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立体冲击烹饪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39229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智能烹饪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食品立体冲击烹饪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箱体;热风冲击单元,用于根据不同的食材产生不同强度的热风吹向食品以熟化食品;红外辐射单元,用于根据不同的食材产生不同强度的辐射以熟化食品;蒸汽单元,用于根据不同的食材产生不同强度蒸汽以熟化食品;食材识别单元,用于识别食材;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食材识别单元电性连接,用于根据食材识别单元识别的食材以及食谱控制热风冲击单元、红外辐射单元和蒸汽单元协同工作以烹饪食材,其中,热风冲击单元、红外辐射单元和蒸汽单元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各单元按照预设顺序分别以各自对应的指定功率和指定时长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精细化烹饪食材。食材。食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立体冲击烹饪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烹饪
,尤其涉及一种食品立体冲击烹饪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烹饪指的是膳食的艺术,是一种复杂而有规律地将食材转化为食物的加工过程,是对食材加工处理,使食物更可口、更好看、更好闻的处理方式与方法。目前市面上的烹饪方式主要还是人工烹饪,部分单位为了节约人工成本以及提高烹饪效率借助烹饪电器烹饪,例如炒菜机器人、蒸烤箱、空气炸锅等。
[0003]但是,目前的烹饪电器无法做到精细化烹饪,例如炒菜机器人适合批量制作大锅菜,蒸烤箱仅适合蒸制和烤制食物,且仅能够控制温度和时间,也无法精细化烹饪,同时空气炸锅同样存在该问题,因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食品立体冲击烹饪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食品立体冲击烹饪系统及方法,旨在解决目前的烹饪电器无法精细化烹饪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食品立体冲击烹饪系统,包括:
[0006]箱体;
[0007]设于箱体内的热风冲击单元,用于根据不同的食材产生不同强度的热风吹向食品以熟化食品;
[0008]设于箱体内的红外辐射单元,用于根据不同的食材产生不同强度的辐射以熟化食品;
[0009]设于箱体内的蒸汽单元,用于根据不同的食材产生不同强度蒸汽以熟化食品;
[0010]食材识别单元,用于识别食材;
[0011]设于箱体内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食材识别单元电性连接,用于根据食材识别单元识别的食材以及食谱控制所述热风冲击单元、红外辐射单元和蒸汽单元协同工作以烹饪食材,其中,所述热风冲击单元、红外辐射单元和蒸汽单元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各单元按照预设顺序分别以各自对应的指定功率和指定时长工作。
[0012]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加热腔,所述热风冲击单元包括:
[0013]设于箱体内的调速电机以及设于电机上的涡轮风扇,所述涡轮风扇固定连接在所述调速电机的输出轴上;
[0014]设于所述加热腔内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通过管路与所述涡轮风扇连接,所述涡轮风扇驱动空气从导风板处吹向加热腔;
[0015]设于所述导风板处的加热管,用于加热吹向加热腔内的控制;
[0016]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加热管和所述调速电机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控制单元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导风板设于所述加热腔内侧面、顶面和背部以在加热腔内。
[0018]优选的,所述红外辐射单元包括:
[0019]设于所述加热腔的顶部的辐射管,使得所述辐射管可至上而下对食材进行远红外线热辐射传热以熟化食材;
[0020]电性连接于所述辐射管的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为功率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辐射管的功率以控制所述红外辐射单元的辐射火力。
[0021]优选的,所述蒸汽单元包括:
[0022]蒸发器,用于产生蒸汽,所述蒸发器产生的蒸汽由管路送至所述导风板处;
[0023]第三控制器,所述第三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所述蒸发器电性连接以控制所述蒸发器的功率进而控制所述蒸汽单元产生的湿度。
[0024]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0025]微处理器,用于根据食谱内的食材烹饪参数控制所述热风冲击单元、所述红外辐射单元和所述蒸汽单元协同工作;
[0026]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食材识别单元获取的食材获取相对应的烹饪参数,其中,所述烹饪参数为针对不同食材所需要的控制步骤和控制参数。
[0027]优选的,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0028]存储组件,用于存储相应食材所对应的烹饪参数;
[0029]获取组件,用于根据所述食材识别单元获取的食材获取对应的烹饪参数。
[0030]优选的,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0031]云端,存储相应食材所对应的烹饪参数;
[0032]通讯组件,用于与云端建立网络连接以传递信息。
[0033]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烹饪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食品立体冲击烹饪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0034]通过所述食材识别单元获取食材,并基于所获取的食材获取烹饪的菜品名称;
[0035]基于所获取的菜品名称获取烹饪参数;
[0036]基于所述烹饪参数控制所述热风冲击单元、所述红外辐射单元和所述蒸汽单元协同工作以烹饪食材。
[003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食材立体冲击烹饪系统通过产生强对流湿热空气对食材进行360度立体冲击传热,由外至里冲击熟化食材,同时所述红外辐射单元至上而下进行辐射传热,由外至里焦化表面和熟化内部,食材受热且均匀,完胜传统传导传热模式中厨师颠勺和炒菜机器人搅拌的翻炒效果,还原并升华了中餐烹饪方法,缔造了非腌制原汁原味烹饪工艺,使得食材的烹饪精细化、统一化,提高烹饪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39]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食品立体冲击烹饪系统的结构框图;
[0040]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食品立体冲击烹饪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食品立体冲击烹饪系统中控制单元的结构框图;
[0042]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烹饪方法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流程框图;
[0043]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烹饪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0045]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004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食品立体冲击烹饪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
[0047]箱体1;
[0048]设于箱体1内的热风冲击单元2,用于根据不同的食材在不同的时间内产生不同强度的热风吹向食品以熟化食品;
[0049]设于箱体1内的红外辐射单元3,用于根据不同的食材在不同的时间内产生不同强度的辐射以熟化食品;
[0050]设于箱体1内的蒸汽单元4,用于根据不同的食材在不同的时间内产生不同强度蒸汽以熟化食品;
[0051]食材识别单元5,用于识别食材;
[0052]设于箱体1内的控制单元6,所述控制单元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立体冲击烹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设于箱体内的热风冲击单元,用于根据不同的食材产生不同强度的热风吹向食品以熟化食品;设于箱体内的红外辐射单元,用于根据不同的食材产生不同强度的辐射以熟化食品;设于箱体内的蒸汽单元,用于根据不同的食材产生不同强度蒸汽以熟化食品;食材识别单元,用于识别食材;设于箱体内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食材识别单元电性连接,用于根据食材识别单元识别的食材以及食谱控制所述热风冲击单元、红外辐射单元和蒸汽单元协同工作以烹饪食材,其中,所述热风冲击单元、红外辐射单元和蒸汽单元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各单元按照预设顺序分别以各自对应的指定功率和指定时长工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立体冲击烹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加热腔,所述热风冲击单元包括:设于箱体内的调速电机以及设于电机上的涡轮风扇,所述涡轮风扇固定连接在所述调速电机的输出轴上;设于所述加热腔内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通过管路与所述涡轮风扇连接,所述涡轮风扇驱动空气从导风板处吹向加热腔;设于所述导风板处的加热管,用于加热吹向加热腔内的控制;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加热管和所述调速电机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控制单元通过导线电性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品立体冲击烹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设于所述加热腔内侧面、顶面和背部以在加热腔内。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品立体冲击烹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辐射单元包括:设于所述加热腔的顶部的辐射管,使得所述辐射管可至上而下对食材进行远红外线热辐射传热以熟化食材;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明邓红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酷食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