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建式节约面积型室内外消防水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8508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合建式节约面积型室内外消防水池,包括设置于负一层的室外消防水池和设置于负二层的室内消防水池及室内外合用的消防泵房。室外消防水池和室内消防水池上下层位置的水平投影基本一致,室外消防水池连通两个吸水竖井到负二层消防泵房地面标高。负二层合用的消防泵房做适当降板处理,形成了消防泵房地面低于室内外消防水池地面的空间布局,可以更大程度地降低消防水池的最低水位线。另外,室内外消防泵房合建,不仅可以减少泵房的无效面积,共用泵房集水坑及控制室及连通起重设备,还可以优化消防系统的电气控制,便于集中布置集中管理,经济效益也十分明显。经济效益也十分明显。经济效益也十分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建式节约面积型室内外消防水池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消防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合建式节约面积型室内外消防水池。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在我国的建筑消防设计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是性能化设计,根据不同建筑的性质及规模,选择合适的消防设计内容,将消防安全工程融入到安全目标之中。
[0003]目前所有的消防灭火系统中,绝大部分还是以水灭火系统作为主要的灭火手段,就牵涉到消防水源及消防水压的选择和设计,为充分利用和发挥建筑的商业价值,建设方希望把消防水池及消防泵房41设置于地下室最底层。但从消防安全出发,国家消防法律法规明确规定:附设在建筑内的消防水泵房,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或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的地下楼层。又有:储存室外消防用水的消防水池或供消防车取水的消防水池,消防水池应设置取水口,且吸水高度不应大于6.0m。这样,消防水池和消防泵房41的设置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既要满足建设方的需求,又要满足国家规范要求,消防水池及泵房的优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0004]考虑到建筑层高的情况,一般将消防水池和消防泵房41设置于地下二层较为合适(满足规范高差不超过10m的要求),但有些建筑需要设置室外消防水池和取水口,且消防车的吸水高度不应大于6m,除去消防车自带泵组距离地面高度约1m的距离,那么室外消防水池最低有效水位与室外建筑地面的高差不能超过5m,因而室外消防水池就不能设置在地下二层(与地面高差约9m)。目前常用的设计做法是将室外消防水池和室外消防泵房41单独设置在地下一层,室内消防水池40和消防泵房41单独设置在地下二层。但室外消防泵组设置于地下一层,考虑到室外消防水池最低有效水位应高于消防泵组的放气孔高度且要满足其余室外建筑地面的高差不超过5m要求,因而真正可利用的消防水池有效水深就大幅度减少,进而需要增加室外消防水池的占地面积,减少了建筑商业的利用价值。
[0005]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合建式节约面积型室内外消防水池。

