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蛙米的烘干装置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9536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烘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稻蛙米的烘干装置结构,包括支腿、壳体、风机、输送管、烘干筒、进料管、从动轮、转轴、电机、主动轮、导流部、挡板、弹簧、尘盒、螺旋叶和圆销;支腿连接烘干筒,进料管连接烘干筒,尘盒连接滤板,输送管连接尘盒和风机,壳体连接烘干筒,壳体设有加热丝,烘干筒设有出料口,导流部连接出料口;转轴与烘干筒转动连接,螺旋叶连接转轴,从动轮连接转轴,电机连接烘干筒,主动轮连接电机;挡板转动连接烘干筒,圆销滑动连接挡板,弹簧连接圆销和挡板,烘干筒设有通孔,圆销与通孔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烘干时将蛙稻米的灰尘除去使用方便,同时烘干筒的两侧均有加热丝,提高烘干的效率。提高烘干的效率。提高烘干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蛙米的烘干装置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烘干装置
,具体为一种稻蛙米的烘干装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以“稻蛙渔共生、蜂蛙灯结合”的“稻田+”模式种植稻蛙米,将种植业与水产养殖业有机结合在一起。稻田养殖青蛙,青蛙能吃掉危害水稻的害虫,蛙粪肥田,可以不施农药化肥,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成本,这种良性循环的养殖模式可实现稻谷和养蛙双丰收。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1259005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稻米烘干装置,属于烘干设备领域,包括烘干筒体、翻盖板组件、电磁加热器、搅拌装置、以及拨料组件;烘干筒体的底面为平面;烘干筒体的底部外侧壁上设有出料口;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第一搅拌桨、第二搅拌桨;第一搅拌桨的搅拌直径大于的第二搅拌桨的搅拌直径;拨料组件包括第一导料杆和第二导料杆。更多的物料能够参与充分混合和搅拌,防止稻米产生堆积,使得热量能够充分和稻米进行交换,即搅拌和翻滚后的稻米能够受热更加充分、均匀地烘干,提高烘干效果和效率。
[0004]但是上述技术法案干中存在以下缺陷:上述烘干装置中烘干筒体长时间使用后内部容易沉积灰尘不方便清理;烘干筒体的侧壁上设有出料口,筒内的稻米不方便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稻蛙米的烘干装置结构。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稻蛙米的烘干装置结构,包括支腿、壳体、集尘袋、风机、输送管、烘干筒、进料管、从动轮、转轴、电机、主动轮、导流部、挡板、弹簧、尘盒、螺旋叶和圆销;
[0007]支腿设有多个,多个支腿均连接烘干筒并在烘干筒上均匀分布,进料管连接烘干筒,烘干筒的下端设有滤板,尘盒连接滤板下端,输送管两端分别连接尘盒和风机,集尘袋连接风机的出风端口,壳体设有两个,两个壳体连接烘干筒的外周面并在烘干筒上对称分布,壳体内均设有加热丝,加热丝缠绕在烘干筒的外周面,烘干筒远离进料管的一端设有出料口,导流部连接出料口;
[0008]转轴与烘干筒转动连接,转轴与烘干筒同轴分布,螺旋叶连接转轴,转轴与螺旋叶同轴分布,从动轮连接转轴的一端,电机连接烘干筒的一端,主动轮连接电机的转动轴,主动轮与从动轮啮合连接;
[0009]挡板转动连接烘干筒远离电机的一端,挡板上设有拉手,圆销滑动连接挡板,圆销上设有端头,弹簧套设在圆销的外侧,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端头和挡板的表面,烘干筒的一端设有滑槽,滑槽的两端均设有通孔,圆销与通孔配合连接。
[0010]优选的,进料管上端设有进料斗,进料斗在进料管上同轴分布。
[0011]优选的,进料斗的内径值沿着进料管的高度方向向上逐渐增大。
[0012]优选的,主动轮的外径值小于从动轮的外径值。
[0013]优选的,挡板的投影形状为扇形。
