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环形变压器的无接触旋转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9156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共用环形变压器的无接触旋转变压器,包括:壳体;两第一定子,同轴间隔安装于壳体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定子绕组,两第一定子绕组分别连接有第一引出线输出正余弦信号;第一转子,与两第一定子位置匹配同轴固定于轴套,两第一转子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子绕组;第二定子,与两第一定子同轴安装于壳体内且间隔置于两第一定子之间,第二定子设置有第二定子绕组,第二定子绕组连接有引入线引入激磁信号;第二转子与第二定子位置匹配固定于轴套,第二转子设置有第二转子绕组,第二转子绕组通过第二引出线分别连接两第一转子绕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以减小环形变压器的结构尺寸,降低整体结构重量。体结构重量。体结构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共用环形变压器的无接触旋转变压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变压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共用环形变压器的无接触旋转变压器。

技术介绍

[0002]旋转变压器是一种电感性精密角度传感测量元件,其具有精度高,输出信号大,抗干扰能力强和环境适应性好等特点。无接触旋转变压器是一种在接触式旋转变压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机电信号元件。无接触旋转变压器利用环形变压器,将激磁信号从定子耦合到转子,取代一般旋转变压器中电刷和滑环结构,省略了电刷与滑环的电接触和机械接触,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0003]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无接触式旋转变压器通过环型变压器来取代电刷和滑环的作用将绕组和外电路进行连接。在旋转变压器部分的前端将励磁电压传递至旋转变压器的转子部分,从而在定子侧将感应的正余弦信号输出,以此来实现无刷的功能。无接触旋转变压器采用环形变压器有效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被广泛应用在航天、航空、船舶等伺服控制系统,作为位置检测元件使用。随着可靠性要求的提高,双备份无接触旋转变压器被广泛使用。
[0004]然而,相关技术中双备份无接触旋转变压器结构形式采用由两个旋转变压器和两个环形变压器组成的形式,存在结构尺寸大、重量重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共用环形变压器的无接触旋转变压器,以通有效减小无接触旋转变压器的结构尺寸,并降低其整体重量。
[0006]本专利技术的共用环形变压器的无接触旋转变压器,包括:壳体;第一定子,数量为两个,同轴间隔安装于壳体内,两第一定子分别设置有第一定子绕组,两第一定子绕组分别连接有第一引出线输出正余弦信号;第一转子,与两第一定子位置匹配,分别同轴固定于轴套,两第一转子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子绕组;第二定子,数量为一个,与两第一定子同轴安装于壳体内且间隔置于两第一定子之间,第二定子设置有第二定子绕组,第二定子绕组连接有引入线引入激磁信号;第二转子,与第二定子位置匹配固定于轴套,第二转子设置有第二转子绕组,第二转子绕组通过第二引出线分别连接两第一转子绕组。
[0007]优选的是,两第一定子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定子铁芯,第一定子绕组固定于第一定子铁芯,第二定子还设置有第二定子铁芯,第二定子绕组固定于第二定子铁芯;第二定子铁芯与两第一定子铁芯分别同轴固定于壳体内侧。
[0008]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两第一转子还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子铁芯,第二转子设置有第二转子铁芯,第二转子铁芯与两第一转子铁芯同轴固定于轴套。
[0009]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第一定子铁芯的内壁与第一转子铁芯的外壁之间设置有间隙,第二定子铁芯的内壁与第二转子铁芯的外壁之间设置有间隙。
[0010]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壳体内侧凸出有挡块限制第二定子铁芯与两第一定子铁芯的轴向位置;沿壳体轴向,第一定子铁芯与第二定子铁芯之间,以及壳体与第一定子铁芯之间分别设置有定子压圈。
[0011]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轴套凸出有阶台限制第二转子铁芯与第一转子铁芯的轴向位置;沿壳体轴向,第一转子铁芯与第二转子铁芯之间,以及壳体与第一转子铁芯之间分别设置有转子压圈。
[0012]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壳体与第一定子铁芯、第二定子铁芯以及定子压圈之间,分别填充有粘结剂;轴套与第一转子铁芯、第二转子铁芯以及转子压圈之间,分别填充有粘结剂。
[0013]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第二定子绕组采用单点双线方式,在第二定子绕组同一点位连接引入线。
[0014]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第二转子绕组采用单点双线方式,由4根第二引出线两两一组分别连接第一转子绕组,其中,每一组的两第二引出线连接第二转子绕组的同一点位以及第一转子绕组的同一点位。
[0015]通过上述设计,本专利技术至少能够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的共用环形变压器的无接触旋转变压器,两第一定子与两第一转子构成两旋转变压器结构,第二定子与第二转子构成环形变压器结构,沿轴套的轴向顺次设置旋转变压器结构、环形变压器结构以及旋转变压器结构,两第一转子分别电连接第二转子,第二定子绕组通过激磁线将激励引入,并分别导入两个旋转变压器结构中。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双备份无接触旋转变压器,有效减少了结构件数量,进而减小轴向结构尺寸,降低了整体结构重量,更适用于高可靠性、低重量的应用场景。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相关技术中旋转变压器结构的结构图;
[0018]图2是相关技术中双备份无接触旋转变压器的结构图;
[0019]图3是相关技术中双备份无接触旋转变压器的电路结构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共用环形变压器的无接触旋转变压器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共用环形变压器的无接触旋转变压器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图。
[0022]图中标号说明:
[0023]1‑
壳体;2

