形金属底座,这么做的好处是承重杆在运动到输送机横梁位置后更容易搭在输送机的横梁上,保证了整个承重机构在抬升输送带时的稳定性;一级伸缩臂与承重架的连接以及三级伸与一级升降臂的连接既可以采用焊接也可以采用螺栓或螺钉连接。由于放置于内部液压缸需要连接油管路,所以零部件的结构钢截面均是按照C型来设计的,因此需要内置液压缸的部件采用C型结构钢为基体。
[0006]所述抓取部分包括移动装置底板、丝杠螺母传动、移动板、机械臂底板、大臂、伸缩臂、连接臂、小臂、机械手A、机械手B、托辊支架、新托辊;所述移动装置底板的上表面焊接有浮空的圆柱形导轨,移动板下表面焊接对应数量的含槽滑块,通过导轨和导轨槽的配合,移动装置底板与移动板可组成“导轨、滑块”结构,且以丝杠螺母结构为驱动构件,其中丝杠螺母结构在所述移动装置底板上表面的中间位置,螺母滑块固定在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所述移动板与所述机械臂底板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圆柱形导轨为两端弯折90
°
的圆钢棒,弯折的部分长度相等,端面焊接在所述移动装置底板的上表面,所述丝杠螺母结构的驱动部件为电机,联轴器连接丝杠和电机轴,电机与支撑丝杠的轴承支架分别固定在移动装置底板的两端;所述移动板的宽度不超过所述机械臂底板,且机械臂底板的宽度在导轨的直线范围内;所述大臂与机械臂底板的连接方式为铰接,在所述大臂的两侧各存在一个液压缸且通过轴销连接的方式对二者进行铰接,该液压缸驱动大臂绕其与所述机械臂底板铰接处做旋转运动;所述伸缩臂与大臂为方形轮廓,通过将伸缩臂置于大臂内组成一级伸缩臂并以内置液压缸作为伸缩时的驱动构件,所述伸缩臂的伸缩前端为弧形且开设有销孔;所述连接臂的两端均开设有销孔,所述连接臂与所述伸缩臂之间利用轴销连接,在所述伸缩臂的两侧各存在一个液压缸且通过轴销连接的方式对二者进行铰接,该液压缸驱动连接臂围绕其与所述伸缩臂铰接处做旋转运动;所述小臂的一端为弧形且在该弧形末端开设有销孔,所述小臂与所述连接臂为轴销连接,在所述小臂的两侧各存在一个液压缸且通过轴销连接的方式对二者进行铰接,该液压缸驱动小臂围绕其与所述连接臂铰接处做旋转运动;所述机械手A及机械手B共同组成一组机械手,且利用液压缸的伸缩直接控制二者的张合并保证二者的开合长度不小于托辊的直径,由于托辊的长度远大于机械手爪的宽度,仅用一组机械手抓取托辊很难保证稳定性,因此本专利针对抓取托辊所设计的抓取部分是由两组机械手组成,并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小臂的侧面;所述托辊支架由钢筋和钢板焊接而成并包含有托辊槽,其用于容纳所述新托辊及替换下的旧托辊,固定方向为托辊槽平行于所述小臂。
[0007]所述升降部分包括组合上板、上固定板、二级剪叉机构、液压缸组、下固定板;所述组合上板整体为中部下凹的矩形板,包含左、中、右三个平板且左右平板即两侧平板的面积相等,其两侧平板的底面各焊接一个所述上固定板以安装二级剪叉机构,所述移动装置底板焊接在其中部凹陷平板的上表面进而在组合上板固定整个抓取机构;所述二级剪叉机构含有三个铰接旋转副,在靠近组合上板的两个旋转副之间焊接有一横杆,二级剪叉与上固
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利用轴销进行铰接,且升降运动通过液压缸组提供动力,所述液压缸组包含两个液压缸并分布在二级剪叉机构内部两侧,其伸缩前端与横杆铰接,固定后端与下固定板铰接。工业上常见的升降方式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式:蜗轮蜗杆丝杠升降、导轨式升降、剪叉式升降,相较于其余两种升降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环抱式举升装置的带式输送机托辊更换车,包括支撑部分A(1)、支撑部分B(2)、抓取部分(3)、升降部分(4)、运送部分(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分A(1)与支撑部分B(2)的装配方式