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真空海绵吸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8886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真空海绵吸盘,包括真空发生装置(1),与真空发生装置(1)配合连接的吸附装置(2);该内置真空海绵吸盘采用四个真空管,加大了真空度,提高了真空吸附能力,配合多孔海绵,可以很好将软塑料制品边缘吸附紧实,避免装置漏气,降低真空度,在配合支撑板,能很好的将软塑料制品吸附在支撑板上,通过以上部件的配合使用,完成了对软塑料制品的有效吸取,实现了该装置的目的。实现了该装置的目的。实现了该装置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真空海绵吸盘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内置真空海绵吸盘,属于吸盘固定


技术介绍

[0002]真空发生器就是利用正压气源产生负压的一种新型,高效,清洁,经济,小型的真空元器件,这使得在有压缩空气的地方,或在一个气动系统中同时需要正负压的地方获得负压变得十分容易和方便。
[0003]真空发生器的传统用途是吸盘配合,进行各种物料的吸附,搬运,尤其适合于吸附易碎,柔软,薄的非铁,非金属材料或球型物体。
[0004]现有的真空发生器吸盘对于软塑料制品吸附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真空海绵吸盘。
[0006]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内置真空海绵吸盘,包括真空发生装置,与真空发生装置配合连接的吸附装置;所述真空发生装置包括真空盒,设置在真空盒内部的若干个真空管,真空管一端与排气孔相通,另一端与若干个进气孔相通,设置在进气孔上的消音装置,设在消音装置一侧的真空检测装置;所述真空检测装置安装在真空盒上;所述排气孔和进气孔均开设在真空盒上;所述吸附装置包括支撑装置,与支撑装置连接的吸盘盒,设置在吸盘盒檐口底部的海绵。
[0007]所述检测装置是用来检测真空度的。
[0008]优选的,所述真空管设有四个。
[0009]所述真空管设有四个,可以提高真空度,增加吸附能力。
[0010]优选的,所述消音装置为消音器。
[0011]所述消音器可以在装置冲入压缩空气时,减少噪音污染。<br/>[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为支撑板。
[0013]所述支撑板支撑被吸取的软塑料制品,以至于软塑料制品不被吸入真空发生装置内。
[0014]优选的,所述真空发生装置和吸附装置为可拆卸连接。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内置真空海绵吸盘采用四个真空管,加大了真空度,提高了真空吸附能力,配合多孔海绵,可以很好将软塑料制品边缘吸附紧实,避免装置漏气,降低真空度,在配合支撑板,能很好的将软塑料制品吸附在支撑板上,通过以上部件的配合使用,完成了对软塑料制品的有效吸取,实现了该装置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一种内置真空海绵吸盘的三维立体图;
[0017]图2是图1的主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9]如图1、图2所示,提供一种内置真空海绵吸盘,包括真空发生装置1,与真空发生装置1可拆卸连接的吸附装置2;所述真空发生装置1包括真空盒11,设置在真空盒11内部的四个真空管12,真空管12一端与排气孔13相通,另一端与若干个进气孔14相通,设置在进气孔14上的消音器,设在消音器一侧的真空检测装置16;所述真空检测装置16安装在真空盒11上;所述排气孔13和进气孔14均开设在真空盒11上;所述吸附装置2包括支撑板,与支撑板连接的吸盘盒22,设置在吸盘盒22檐口底部的海绵23。
[0020]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内置真空海绵吸盘的工作方式如下:启动真空发生装置1产生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通过吸附装置2去吸取软塑料制品,当软塑料制品和吸附装置2接触时,首先在海绵23柔软的性能下,和软塑料制品接触面紧密接触,防止漏气。
[0021]在四个真空管12提供的负压情况下,大大增加了吸附装置2中的真空度,提高了对软塑料制品的吸附力,同时在海绵23的多孔特性下,增加了与软塑料制品接触面的紧密度,防止漏气,而且真空发生装置1和吸附装置2一体化设置,能有效将软塑料制品吸入装置,吸附装置2内设有支撑板21,能有效防止软塑料制品吸入真空发生装置1。
[0022]在四个真空管12、海绵23以及支撑板21的配合下,能有效吸取软塑料制品,实现了该装置的目的。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真空海绵吸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发生装置(1),与真空发生装置(1)配合连接的吸附装置(2);所述真空发生装置(1)包括真空盒(11),设置在真空盒(11)内部的若干个真空管(12),真空管(12)一端与排气孔(13)相通,另一端与若干个进气孔(14)相通,设置在进气孔(14)上的消音装置(15),设在消音装置(15)一侧的真空检测装置(16);所述真空检测装置(16)安装在真空盒(11)上;所述排气孔(13)和进气孔(14)均开设在真空盒(11)上;所述吸附装置(2)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茂如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全力发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