[0014]优选的,加热丝呈S形缠绕在烘干筒的外周面。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6]本技术中,挡板处于关闭状态,使加热丝通电启动,启动电机,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与从动轮啮合连接,从动轮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进一步带动螺旋叶转动,将蛙稻米从进料斗通过进料管投入到烘干筒内,螺旋叶将蛙稻米进行翻滚搅拌,使蛙稻米搅拌更加均匀,启动风机,风机将蛙稻米内的灰尘抽出,灰尘通过滤板进入尘盒中,进一步通过输送管再收集到集尘袋内;当烘干完成后拉动圆销上的端头,弹簧倍拉伸,圆销从滑槽一端的通孔中脱离,转动挡板圆销在滑槽内滑动,挡板转动到上方,圆销滑动到另一个端头弹簧带动端头进一步带动圆销向靠近烘干筒的方向移动进一步与滑槽端头的通孔配合连接,即可固定住挡板露出出料口,蛙稻米随着螺旋叶的转动逐渐移动至出料口处从导流部流出;本技术在烘干的过程中将蛙稻米的灰尘除去使用方便,同时烘干筒的两侧均有加热丝,提高烘干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稻蛙米的烘干装置结构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稻蛙米的烘干装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稻蛙米的烘干装置结构中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支腿;2、壳体;3、集尘袋;4、风机;5、输送管;6、烘干筒;7、进料斗;8、进料管;9、从动轮;10、转轴;11、电机;12、主动轮;13、导流部;14、挡板;15、端头;16、滑槽;17、弹簧;18、通孔;19、加热丝;20、尘盒;21、螺旋叶;22、滤板;23、圆销;24、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一
[0023]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稻蛙米的烘干装置结构,包括支腿1、壳体2、集尘袋3、风机4、输送管5、烘干筒6、进料管8、从动轮9、转轴10、电机11、主动轮12、导流部13、挡板14、弹簧17、尘盒20、螺旋叶21和圆销23;
[0024]支腿1设有多个,多个支腿1均连接烘干筒6并在烘干筒6上均匀分布,进料管8连接烘干筒6,烘干筒6的下端设有滤板22,尘盒20连接滤板22下端,输送管5两端分别连接尘盒20和风机4,集尘袋3连接风机4的出风端口,壳体2设有两个,两个壳体2连接烘干筒6的外周面并在烘干筒6上对称分布,壳体2内均设有加热丝19,加热丝19缠绕在烘干筒6的外周面,烘干筒6远离进料管8的一端设有出料口,导流部13连接出料口;
[0025]进一步的,加热丝19呈S形缠绕在烘干筒6的外周面,使烘干筒6受热更加均匀便于烘干;
[0026]进一步的,进料管8上端设有进料斗7,进料斗7在进料管8上同轴分布;
[0027]进一步的,进料斗7的内径值沿着进料管8的高度方向向上逐渐增大,便于将稻蛙米从进料斗7内投入烘干筒6内;
[0028]转轴10与烘干筒6转动连接,转轴10与烘干筒6同轴分布,螺旋叶21连接转轴10,转轴10与螺旋叶21同轴分布,从动轮9连接转轴10的一端,电机11连接烘干筒6的一端,主动轮12连接电机11的转动轴,主动轮12与从动轮9啮合连接;
[0029]进一步的,主动轮12的外径值小于从动轮9的外径值;
[0030]挡板14转动连接烘干筒6远离电机11的一端,挡板14上设有拉手24,圆销23滑动连接挡板14,圆销23上设有端头15,弹簧17套设在圆销23的外侧,弹簧17的两端分别连接端头和挡板14的表面,烘干筒6的一端设有滑槽16,滑槽16的两端均设有通孔18,圆销23与通孔18配合连接;
[0031]进一步的,挡板14的投影形状为扇形。
[0032]本技术中,挡板14处于关闭状态,使加热丝19通电启动,启动电机11,电机11带动主动轮12转动,主动轮12与从动轮9啮合连接,从动轮9带动转轴10转动,转轴10进一步带动螺旋叶21转动,将蛙稻米从进料斗7通过进料管8投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蛙米的烘干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腿(1)、壳体(2)、集尘袋(3)、风机(4)、输送管(5)、烘干筒(6)、进料管(8)、从动轮(9)、转轴(10)、电机(11)、主动轮(12)、导流部(13)、挡板(14)、弹簧(17)、尘盒(20)、螺旋叶(21)和圆销(23);支腿(1)设有多个,多个支腿(1)均连接烘干筒(6)并在烘干筒(6)上均匀分布,进料管(8)连接烘干筒(6),烘干筒(6)的下端设有滤板(22),尘盒(20)连接滤板(22)下端,输送管(5)两端分别连接尘盒(20)和风机(4),集尘袋(3)连接风机(4)的出风端口,壳体(2)设有两个,两个壳体(2)连接烘干筒(6)的外周面并在烘干筒(6)上对称分布,壳体(2)内均设有加热丝(19),加热丝(19)缠绕在烘干筒(6)的外周面,烘干筒(6)远离进料管(8)的一端设有出料口,导流部(13)连接出料口;转轴(10)与烘干筒(6)转动连接,转轴(10)与烘干筒(6)同轴分布,螺旋叶(21)连接转轴(10),转轴(10)与螺旋叶(21)同轴分布,从动轮(9)连接转轴(10)的一端,电机(11)连接烘干筒(6)的一端,主动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昊
申请(专利权)人:南郑县广惠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