第一定子;21

第一定子绕组;22

第一定子铁芯;3

第一引出线;4

第一转子;41

第一转子绕组;42

第一转子铁芯;5

轴套;6

第二定子;61

第二定子绕组;62

引入线;63

第二定子铁芯;7

第二转子;71

第二转子绕组;8

定子压圈;9

转子压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5]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
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要求本专利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6]如
技术介绍
中所述,相关技术中,如图2与图3所示,双备份的无接触旋转变压器采用两个旋转变压器结构和两个环形变压器结构组成的形式,存在结构尺寸大、重量大等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共用环形变压器的无接触旋转变压器,以减小无接触旋转变压器的整体结构的尺寸以及整体结构重量。
[0027]图4是本专利技术共用环形变压器的无接触旋转变压器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共用环形变压器的无接触旋转变压器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图。如图4与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共用环形变压器的无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用环形变压器的无接触旋转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第一定子(2),数量为两个,同轴间隔安装于所述壳体(1)内,两所述第一定子(2)分别设置有第一定子绕组(21),两所述第一定子绕组(21)分别连接有第一引出线(3)输出正余弦信号;第一转子(4),与两所述第一定子(2)位置匹配,分别同轴固定于轴套(5),两所述第一转子(4)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子绕组(41);第二定子(6),数量为一个,与两所述第一定子(2)同轴安装于所述壳体(1)内且间隔置于两所述第一定子(2)之间,所述第二定子(6)设置有第二定子绕组(61),所述第二定子绕组(61)连接有引入线(62)引入激磁信号;第二转子(7),与所述第二定子(6)位置匹配固定于所述轴套(5),所述第二转子(7)设置有第二转子绕组(71),所述第二转子绕组(71)通过第二引出线(72)分别连接两所述第一转子绕组(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共用环形变压器的无接触旋转变压器,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第一定子(2)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定子铁芯(22),所述第一定子绕组(21)固定于所述第一定子铁芯(22),所述第二定子(6)还设置有第二定子铁芯(63),所述第二定子绕组(61)固定于所述第二定子铁芯(63);所述第二定子铁芯(63)与两所述第一定子铁芯(22)分别同轴固定于所述壳体(1)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共用环形变压器的无接触旋转变压器,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第一转子(4)还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子铁芯(42),所述第二转子(7)设置有第二转子铁芯(73),所述第二转子铁芯(73)与两所述第一转子铁芯(42)同轴固定于所述轴套(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共用环形变压器的无接触旋转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子铁芯(22)的内壁与所述第一转子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娜许兴斗叶振东王永博袁永杰李宪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电机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