技术实现思路

[0006]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根据
技术介绍
所述,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套合建式的室内外消防水池和泵房,既满足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又节约建筑占地面积,且供水系统安全可靠。
[0008]2.技术方案
[0009]一种合建式节约面积型室内外消防水池及泵房,包括设置于地下一层的室外消防水池、设置于地下二层的室内消防水池及合用消防泵房。室外消防水池设有两个吸水竖井,竖井下伸到地下二层泵房地面,竖井底标高与室内消防水池吸水槽底标高相同,室外消防水池与室内消防水池的水平投影基本一致并要求吸水竖井紧邻消防泵房,便于室外消防泵组吸水管及取水口连通管与吸水竖井相连。
[0010]室外消防水池设取水口,本技术技术方案设置个取水口,并分别与吸水竖井连通。取水口管道通过设置于地下二层高位的横管在泵房内与室外消防泵组吸水管相通并与吸水竖井相连。取水口不设检查井,根据使用场地实际情况确定位置并使取水口管道高于地面约500mm,取水口设加锁盖板。
[0011]考虑室外消防水池的溢流安全,本技术的室外消防水池设双溢流管,溢流管管径大于水池补水进水管管径,溢流管喇叭口高于最高设计水位并齐平最高报警水位,双溢流管在地下二层泵房上方汇合,通过汇合管接至泵房内的集水井。
[0012]室内消防水池与合用消防泵房紧邻设置,消防水池设吸水槽,合用消防泵房地面标高相比室内消防水池,做适当降板,使消防水池和消防泵房有适当的高差,可有效降低水池的最低设计水位,增大最高设计水位与最低设计水位的高度,在水池有效容积不变的情况下,可显著减少水池的占地面积。
[0013]室外消防水池和室内消防水池各设检修人孔和检修爬梯,合用消防泵房设集水井和排水沟,泵房内设室外消防泵组2台(一用一备)分别与吸水竖井相连,泵组出水管汇合后,通过环管对室外消防系统供水;设消火栓泵组2台(一用一备)分别与吸水槽相连,泵组出水管汇合后,通过环管对室内消火栓系统供水;设自喷泵组2台(一用一备)分别与吸水槽相连,泵组出水管汇合后,通过环管对室内自喷系统供水。
[0014]3.有益效果
[00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6]1、本技术通过整体的结构设置,消防泵房为室内、室外消防合用,相比常规分开独立设置,本技术可节省泵房占地总面积,合理设置取水口连通管,达到既满足规范要求,又节省空间面积的目的,既满足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又节约建筑占地面积,且供水系统安全可靠。
[0017]2、室外消防水池设置的地下一层,通过吸水竖井与泵房的室外消防泵连通,与普通独立设置相比,可将室外消防水池的最低设计水位控制在极限低位(与取水口地面高差不大于5m),从而提高水池实际可利用的水体深度,在消防水池有效容积不变的情况下,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室外消防水池的占地面积。
[0018]3、合用消防泵房设置在地下二层,并做适当降板与室内消防水池形成一定的高差,也可将室内消防水池的最低设计水位降低,提高水池实际可利用的水体深度,在消防水池有效容积不变的情况下,也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室内消防水池的占地面积。
[0019]4、将室内消防水池和泵房设置在地下二层,可将地下一层腾出更多的建筑面积用于其他价值更高的商业开发,其经济价值十分明显,室内外消防水池独立设置,消防泵房合用设置,且只需设置一个泵房集水井,节省占地。另外消防设备布置更加紧凑,电气控制设备也集中布置,不仅节省空间,而且方便集中管理,降低造价成本。
[0020]5、室外消防水池设置双溢流管,溢流管在泵房内汇合接至集水井;水池补水进水管设置自动关闭浮球阀;设置最高报警水位,当达到溢流水位时就有预警。从三个维度对室外消防水池的水位采取避免池水外溢的措施,可靠性有保障,每个吸水竖井设取水连通管,室外设置两个消防取水口,并通过电动阀门控制,可起到一用一备的作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两个取水口同时使用,大大提高了消防车取水的可靠性,所有消防泵组(室外消防泵、消火栓泵、自喷泵)均采用一用一备模式,提高消防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消防泵房采用独
立的消防电源,消防应急有保障。
附图说明
[0021]图1本技术整体结构的三维模型图:
[0022]图2为

1F(地下一层)平面示意图;
[0023]图3为

2F(地下二层)平面示意图;
[0024]图4为1

1剖面示意图;
[0025]图5为2

2剖面示意图;
[0026]图6为3

3剖面示意图;
[0027]图7为4

4剖面示意图。
[0028]图中标号说明:吸水竖井1、取水口2、取水口连接管3、室外消防水池补水进水管4、室外消防水池补水进水立管5、室内消防水池补水进水管6、补水进水管水表7、补水进水管过滤器8、补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建式节约面积型室内外消防水池,包括室外消防水池、室内消防水池(40)和消防泵房(41),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消防水池设置于地下一层,所述室内消防水池(40)设置于地下二层,所述室内消防水池与室内消防水池(40)的水平投影位置相互一致,所述室内消防水池与室内消防水池(40)合用一个消防泵房(41),所述消防泵房(41)内置有室外消防泵(28)、自喷泵(29)和消火栓泵(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建式节约面积型室内外消防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泵房(41)设于地下二层,紧靠室内消防水池(40)设置,所述消防泵房(41)完成面与消防水池地面形成高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合建式节约面积型室内外消防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消防水池设置有两个溢流管池内短横管(11),两个所述溢流管池内短横管(11)端部的室外消防水池溢流管喇叭口(10)等高布置,所述溢流管池内短横管(11)接至地下二层消防泵房(41)的集水井(4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合建式节约面积型室内外消防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消防水池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祥华李双伟张艳吴小玲桂彬李智周飞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临空港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