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8933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发光层,发光层包括主体材料和客体材料,主体材料包括空穴传输型材料和电子传输型材料的混合材料或者双极性材料,双极性材料为兼具空穴传输极性和电子传输极性的材料。该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通过使主体材料包括空穴传输型材料和电子传输型材料的混合材料或者双极性材料,能实现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层主体材料到客体材料的最大程度的能量传递,从而获得较高效率和寿命的蓝色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器件。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产品因其低能耗、宽视角、响应速度快、清晰度高、超薄、柔性和自发光特性等优点,在照明和显示等领域存在巨大的潜力,已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电视、车载、智能可穿戴设备等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如何得到高效率和高寿命的蓝色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问题,提供一种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显示装置。该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通过使主体材料包括空穴传输型材料和电子传输型材料的混合材料或者双极性材料,能实现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层主体材料到客体材料的最大程度的能量传递,从而获得较高效率和寿命的蓝色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发光层,
[0005]所述发光层包括主体材料和客体材料,
[0006]所述主体材料包括空穴传输型材料和电子传输型材料的混合材料或者双极性材料,
[0007]所述双极性材料为兼具空穴传输极性和电子传输极性的材料。
[0008]可选地,所述空穴传输型材料的光致发光光谱的峰值范围为365~415nm,半波宽范围为55~70nm;
[0009]所述空穴传输型材料的T1能级比所述客体材料的T1能级高0.1eV以上;
[0010]所述电子传输型材料的光致发光光谱的峰值范围为350~410nm,半波宽范围为40~60nm;
[0011]所述电子传输型材料的T1能级比所述客体材料的T1能级高0.1eV以上。
[0012]可选地,所述空穴传输型材料包括或者
[0013][0014]所述电子传输型材料包括或者
[0015][0016]可选地,所述混合材料或者所述双极性材料的光致发光光谱的峰值范围为370~415nm,半波宽范围为45~62nm;
[0017]所述混合材料或者所述双极性材料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的能级范围为5.4~6.4eV,最低未占分子轨道的能级范围为2.0~3.0eV;
[0018]所述最高占据分子轨道和所述最低未占分子轨道的能级差值≥3.2eV;
[0019]所述混合材料或者所述双极性材料的T1能级比所述客体材料的T1能级高0.1eV以上。
[0020]可选地,所述双极性材料包括
中的任意一种。
[0021]可选地,所述混合材料或者所述双极性材料的光致发光光谱的峰值范围为400~455nm,半波宽范围为45~70nm;
[0022]所述混合材料或者所述双极性材料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的能级≥所述客体材料的所述最高占据分子轨道的能级+0.2eV,
[0023]所述混合材料或者所述双极性材料的最低未占分子轨道的能级≤所述客体材料的所述最低未占分子轨道的能级

0.2eV,
[0024]所述混合材料或者所述双极性材料的所述最高占据分子轨道和所述最低未占分子轨道的能级差值≥3.2eV;
[0025]所述混合材料或者所述双极性材料的T1能级比所述客体材料的T1能级高0.1eV以上。
[0026]可选地,所述空穴传输型材料包括
[0027]所述电子传输型材料包括
[0028]可选地,所述混合材料或者所述双极性材料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的能级≥所述客
体材料的所述最高占据分子轨道的能级+0.2eV,
[0029]所述混合材料或者所述双极性材料的最低未占分子轨道的能级≤所述客体材料的所述最低未占分子轨道的能级

0.2eV,
[0030]所述混合材料或者所述双极性材料的所述最高占据分子轨道和所述最低未占分子轨道的能级差值≥3.2eV;
[0031]所述混合材料或者所述双极性材料的T1能级比所述客体材料的T1能级高0.2eV以上;
[0032]所述空穴传输型材料的荧光量子产率大于10%,所述电子传输型材料的荧光量子产率大于10%,
[0033]所述混合材料的荧光量子产率大于15%。
[0034]可选地,所述混合材料或者所述双极性材料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的能级≥所述客体材料的所述最高占据分子轨道的能级+0.2eV,
[0035]所述混合材料或者所述双极性材料的最低未占分子轨道的能级≤所述客体材料的所述最低未占分子轨道的能级

0.2eV,
[0036]所述混合材料或者所述双极性材料的所述最高占据分子轨道和所述最低未占分子轨道的能级差值≥3.2eV;
[0037]所述混合材料或者所述双极性材料的T1能级比所述客体材料的T1能级高0.2eV以上;
[0038]所述空穴传输型材料的荧光量子产率大于45%,所述电子传输型材料的荧光量子产率大于45%,
[0039]所述混合材料的荧光量子产率大于60%。
[0040]可选地,所述客体材料的光致发光光谱的峰值范围为445~475nm,半波宽范围为15~45nm。
[004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004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通过使主体材料包括空穴传输型材料和电子传输型材料的混合材料或者双极性材料,并调整主体材料的各项参数,能实现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层主体材料到客体材料的最大程度的能量传递,从而获得较高效率和寿命的蓝色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0043]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采用上述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提升了该显示装置的发光效率,并延长了该显示装置的寿命。
附图说明
[004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004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层中不同材料的一种光谱曲线图;
[0046]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层中不同材料的另一种光谱曲线图;
[0047]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层中不同材料的又一种光谱曲线图。
[0048]其中的附图标记为:
[0049]1、发光层;2、阳极;3、空穴传输层;4、电子传输层;5、阴极。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一种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显示装置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51]根据发光材料的不同,OLED器件主要分为荧光OLED、磷光OLED以及热激活延迟荧光OLED。目前商业上使用较多的是荧光OLED和磷光OLED。在电激发下,有机发光材料产生25%的单线态激子和75%的三线态激子。对于荧光材料,根据自旋守恒原则,只有25%的单线态激子能够通过辐射跃迁产生光子,从而导致荧光OLED最高内量子效率不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主体材料和客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材料包括空穴传输型材料和电子传输型材料的混合材料或者双极性材料,所述双极性材料为兼具空穴传输极性和电子传输极性的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传输型材料的光致发光光谱的峰值范围为365~415nm,半波宽范围为55~70nm;所述空穴传输型材料的T1能级比所述客体材料的T1能级高0.1eV以上;所述电子传输型材料的光致发光光谱的峰值范围为350~410nm,半波宽范围为40~60nm;所述电子传输型材料的T1能级比所述客体材料的T1能级高0.1eV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传输型材料包括或者所述电子传输型材料包括或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材料或者所述双极性材料的光致发光光谱的峰值范围为370~415nm,半波宽范围为45~62nm;所述混合材料或者所述双极性材料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的能级范围为5.4~6.4eV,最低未占分子轨道的能级范围为2.0~3.0eV;所述最高占据分子轨道和所述最低未占分子轨道的能级差值≥3.2eV;所述混合材料或者所述双极性材料的T1能级比所述客体材料的T1能级高0.1eV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性材料包括
中的任意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材料或者所述双极性材料的光致发光光谱的峰值范围为400~455nm,半波宽范围为45~70nm;所述混合材料或者所述双极性材料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的能级≥所述客体材料的所述最高占据分子轨道的能级+0.2eV,所述混合材料或者所述双极性材料的最低未占分子轨道的能级≤所述客体材料的所述最低未占分子轨道的能级

0.2eV,所述混合材料或者所述双极性材料的所述最高占据分子轨道和所述最低未占分子轨道的能级差值≥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二力刘明丽杜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