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烟排放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38476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0
本新型提供一种油烟排放系统,适用于周边有新风进风的场所,尤其是商业综合体、医院、办公等公共建筑,可避免与周边新风进风系统短路,提高新风品质。包括排油烟竖井和高空排放管,所述排油烟竖井连通排油烟管道,所述排油烟管道出口连接油烟净化机,油烟净化机出口连接排烟风机,排烟风机的出口连通高空排放管,所述高空排放管顶部出烟口高于所述新风进风的场所所有建筑,高空排放管顶部出烟口上方设有伞型风帽,高空排放管底部设有泄油管,所述泄油管下方连通设有集油盘。本新型应用在建筑排烟系统的屋顶面,很好的对油烟进行排放,有效的改善了需要新风系统的建筑周边新风环境。效的改善了需要新风系统的建筑周边新风环境。效的改善了需要新风系统的建筑周边新风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烟排放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餐饮行业油烟处理系统
,具体为一种油烟排放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油烟排放系统多种多样,如设置简易罩收集油烟,通过排风扇直接将油烟排至室外,此系统仅对油烟进行收集,不做净化处理,油烟去除率为0%,此系统应用较少。另一种油烟净化系统含有油烟收集罩、排油烟管道、油烟净化器、排风机等,此系统应用较多,但是这种系统油烟排出端一般均设置在屋面上,沿屋面水平设置,排放口仅高出屋面200mm

500mm,当油烟排放口周边设有新风进风口时,极易被新风口吸入室内,从而影响新风及室内空气品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设置在建筑物屋顶的油烟排放系统,很好的对油烟进行排放,有效的改善了需要新风系统的建筑周边新风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的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烟排放系统。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油烟排放系统,应用于周边有新风进风的场所,包括排油烟竖井和高空排放管,所述排油烟竖井连通排油烟管道,所述排油烟管道出口连接油烟净化机,油烟净化机出口连接排烟风机,排烟风机的出口连通高空排放管,所述高空排放管顶部出烟口高于所述新风进风的场所所有建筑,高空排放管顶部出烟口上方设有伞型风帽,高空排放管底部设有泄油管,所述泄油管下方连通设有集油盘。
[0006]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油烟净化机和排烟风机均通过设备基础固定在屋面完成面上;设备基础大小匹配油烟净化机和排烟风机外形尺寸及荷载,设备基础采用混凝土制作,设备基础高度高出屋面完成面300mm。
[0007]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排油烟管道材质为304不锈钢。
[0008]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排烟风机选用箱式风机,外壳采用防腐材料。
[0009]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空排放管通过支撑花架固定,支撑花架底部固定在屋面完成面上,支撑花架的横担上设置支架,高空排放管和支撑花架通过支架进行连接。
[0010]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支撑花架为钢支架,外涂防腐涂料。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通过在建筑物的顶部设置油烟排放系统,排油烟管道连接排油烟竖井的顶部,将高空排放管设置高于需要新风进风的场所所有建筑,形成高空排放,避免二次污染新风系统,应用在建筑排烟系统的屋顶面,很好的对油烟进行排放,有效的改善了需要新风系统的建筑周边新风环境。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整体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排油烟系统平面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支撑花架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标注,1、排油烟竖井;2、排油烟管道;3、油烟净化机;4、设备基础;5、排烟风机;6、伞型风帽;7、高空排放管;8、连接支架;9、支撑花架;10、泄油管;11、集油盘;12、横担。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实施例1
[0019]如图1

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油烟排放系统,用于周边有新风进风的场所,包括排油烟竖井1和高空排放管7,所述排油烟竖井1连通排油烟管道2,所述排油烟管道2出口连接油烟净化机3,油烟净化机3出口连接排烟风机5,排烟风机5的出口连通高空排放管7,所述高空排放管7顶部出烟口高于所述新风进风的场所所有建筑,高空排放管7顶部出烟口上方设有伞型风帽6,高空排放管7底部设有泄油管10,所述泄油管10下方连通设有集油盘11。
[0020]所述油烟净化机3和排烟风机5均通过设备基础4固定在屋面完成面上;设备基础4大小匹配油烟净化机3和排烟风机5外形尺寸及荷载,设备基础4采用混凝土制作,设备基础4高度高出屋面完成面300mm。
[0021]油烟净化器3为液沫洗涤型,采用专用净化剂提高气液两相之间的双膜传质动力,能能快速捕捉气相中的油烟等微粒,利用自带排风机负压产生的液沫层对油烟气体进行洗涤净化,油烟去除率达到90%以上。
[0022]高空排放管7顶部出烟口高于所述新风进风的场所所有建筑,可避免油烟排放时与新风进风在同一水平面上交叉短路,从而油烟被吸入室内,影响新风及室内空气品质。
[0023]伞形风帽6减少了风向变化对油烟排放的影响,同时,可有效避免雨雪倒灌入油烟管内。
[0024]泄油管10将冷凝后的液体油导流至集油盘11内,并定期清理集油盘11,减少油滴对屋面的污染。
[0025]排油烟管道2材质为304不锈钢,通过焊接而成,其设置于排烟管道井1内。排烟风机5选用箱式风机,外壳采用防腐材料。有效避免雨雪对机体的侵蚀,延长风机寿命。
[0026]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将油烟净化器3和排烟风机5通过设备基础4固定在屋顶面,排油烟管道2连接排油烟竖井1,油烟通过排油烟管道2进入油烟净化器3,然后排烟风机5形成抽吸负压,将油烟抽吸送到高空排放管7,高空排放管7顶部出烟口高于新风进风的场所所有建筑,可避免油烟排放时与新风进风在同一水平面上交叉短路,从而油烟被吸入室内,污染新风进风。伞形风帽6减少了风向变化对油烟排放的影响,同时,可有效避免雨雪倒灌
入油烟管内,高空排放管7底部设有泄油管10,所述泄油管10下方连通设有集油盘11,泄油管10将冷凝后的液体油导流至集油盘11内,并定期清理集油盘11,减少油滴对屋面的污染。
[0027]实施例2
[002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油烟排放系统,其结构和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高空排放管7通过支撑花架9固定,支撑花架9底部固定在屋面完成面上,支撑花架9的横担12上设置支架8,高空排放管7和支撑花架9通过支架8进行连接。支撑花架9为钢支架,外涂防腐涂料。支撑花架9的设置可有效降低高空排放管最下部的承载力,也提高了高空排放管7对风荷载的稳定性。
[0029]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所属本
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烟排放系统,应用于周边有新风进风的场所,包括排油烟竖井(1)和高空排放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油烟竖井(1)连通排油烟管道(2),所述排油烟管道(2)出口连接油烟净化机(3),油烟净化机(3)出口连接排烟风机(5),排烟风机(5)的出口连通高空排放管(7),所述高空排放管(7)顶部出烟口高于所述新风进风的场所所有建筑,高空排放管(7)顶部出烟口上方设有伞型风帽(6),高空排放管(7)底部设有泄油管(10),所述泄油管(10)下方连通设有集油盘(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烟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烟净化机(3)和排烟风机(5)均通过设备基础(4)固定在屋面完成面上;设备基础(4)大小匹配油烟净化机(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红海高峰陶松方智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