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分期施工的临时封堵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8682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隧道分期施工的临时封堵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先期施工隧道段、防水组件、以及封堵组件,封堵组件包括主体封堵墙和围护封堵墙,主体封堵墙与先期施工隧道段的洞口相匹配,主体封堵墙的上部与先期施工隧道段的顶板连接,主体封堵墙的下部与先期施工隧道段的底板连接,围护封堵墙封堵于主体封堵墙在远离先期施工隧道段的侧面,防水组件包括止水件和防渗件,止水件封堵于围护封堵墙在远离先期施工隧道段的一侧,主体封堵墙与先期施工隧道段之间设置有供防渗件安装的预留接口单元,防渗件布设于预留接口单元中。如此可通过止水件防止后期施工隧道段的水流入至先期施工隧道段,并且通过设置防渗件有效地提高了接缝处的防水效果。缝处的防水效果。缝处的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分期施工的临时封堵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分期施工
,尤其是一种隧道分期施工的临时封堵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隧道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基坑愈发向着“深、大”等方向发展,同时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发展,隧道施工时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周边建设条件,如今隧道施工进度不仅受设备条件、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同时需考虑如何保证隧道施工尽可能减少对周边建构筑的影响,减少对周边现状道路的影响,为妥善考虑上述因素,隧道分期施工在城市中愈发常见。
[0003]隧道的分期施工通常需采用排桩等临时封堵结构,常见的封堵结构仅把封堵结构作为了一种临时的挡土措施,如附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预埋钢结构于先期施工侧的顶底板及侧墙混凝土中,通过钢结构将未开挖侧的土压力传递给先期施工侧的主体结构;而后施工侧的支撑架设后进行基坑开挖,后施工侧的主体结构完工后切除封堵墙及传力钢结构,最后进行接缝处的混凝土浇筑。如此在施工缝及变形缝处设置一道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进行防水设施布设时,预留的传力钢结构会破坏止水带的构造钢筋设置,导致止水带无法安装,从而造成未施工侧的水渗流至已施工侧产生破坏;而未及时回填先施工侧的基坑会导致基坑因暴露时间过长进一步加剧基坑坍塌的风险,从而无法实现快速恢复已施工侧地面道路的交通通行。
[0004]这种临时封堵结构未考虑因封堵时间过长时,封堵处出现渗水现象,同时,在封堵处未充分做好防水装置的预留,导致封堵处成为了长期渗水点;再者,未考虑先期施工的基坑因暴露时间过长,围护结构及支撑可能出现失效的风险;此外,未考先期施工隧道上部因保通行的要求,需及时回填的要求等。
[0005]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分期施工的临时封堵结构及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隧道分期施工的临时封堵结构存在止水带无法安装,从而造成未施工侧的水渗流至已施工侧产生破坏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分期施工的临时封堵结构,包括先期施工隧道段、防水组件、以及用于封堵于所述先期施工隧道段在靠近后期施工隧道段的一端的封堵组件;其中,
[0008]所述封堵组件包括主体封堵墙和围护封堵墙,所述主体封堵墙与所述先期施工隧道段的洞口相匹配,所述主体封堵墙的上部与所述先期施工隧道段的顶板连接,所述主体封堵墙的下部与所述先期施工隧道段的底板连接;
[0009]所述围护封堵墙封堵于所述主体封堵墙在远离所述先期施工隧道段的侧面;
[0010]所述防水组件,用于防止所述后期施工隧道段的水渗流至所述先期施工隧道段,所述防水组件包括分别布设于所述主体封堵墙两侧的止水件和防渗件,所述止水件封堵于所述围护封堵墙在远离所述先期施工隧道段的一侧;所述主体封堵墙与所述先期施工隧道段之间设置有供所述防渗件安装的预留接口单元,所述防渗件布设于所述预留接口单元中。
[0011]优选地,所述围护封堵墙的顶端延伸到地面,所述围护封堵墙的底端向下延伸并低于隧道底板设置。
[0012]优选地,所述预留接口单元包括顶板企口、侧墙企口以及底板企口,其中,
[0013]所述顶板企口设置于所述主体封堵墙与所述先期施工隧道段的顶板之间,所述侧墙企口设置于所述主体封堵墙与所述先期施工隧道段的侧墙之间,所述底板企口设置于所述主体封堵墙与所述先期施工隧道段的底板之间。
[0014]优选地,所述防渗件采用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所述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分别一一对应布设于所述顶板企口、所述侧墙企口以及所述底板企口中。
[0015]优选地,所述先期施工隧道段的顶部内还施作有沿隧道横向延伸设置的加强暗梁,所述加强暗梁设置于所述先期施工隧道段的顶板内靠近所述主体封堵墙的一端。
[0016]优选地,还包括沿隧道横向延伸设置的悬臂式挡土墙,所述悬臂式挡土墙设置于所述先期施工隧道段的顶板上,所述悬臂式挡土墙包括固定端及自由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加强暗梁固定连接,所述自由端自所述固定端向上延伸设置。
[0017]优选地,所述悬臂式挡土墙远离所述主体封堵墙的一侧与所述先期施工隧道段的顶板之间合围形成有用于填充回填土的回填空间,所述悬臂式挡土墙靠近所述主体封堵墙的一侧与所述先期施工隧道段的顶板、所述主体封堵墙之间合围形成有用于填砂的填砂空间。
