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急救的呼吸复苏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9793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急救的呼吸复苏辅助装置,包括放置台,所述放置台上端面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传动箱,所述放置台上端面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输气管储盒和呼吸罩储盒,所述呼吸罩储盒的内部放置有呼吸罩;还包括:胸部按压装置,其设置在传动箱的下方,且胸部按压装置由调节柱、按压杆、缓冲套筒和按压盘组成,所述传动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转轮,所述转轮前端的偏心位置转动安装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传动杆;呼吸气筒,其设置在传动箱的一侧,且呼吸气筒与放置台通过螺丝固定,在确保辅助装置携带便捷以及配合性较佳的前提下实现患者呼吸的复苏。前提下实现患者呼吸的复苏。前提下实现患者呼吸的复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急救的呼吸复苏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呼吸复苏辅助装置
,具体为一种用于急救的呼吸复苏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心肺复苏术是用于心跳骤停,利用外来力按压胸部,可改善通气,短时替代心脏和呼吸的功能,因为在按压胸廓时,会挤压心脏和肺部,每按一次胸廓会压缩回弹一次,空气会在肺内进行交换,目前为降低医护人员外出急救时的工作负担,通过呼吸复苏辅助装置用于短时间替代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在对患者进行急救的同时,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情况进行判断。
[0003]例如公告号CN107854302A的中国授权专利《一种用于呼吸急救的心肺复苏按压与呼吸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上端右侧安装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上端安装有横板,横板下端中部安装有第一限位架,横板下端左侧安装有第二限位架,横板上端右侧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下端安装有驱动轴,驱动轴上端中部安装有第一凸轮,第一凸轮左端接触有第一固定球,第一固定球左端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左端穿过第一限位架中部连接有伸缩块,伸缩块左侧下端接触有第二固定球,第二固定球下端连接有导向杆,驱动轴底端安装有第二凸轮,实现了对患者的同时胸外按压和呼吸辅助工作,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省时省力,满足着对患者的呼吸急救的需要。
[0004]上述现有技术虽然能够短时间代替医护人员进行心肺复苏,但是该辅助装置的结构较为复杂且体积较大,在外出急求携带的话,会占据大量的救护车空间,同时还需要将患者抬入至支撑板,一般患者出现心跳骤停在恢复呼吸前应尽可能减少移动,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急救的呼吸复苏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急救的呼吸复苏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如何在确保辅助装置携带便捷以及配合性较佳的前提下实现患者呼吸复苏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急救的呼吸复苏辅助装置,包括放置台,所述放置台上端面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传动箱,所述放置台上端面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输气管储盒和呼吸罩储盒,所述呼吸罩储盒的内部放置有呼吸罩;还包括:
[0007]胸部按压装置,其设置在传动箱的下方,且胸部按压装置由调节柱、按压杆、缓冲套筒和按压盘组成,所述传动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转轮,所述转轮前端的偏心位置转动安装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传动杆,传动杆的外壁与放置台滑动连接,且传动杆的下端与调节柱的顶部螺纹连接;
[0008]呼吸气筒,其设置在传动箱的一侧,且呼吸气筒与放置台通过螺丝固定,所述呼吸
气筒的内部安装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上端安装有推杆,且推杆的一端延伸至呼吸气筒的上方。
[0009]优选的,所述调节柱的内部安装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两端均与调节柱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外部安装有滑动块,滑动块的内螺纹与螺纹杆相适配,且滑动块外壁两侧的限位滑块延伸至调节柱内壁两侧的滑槽中,所述滑动块的底部与按压杆的上端固定连接,且按压杆与调节柱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从动锥形齿轮,所述调节柱一侧的上端转动安装有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位于调节柱内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主动锥形齿轮,且主动锥形齿轮与从动锥形齿轮啮合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按压杆的下端延伸至缓冲套筒的内部,且按压杆与缓冲套筒滑动连接,所述缓冲套筒的内部设置有支撑弹簧,且支撑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按压杆和缓冲套筒固定,所述按压盘为硅胶材质,且按压盘的顶端与缓冲套筒的底部粘连固定。
