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震、抗压功能的地埋式复合水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7981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抗震、抗压功能的地埋式复合水箱,包括蓄水箱本体和储备箱本体,所述蓄水箱本体安装在防护箱体内部,且蓄水箱本体底部卡合在防护箱体内部底端设置的下限位框中,同时蓄水箱本体底部与下限位框内部底端之间设置有减震垫,所述蓄水箱本体上方安装有防护箱盖,且防护箱盖下端安装有上限位框,同时上限位框与蓄水箱本体上端卡合连接,所述储备箱本体上端中间开设有通孔,且通孔上端设置有过滤机构。该具有抗震、抗压功能的地埋式复合水箱,通过防护箱体并搭配下限位框、减震垫、上限位框和防护罩使用,使得防护箱体在对蓄水箱本体进行防护的同时具有抗震、抗压功能,从而提高蓄水箱本体使用的寿命和使用范围。围。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抗震、抗压功能的地埋式复合水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箱相关
,具体为一种具有抗震、抗压功能的地埋式复合水箱。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人口的增多,在基础建设过程中为了减少地表土地的使用,大量使用地埋式水箱。而地埋水箱经久耐用,可广泛用于宾馆、公寓、写字楼、休闲广场等场所,是生活、消防等的储水用器。
[0003]现有的水箱基本上所使用的区域均在生活区和商业区,其结构简单,且不具备抗震、抗压功能,当地面有重物碾压而过或遇到地质灾害时,极易造成水箱变形,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水管与外壳接缝处出现裂痕,从而导致水箱无法使用的现象,使得该水箱无法适用于恶劣环境,使用局限性较大,其次无法对资源合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震、抗压功能的地埋式复合水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水箱基本上所使用的区域均在生活区和商业区,其结构简单,且不具备抗震、抗压功能,当地面有重物碾压而过或遇到地质灾害时,极易造成水箱变形,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水管与外壳接缝处出现裂痕,从而导致水箱无法使用的现象,使得该水箱无法适用于恶劣环境,使用局限性较大,其次无法对资源合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抗震、抗压功能的地埋式复合水箱,包括蓄水箱本体和储备箱本体,所述蓄水箱本体背面一侧上端安装有进水管,且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阀,所述蓄水箱本体背面另一侧下端安装有出水管,且出水管上安装有水泵,
[0006]所述蓄水箱本体安装在防护箱体内部,且蓄水箱本体底部卡合在防护箱体内部底端设置的下限位框中,同时蓄水箱本体底部与下限位框内部底端之间设置有减震垫,所述蓄水箱本体上方安装有防护箱盖,且防护箱盖下端安装有上限位框,同时上限位框与蓄水箱本体上端卡合连接;
[0007]所述储备箱本体安装在防护箱体内部,且储备箱本体位于蓄水箱本体背面,同时储备箱本体一侧通过连通管与蓄水箱本体一侧上端连接,所述储备箱本体上端中间开设有通孔,且通孔上端设置有过滤机构,同时过滤机构上端与防护箱盖上开设的集雨槽卡合连接,所述集雨槽内部两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板,且两个所述转动板上端相邻一侧中间对称设置有凸块,同时凸块通过连接绳与调节机构连接,所述调节机构安装在防护箱盖上。
[0008]优选的,所述防护箱体外侧上端四周均对称设置有加固板,且加固板上均设置有地桩,同时防护箱体内部一侧安装有多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方设置有检修板,且检修板
与防护箱盖上端开设的检修口卡合连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人员对防护箱体内部的设备进行查看检修,确保装置的正常运行。
[0010]优选的,所述防护箱体内部一侧安装有加热机构,且加热机构包括加热箱,所述加热箱下端开设有进风孔,且进风孔上方从近至远依次设置有抽吸风机、电加热管和排风机,同时加热箱通过铰链安装有加热箱箱门,所述加热箱箱门上端开设有多个出风孔,且出风孔的位置与排风机的位置相对应设置;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防护箱体内部进行加热升温,避免温度较低将防护箱体内部的设备冻坏,影响使用。
[0012]优选的,所述蓄水箱本体外侧设置有多个限位板,且限位板底部与下限位框上端贴合,同时限位板上端通过固定螺钉与下限位框上端连接,所述蓄水箱本体内部安装有导泥板,且蓄水箱本体一侧下端安装有排污管,同时排污管上安装有排污泵,所述排污管通过安装架与防护箱体内部底端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蓄水箱本体内部上端中间安装有水位检测机构,且水位检测机构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挡板之间安装有竖杆,同时竖杆上滑动连接有浮板,上端所述挡板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蓄水箱本体外侧安装有电控设备;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蓄水箱本体内部的水位进行检测。