[0018]优选地,所述止水件为止水帷幕,所述止水帷幕采用旋喷桩或搅拌桩中的一种。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隧道分期施工的临时封堵结构的施工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隧道分期施工的临时封堵结构,包括步骤:
[0020]S1,在距离所述先期施工隧道段第一预设距离施作所述止水件,所述止水件沿竖向延伸并位于所述后期施工隧道段的一端;其中,所述止水件为止水帷幕;
[0021]S2,施作所述围护封堵墙;
[0022]S3,先后对所述先期施工隧道段进行开挖基坑及施作内支撑;
[0023]S4,施作所述先期施工隧道段的底板、靠近底部的侧墙及靠近底部的主体封堵墙结构,并预留底板企口以及侧墙企口;其中,所述底板企口设置于所述主体封堵墙与所述先期施工隧道段的底板之间,所述侧墙企口设置于所述主体封堵墙与所述先期施工隧道段的侧墙之间;
[0024]S5,预埋防渗件至所述底板企口与所述侧墙企口处;其中,所述防渗件为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
[0025]S6,采用顺作法依次拆除内支撑,并浇筑所述先期施工隧道段的底部以上的侧墙以及中部的主体封堵墙结构;
[0026]S7,预埋加强暗梁钢筋及预留顶板企口;其中,所述顶板企口设置于所述主体封堵墙与所述先期施工隧道段的顶板之间;
[0027]S8,预埋所述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至所述顶板企口与所述侧墙企口处;
[0028]S9,浇筑顶板及中部以上的主体封堵墙结构。
[0029]优选地,所述步骤S9之后还包括步骤:
[0030]S10,施作所述悬臂式挡土墙;
[0031]S11,对所述填砂空间进行细砂回填以及对所述回填空间进行人工夯实填土。
[00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33]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隧道分期施工的临时封堵结构,包括先期施工隧道段、防水组件、以及封堵组件,封堵组件包括主体封堵墙和围护封堵墙,主体封堵墙与先期施工隧道段的洞口相匹配,主体封堵墙的上部与先期施工隧道段的顶板连接,主体封堵墙的下部与先期施工隧道段的底板连接,围护封堵墙封堵于主体封堵墙在远离先期施工隧道段的侧面,防水组件包括分别布设于主体封堵墙两侧的止水件和防渗件,止水件封堵于围护封堵墙在远离先期施工隧道段的一侧,主体封堵墙与先期施工隧道段之间设置有供防渗件安装的预留接口单元,防渗件布设于预留接口单元中。如此可通过止水件防止后期施工隧道段的水流入至先期施工隧道段,并且通过设置防渗件有效地提高了接缝处的防水效果,从而避免地下水渗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分期施工的临时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先期施工隧道段、防水组件、以及用于封堵于所述先期施工隧道段在靠近后期施工隧道段的一端的封堵组件;其中,所述封堵组件包括主体封堵墙和围护封堵墙,所述主体封堵墙与所述先期施工隧道段的洞口相匹配,所述主体封堵墙的上部与所述先期施工隧道段的顶板连接,所述主体封堵墙的下部与所述先期施工隧道段的底板连接;所述围护封堵墙封堵于所述主体封堵墙在远离所述先期施工隧道段的侧面;所述防水组件,用于防止所述后期施工隧道段的水渗流至所述先期施工隧道段,所述防水组件包括分别布设于所述主体封堵墙两侧的止水件和防渗件,所述止水件封堵于所述围护封堵墙在远离所述先期施工隧道段的一侧;所述主体封堵墙与所述先期施工隧道段之间设置有供所述防渗件安装的预留接口单元,所述防渗件布设于所述预留接口单元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分期施工的临时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封堵墙的顶端延伸到地面,所述围护封堵墙的底端向下延伸并低于隧道底板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分期施工的临时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接口单元包括顶板企口、侧墙企口以及底板企口,其中,所述顶板企口设置于所述主体封堵墙与所述先期施工隧道段的顶板之间,所述侧墙企口设置于所述主体封堵墙与所述先期施工隧道段的侧墙之间,所述底板企口设置于所述主体封堵墙与所述先期施工隧道段的底板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分期施工的临时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件采用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所述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分别一一对应布设于所述顶板企口、所述侧墙企口以及所述底板企口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分期施工的临时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先期施工隧道段的顶部内还施作有沿隧道横向延伸设置的加强暗梁,所述加强暗梁设置于所述先期施工隧道段的顶板内靠近所述主体封堵墙的一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分期施工的临时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隧道横向延伸设置的悬臂式挡土墙,所述悬臂式挡土墙设置于所述先期施工隧道段的顶板上,所述悬臂式挡土墙包括固定端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松王海林贾建伟杨雄蒋胜波陈兆张兆远马军秋张鑫万志文孙玉龙敬怀珺刘羿辰汪敬谭师好蒋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