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压气储能储气库围岩变形破坏的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9212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模拟压气储能储气库围岩变形破坏的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地质物理模型模块、储气库模拟模块和过程监测模块,储气库模拟模块中的气体接收模块设置在所述地质物理模型模块内部,气体供应模块设置在所述地质物理模型模块的外部;过程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气体供应模块对气体接收模块的充气和放气过程中,气体接收模块周边围岩的变形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结构简单,所占空间适中,易于操作和调整,试验现象和结果直观明了,且经济性高,实现了室内条件下模拟压缩空气储能地下储气库在充放气过程中循环荷载对于储气库围岩的变形破坏作用影响,以及极端条件下储气库围岩破坏失效规律。岩破坏失效规律。岩破坏失效规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拟压气储能储气库围岩变形破坏的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压缩空气储能
,具体涉及模拟压气储能储气库围岩变形破坏的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压缩空气储能是新型储能技术之一,是指在电网负荷低谷期将电能用于压缩空气,将空气高压密封在地下人工洞室、报废矿井、盐穴等储气库中,在电网负荷高峰期释放压缩空气推动汽轮机发电的储能方式。该新型储能发展潜力巨大,目前正由商业化初期开始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0003]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一般采用高频率注采气每日循环方式运行,即每天一充一放,电站运行时储气库最高需承受10~20MPa的压缩空气压力。储气库围岩所受运行压力大、循环疲劳损伤强度高、气密封性要求高等是其显著的特点。但由于该大规模地下储气库的建设运营刚刚起步,目前关于其充放气过程中围岩变形、破坏规律,以及覆岩的安全稳定评价还没有成熟的认识和方法。因此,了解认识高频高内压下,储气库围岩变形破坏以及极端条件下的覆岩失稳形式迫在眉睫。
[0004]为研究储气库充放气过程围岩变形破坏规律,可采用数值模拟、现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压气储能储气库围岩变形破坏的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地质物理模型模块、储气库模拟模块和过程监测模块,其中,所述地质物理模型模块用于模拟高压储气库周边的围岩;所述储气库模拟模块包括气体接收模块和气体供应模块,所述气体接收模块设置在所述地质物理模型模块内部,用于模拟高压储气库;所述气体供应模块设置在所述地质物理模型模块的外部,用于向所述气体接收模块充气或放气;所述过程监测模块分别与所述地质物理模型模块和储气库模拟模块连接,用于监测所述气体供应模块对所述气体接收模块的充气和放气过程中,所述气体接收模块周边围岩的变形过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压气储能储气库围岩变形破坏的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质物理模型模块为具有一定尺寸的长方体,其中容置有根据实际地层物理学参数及一定相似比制成的围岩地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拟压气储能储气库围岩变形破坏的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定尺寸为长1.5~2m,宽0.4~0.6m和高1.2~1.5m。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模拟压气储能储气库围岩变形破坏的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围岩地层由相似材料制成,所述相似材料包括砂、石膏和粉煤灰。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拟压气储能储气库围岩变形破坏的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围岩地层中设置有隧洞,所述气体接收模块设置在所述隧洞内,其包括中空环形结构的气囊、拉力承受件、约束件和固定件,其中,所述拉力承受件从所述气囊的中空部分穿过,并伸出所述隧洞,伸出的两端分别采用所述约束件进行约束,且两端的端部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拟压气储能储气库围岩变形破坏的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供应模块为变频可控压缩机,与所述气体接收模块采用高压气管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拟压气储能储气库围岩变形破坏的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程监测模块包括计算机、应变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云万明忠赵耀华李峻胡巍商浩亮纪文栋张文静利奕年郝猛
申请(专利权)人: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