[0015]优选的,所述上限位框与蓄水箱本体上端外侧之间设置有防护罩,且防护罩上端通过设置的多个等距阻尼器与上限位框上端内侧连接,同时阻尼器外侧套接有减震弹簧,所述防护罩侧边通过移动板与限位杆滑动连接,且限位杆安装在上限位框侧边开设的凹槽内部,同时移动板下方的限位杆外侧套接有缓冲弹簧;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该装置整体的抗震、抗压功能,从而适用于恶劣环境,增加使用范围。
[0017]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中间安装有收放卷筒,且收放卷筒两侧通过法兰盘与转动辊连接,同时一侧所述转动辊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转动板进行调节,从而方便对雨水进行收集存储,提高资源利用率。
[0019]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横板和连接框,所述横板上开设有多个漏水孔,且横板下端通过连接框与储备箱本体上端连接,同时连接框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收集的雨水进行过滤,避免使用时对管道造成堵塞。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抗震、抗压功能的地埋式复合水箱,
[0022](1)为了解决现有的水箱基本上所使用的区域均在生活区和商业区,其结构简单,且不具备抗震、抗压功能,当地面有重物碾压而过或遇到地质灾害时,极易造成水箱变形,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水管与外壳接缝处出现裂痕,从而导致水箱无法使用的现象,使得该水箱无法适用于恶劣环境,使用局限性较大的问题,本申请设置有防护箱体、下限位框、减
震垫、上限位框和防护罩,通过防护箱体可以对蓄水箱本体外侧进行防护,使得受到碰撞时能够对蓄水箱本体进行一定的防护,避免蓄水箱本体受到损坏,同时在搭配下限位框、减震垫、上限位框和防护罩使用,使得防护箱体在对蓄水箱本体进行防护的同时具有抗震、抗压功能,从而提高蓄水箱本体使用的寿命和使用范围;
[0023](2)为了解决无法对资源合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的问题,本申请设置有储备箱本体、转动板、调节机构、连接绳和过滤机构,通过转动板、调节机构和连接绳的搭配使用,便于对集雨槽进行遮挡和打开,从而方便在其他天气下对集雨槽进行遮挡或在下雨时对雨水进行收集,然后在搭配过滤机构,便于对集雨槽中的雨水进行过滤,避免杂质进入储备箱本体造成管道堵塞,通过储备箱本体对雨水进行存储,从而对资源合理利用,提高装置使用的实用性;
[0024](3)为了解决该水箱在天气寒冷的区域使用容易出现冻坏情况的问题,本申请设置有加热机构,通过加热机构,便于对防护箱体内部进行加热,使得防护箱体内部温度处于保温状态,从而有效避免该水箱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使用将防护箱体内部的设备冻坏,影响使用的问题,提高该装置使用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抗震、抗压功能的地埋式复合水箱,包括蓄水箱本体(4)和储备箱本体(14),所述蓄水箱本体(4)背面一侧上端安装有进水管(8),且进水管(8)上设置有进水阀(801),所述蓄水箱本体(4)背面另一侧下端安装有出水管(9),且出水管(9)上安装有水泵(90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本体(4)安装在防护箱体(1)内部,且蓄水箱本体(4)底部卡合在防护箱体(1)内部底端设置的下限位框(2)中,同时蓄水箱本体(4)底部与下限位框(2)内部底端之间设置有减震垫(3),所述蓄水箱本体(4)上方安装有防护箱盖(5),且防护箱盖(5)下端安装有上限位框(6),同时上限位框(6)与蓄水箱本体(4)上端卡合连接;所述储备箱本体(14)安装在防护箱体(1)内部,且储备箱本体(14)位于蓄水箱本体(4)背面,同时储备箱本体(14)一侧通过连通管(1402)与蓄水箱本体(4)一侧上端连接,所述储备箱本体(14)上端中间开设有通孔(1401),且通孔(1401)上端设置有过滤机构(18),同时过滤机构(18)上端与防护箱盖(5)上开设的集雨槽卡合连接,所述集雨槽内部两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板(15),且两个所述转动板(15)上端相邻一侧中间对称设置有凸块,同时凸块通过连接绳(17)与调节机构(16)连接,所述调节机构(16)安装在防护箱盖(5)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震、抗压功能的地埋式复合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体(1)外侧上端四周均对称设置有加固板(101),且加固板(101)上均设置有地桩(102),同时防护箱体(1)内部一侧安装有多个固定杆(104),所述固定杆(104)上方设置有检修板(103),且检修板(103)与防护箱盖(5)上端开设的检修口卡合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抗震、抗压功能的地埋式复合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体(1)内部一侧安装有加热机构(19),且加热机构(19)包括加热箱(1901),所述加热箱(1901)下端开设有进风孔(1902),且进风孔(1902)上方从近至远依次设置有抽吸风机(1903)、电加热管(1904)和排风机(1905),同时加热箱(1901)通过铰链安装有加热箱箱门(1906),所述加热箱箱门(1906)上端开设有多个出风孔(1907),且出风孔(1907)的位置与排风机(1905)的位置相对应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风荣董祥戚婷婷曾为艳陆永峰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圣和给水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