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七元纤维纱线复合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8416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七元纤维纱线复合技术,以涤纶、竹炭纤维和棉纤维三种纤维为原料,以涤纶、竹炭纤维和棉纤维混纺时的干重为准,根据设计的干重混比和实测的回潮率求湿重比,各成份所占质量百分比如下:竹炭纤维0.9%、涤纶6.1%、棉纤维93%,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严格控制各原料成分的配比,从形态及视知觉两个方面着手,解决了单一棉纺纱生产波动、成纱质量波动大,原棉性能不能充分发挥、成本高等问题,并满足了不同品种、不同用途的纱线质量要求,充分发挥了各种原棉的特性,相互取长补短,保证了生产过程和成纱质量的相对稳定,在生产工艺中不需增加设备投资和改变操作,并严格控制降低价格昂贵的竹炭纤维的用量,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经济效益明显。经济效益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七元纤维纱线复合技术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
,具体涉及一种七元纤维纱线复合技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内外服装市场的繁荣发展,混纺交织织物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长,但是缺乏先进的理论支撑,加之目前混纺技术开发落后,大部分现有的混纺产品其组合及原料配比都不是最佳方案,主要以分类排队法为主,依据原棉的性能及不同纱线的要求,把适纺某种产品或某种线密度和用途纱线的原棉划在一起,组成该种纱线的混合棉。
[0003]由于缺乏完整的理论依据,开发新产品面临许多困难,产品更新能力差、品种少、技术含量低、不能及时适应市场的变化,满足不了人们对高感性、功能性服用纺织日益增长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七元纤维纱线复合技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七元纤维纱线复合技术,以涤纶、竹炭纤维和棉纤维三种纤维为原料,以涤纶、竹炭纤维和棉纤维混纺时的干重为准,根据设计的干重混比和实测的回潮率求湿重比,然后得出原料最准确的配比。棉包混和各纤维比例计算公式如下:
[0006][0007]式中:X
i
表示第I种纤维的湿混纺比;y
i
表示第I种纤维的干混纺比;W
i
表示第I种纤维的实际回潮率;3表示混纺纤维的种数;各成份所占质量百分比如下:竹炭纤维0.9%、涤纶6.1%、棉纤维93%。
[000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七元纤维纱线复合技术:
[0009](1)通过严格控制各原料成分的配比,从形态及视知觉两个方面着手,解决了单一棉纺纱生产波动、成纱质量波动大,原棉性能不能充分发挥、成本高等问题。
[0010](2)满足了不同品种、不同用途的纱线质量要求,充分发挥了各种原棉的特性,相互取长补短,保证了生产过程和成纱质量的相对稳定。
[0011](3)采用多打多梳的清梳工艺,通过采用不打不成纱方式,完全冲破了传统少打多梳纺纱观念,解决了纤维在梳理工序上受损的问题,证明了粗旦化学纤维无杂也需多打的新观点。
[0012](4)生产工艺中不需增加设备投资和改变操作,并严格控制降低价格昂贵的竹炭纤维的用量于1%以下,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经济效益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实施例:
[0015]一种七元纤维纱线复合技术,以涤纶、竹炭纤维和棉纤维三种纤维为原料,以涤纶、竹炭纤维和棉纤维混纺时的干重为准,根据设计的干重混比和实测的回潮率求湿重比,然后得出原料最准确的配比。棉包混和各纤维比例计算公式如下:
[0016][0017]式中:X
i
表示第I种纤维的湿混纺比;y
i
表示第I种纤维的干混纺比;W
i
表示第I种纤维的实际回潮率;3表示混纺纤维的种数;各成份所占质量百分比如下:竹炭纤维0.9%、涤纶6.1%、棉纤维93%。
[0018]工作原理,该七元纤维纱线复合技术,加工时,取涤纶6.1千克、竹炭纤维0.9千克和棉纤维93千克进行配比,先进行棉包混合,由抓棉机送入混棉机里进行有效混合,开通开棉机对原棉除杂质,再进行进一步除杂,然后进入棉箱机械,继续进行混合,开松棉块,进入成卷机,制成棉卷;棉卷进入梳棉机,分离出单纤维状态,进并条机,棉条进行混和牵伸,然后进入粗纱机,制成粗丝,再进入细纱机,卷绕成单纱,通过自动络筒成包。
[001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七元纤维纱线复合技术,其特征在于:以涤纶、竹炭纤维和棉纤维三种纤维为原料,以涤纶、竹炭纤维和棉纤维混纺时的干重为准,根据设计的干重混比和实测的回潮率求湿重比,然后得出原料最准确的配比。棉包混和各纤维比例计算公式如下:式中:X
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千忠叶春宁
申请(专利权)人:吉首诚成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