及驱动原理完全相同;所述支撑部分A(1)包括承重架(6)、承重杆(7)、承重辊子A(8)、承重辊子B(9)、一级伸缩臂(10)、连接块A(11)、轴销(12)、连接块B(13)、连接块C(14)、旋转液压缸(15)、三级伸缩臂(16)、一级升降臂(17);所述承重架(6)总体轮廓为直角三角形,其短边与长边由空心方形结构钢构成,斜边由槽形钢板构成,且短边竖直放置、长边水平放置并各延长一部分,承重杆(7)位于其短边内,二者通过液压缸铰接并组合成一个伸缩臂;所述承重辊子A(8)通过轴承固支在承重架(6)的斜边,承重辊子B(9)通过轴承固支在承重架(6)长边的延长部位,且可围绕各自轴线旋转;所述一级伸缩臂(10)为方形轮廓,其伸缩前端以及固定后端的底面对称焊接固定一个所述承重架(6),承重架(6)与一级伸缩臂(10)处于同一平面内且二承重架(6)共同组成一个输送机输送带的槽形轮廓,一级伸缩臂(10)在通过内置液压缸进行伸缩运动的同时带动左右两侧承重架(6)进行同步伸缩运动,从而实现承重架(6)的开合;所述连接块A(11)通过焊接固定于所述一级伸缩臂(10)的后部,连接块B(13)和连接块C(14)分别焊接在三级伸缩臂(16)伸缩前端的两侧,轴销(12)用于铰接连接块A(11)与连接块B(13),连接块A(11)和连接块C(14)的上表面均焊接有连接销,旋转液压缸(15)通过该连接销分别铰接连接块A(11)和连接块C(14),一级伸缩臂(10)在旋转液压缸(15)的带动下可以做以轴销(12)为中心的旋转运动;所诉支撑部分B(2)与所述支撑部分A(1)的区别在于,所述连接块B(13)均焊接于两个三级伸缩臂(16)伸缩前端的外侧,因而承重部分在旋转时,旋转方向均为向外旋转,且最大旋转角度为90
°
;所述三级伸缩臂(16)为方形,通过内置三级液压缸进行铰接头部和尾部并完成各级的伸缩运动,其伸缩前端在伸缩的同时通过铰接作用带动一级伸缩臂(10)进行同步运动;所述一级升降臂(17)包含两个一级伸缩结构且外轮廓均为方形,在其伸缩前端及固定后端均设有上下稳固板,其可伸缩方向为竖直方向,安装时其两个伸缩结构中心线所构成的平面相对输送机主横梁垂直,其在远离输送机主横梁侧的伸缩结构内设有一级伸缩液压缸作为其伸缩运动的动力,靠近输送机主横梁侧的伸缩结构起到辅助定位和增强承载能力的作用;所述支撑部分A(1)和支撑部分B(2),其特征在于,二者所包含的承重部分共同组成双并联环抱式的托举机构,支撑机构的承重部分是从输送带的上部向下穿过输送带,最终搭载至输送机两侧的主体横梁上,通过向横梁施加作用力稳定可靠地完成输送带原位举升,实现输送带与托辊间的分离,相较于常见托举输送带机构承重部分利用先收缩后翻转从输送带底部向上举升输送带的实现方法更为耐用和可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环抱式举升装置的带式输送机托辊更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部分(3)包括移动装置底板(18)、丝杠螺母传动(19)、移动板(20)、机械臂底板(21)、大臂(22)、伸缩臂(23)、连接臂(24)、小臂(25)、机械手A(26)、机械手B(27)、托辊支架(28)、新托辊(29);所述移动装置底板(18)的上表面焊接有浮空的圆柱形导轨,移动板(20)下表面焊接对应数量的含槽滑块,通过导轨和导轨槽的配合,移动装置底板(18)与移动板(20)可组成“导轨、滑块”结构,且以丝杠螺母结构为驱动构件,其中丝杠螺母结构在所述移动装置底板(18)上表面的中间位置,螺母滑块固定在所述移动板(20)的下表面,所述移动板(20)与所述机械臂底板(21)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大臂(22)与机械臂底板(21)的连接方式为铰接,在所述大臂(22)的两侧各存在一个液压缸且通过轴销(12)连接的方式对二者
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飞朱韵吉王宁王鑫陈洪月杨辛未李凯李智杰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