[0011]优选的,所述呼吸气筒一侧的下端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内部安装有防尘网,所述呼吸气筒另一侧的下端设置有出气管,且出气管与进气管的外部均安装有单向气阀,所述输气管储盒的内部安装有收卷转轮,所述收卷转轮的外部缠卷有输气管,且输气管的一端与出气管密封连接,所述输气管的另一端延伸至输气管储盒的外部,输气管位于输气管储盒外部的一端设置有防尘帽,且防尘帽与输气管储盒螺纹连接,所述呼吸罩的进气口与输气管储盒的另一端相适配。
[0012]优选的,所述放置台底部的四角处均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部均安装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一端与收纳槽通过阻尼转轴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放置台上端面的另一侧设置有海绵垫,所述海绵垫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部放置有氧气瓶,且氧气瓶的出气端与进气管通过连接管密封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在确保携带便捷以及方便配合患者,整体采用轻量化组装折叠机构,放置于救护车中,支撑杆整体位于收纳槽的内部,调节柱则与传动杆的底部分离,放置在放置台上端面的收纳箱中,放置台的底端形成一个平面,可降低在救护车中的空间占用,救护车紧急出动到达现场对患者进行呼吸复苏时,只需快速将支撑杆展开,将放置台架在患者的胸部上,随着在收纳箱中取出调节柱,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于传动杆,便实现辅助装置的快速就位,整个过程无需移动患者,而该辅助装置体积较小,花费较小的人力即可实现搬运,从而把握最佳救援时间,提高患者呼吸复苏的效率。
[0016]2、本技术在胸部按压结构上,基于按压杆的垂直往复移动实现,具体的需要根据患者的胸厚,调节按压盘至胸部的距离,医护人员只需转动调节旋钮,利用主动锥形齿轮和从动锥形齿轮的啮合传动带动螺纹杆进行旋转,同时在与滑动块的螺纹配合下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实现滑动块的移动,进而实现按压盘与患者胸部之间距离的调节,确保胸部按压的准确性,传动箱内部的电机带动转轮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其前方连接臂的一端进行旋转,连接臂的另一端连接有传动杆,而且传动杆被放置台内部的润滑管道所限位,因此形成传动杆的垂直运动,随着转轮的不断旋转传动杆做往复垂直运动,实现按压盘对患者的胸部进行固定频率的按压,同时在按压杆和缓冲套筒之间安装有支撑弹簧,受弹性系数影响,按压的力度会逐渐由下增大,在避免按压盘对患者胸部造成损伤的同时最大程
度模拟人工按压的力度,进而提供呼吸复苏的效果。
[0017]3、本技术在呼吸辅助上,基于呼吸气筒实现,呼吸气筒可吸附环境空气或者与氧气瓶进行连接,以克服特殊情况,同样,该呼吸辅助采用组合式结构,对患者进行呼吸辅助时需要打开防尘帽,随后从呼吸罩储盒中拿出呼吸罩与输气管相连接,拉动呼吸罩,使得输气管从收卷转轮移出,将呼吸罩固定在患者的口腔部位,此时,医护人员只需按压推杆,即可将呼吸气筒内部的空气或者氧气通过输气管送入至患者的口腔中,实现对患者的辅助呼吸,拉伸推杆,空气会从进气管进行补充,重复操作即可,该结构便捷易操作,在急救中能够迅速就位,最大程度模拟标准的人工呼吸。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放置台立体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胸部按压装置内部传动结构示意图;
[00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急救的呼吸复苏辅助装置,包括放置台(1),所述放置台(1)上端面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传动箱(2),所述放置台(1)上端面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输气管储盒(19)和呼吸罩储盒(20),所述呼吸罩储盒(20)的内部放置有呼吸罩(3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胸部按压装置,其设置在传动箱(2)的下方,且胸部按压装置由调节柱(3)、按压杆(4)、缓冲套筒(5)和按压盘(6)组成,所述传动箱(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转轮(8),所述转轮(8)前端的偏心位置转动安装有连接臂(9),所述连接臂(9)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传动杆(7),传动杆(7)的外壁与放置台(1)滑动连接,且传动杆(7)的下端与调节柱(3)的顶部螺纹连接;呼吸气筒(10),其设置在传动箱(2)的一侧,且呼吸气筒(10)与放置台(1)通过螺丝固定,所述呼吸气筒(10)的内部安装有活塞(11),所述活塞(11)的上端安装有推杆(12),且推杆(12)的一端延伸至呼吸气筒(10)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急救的呼吸复苏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柱(3)的内部安装有螺纹杆(22),且螺纹杆(22)的两端均与调节柱(3)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螺纹杆(22)的外部安装有滑动块(23),滑动块(23)的内螺纹与螺纹杆(22)相适配,且滑动块(23)外壁两侧的限位滑块延伸至调节柱(3)内壁两侧的滑槽中,所述滑动块(23)的底部与按压杆(4)的上端固定连接,且按压杆(4)与调节柱(3)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杆(22)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从动锥形齿轮(25),所述调节柱(3)一侧的上端转动安装有调节旋钮(26),所述调节旋钮(26)位于调节柱(3)内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主动锥形齿轮(24),且主动锥形齿轮(24)与从动锥形齿轮(25)啮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红丹李晓燕张文芳成忠凤杨春爱杨林燕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