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湿尘气两用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8341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干湿尘气两用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器、加热室、蝶阀和混合集气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室为密闭空腔结构,内部设有整齐排列的管束,管束与管束之间用筋板连接固定于加热室内壁上,管束内部流通加热用高温蒸汽、管束外部流通除尘风机后的回风净烟气;所述加热室设置在除尘器外侧,其回风净烟气出口通过蝶阀与混合集气箱连通,混合集气箱设置在除尘器的尘气入口处。其有益效果是: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既可用于干尘气的除尘,也可用于湿尘气的除尘,投资成本低、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节能环保,工艺简单,易于实现。易于实现。易于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湿尘气两用除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焦化烟气净化
,特别是涉及一种干湿尘气两用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相对于湿法熄焦,干熄焦工艺以其具有的可改善焦炭质量、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可改善环境等优点被广泛推广。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日趋严格,甚至有些省份要求新建焦化企业必须采用干熄焦工艺,以提高能源利用率,满足对环保的要求。因此,不管是新建焦炉配套干熄焦或原有焦炉新增干熄焦,湿法熄焦均已仅作为干熄焦的备用而存在。同时,有些焦化厂在运焦过程中为了减少烟气污染增设了焦炭加湿装置,这样就存在着干尘气和湿尘气交替出现情况。目前,针对干湿尘气交替除尘还没有较好的方法及装置。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焦化企业不得不采用干、湿各一套除尘系统的做法,这不仅增加了投资成本,而且占地面积大,运行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干湿尘气两用除尘装置,既可用于干尘气的除尘,也可用于湿尘气的除尘,投资成本低、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节能环保,工艺简单,易于实现。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干湿尘气两用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器、加热室、蝶阀和混合集气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室为密闭空腔结构,内部设有整齐排列的管束,管束与管束之间用筋板连接固定于加热室内壁上,管束内部流通加热用高温蒸汽、管束外部流通除尘风机后的回风净烟气;所述加热室设置在除尘器外侧,其回风净烟气出口通过蝶阀与混合集气箱连通,混合集气箱设置在除尘器的尘气入口处。
[0006]所述蝶阀在当除尘器处置湿尘气时打开,加热室通入高温蒸汽,加热净化后的回风净烟气,回风净烟气与湿尘气在混合集气箱内混合,混合后的尘气温度超过尘气露点温度30℃以上,进入除尘器尘气室进行净化。
[0007]所述蝶阀在当除尘器处置干尘气时关闭。
[0008]所述管束内部流通加热用的高温蒸汽与管束外部流通除尘风机后的回风净烟气采用逆向流动方式。
[0009]所述管束采用翅片换热管,以取得更好的换热效果。
[0010]进一步,所述除尘器外部设有保温层,包含上箱体、下箱体和灰斗,内部设有气流导向装置,气流导向装置由气流导向板与迷宫式挡板组成,其中气流导向板从除尘器顶部开始延伸至中部,避免尘气直接冲刷布袋,其下部采用迷宫式挡板结构,由多列挡板构成,相邻的挡板不在同一个平面内,每一列挡板两端与其相邻的挡板为咬合结构且留有烟气通过的缝隙;气流导向装置能保护滤袋防止气流直接冲刷的作用又降低粉尘负荷,延长滤袋
使用周期。
[0011]所述清灰装置,采用脉冲喷吹清灰方式。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该技术装置适用干、湿尘气除尘的干湿工况交替,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
[0014]2)根据湿尘气的含湿量不同,与之掺混的加热回风净烟气量及温度可调节且调节方便,反应快速;
[0015]3)加热室采用翅片管处于净烟气中不与尘气接触,尽可能保证翅片表面清洁,换热效果好,翅片管磨损小,相比盘管加热量更大,设备占地更小;
[0016]4)湿尘气的除尘风量明显比干尘气的除尘风量小,通过掺混加热回风净烟气的匹配,可以实现风机不变速,有利于风机的稳定运行,避免频繁更换工况;
[0017]5)对除尘滤袋要求不高,延长布袋使用寿命,节省投资;
[0018]6)投资成本低、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节能环保,工艺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原理示意主视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原理示意左视图;
[0021]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原理示意俯视图。
[0022]图中:1

除尘器 2

加热室 3

蝶阀 4

混合集气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24]见图1

图3所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干湿尘气两用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器1、加热室2、蝶阀3和混合集气箱4,所述加热室2为密闭空腔结构,内部设有整齐排列的管束,管束与管束之间用筋板连接固定于加热室内壁上,管束内部流通加热用高温蒸汽、管束外部流通除尘风机后的回风净烟气;所述加热室2设置在除尘器1外侧,其回风净烟气出口通过蝶阀3与混合集气箱4连通,混合集气箱4设置在除尘器1的尘气入口处。
[0025]所述管束内部流通加热用的高温蒸汽与管束外部流通除尘风机后的回风净烟气采用逆向流动方式,即逆向换热,换热效果更好。
[0026]所述管束采用翅片换热管,以取得更好的换热效果。
[0027]进一步,所述除尘器1外部设有保温层,包含上箱体、下箱体和灰斗,内部设有气流导向装置,气流导向装置由气流导向板与迷宫式挡板组成,其中气流导向板从除尘器顶部开始延伸至中部,避免尘气直接冲刷布袋,其下部采用迷宫式挡板结构,由多列挡板构成,相邻的挡板不在同一个平面内,每一列挡板两端与其相邻的挡板为咬合结构且留有烟气通过的缝隙;气流导向装置能保护滤袋防止气流直接冲刷的作用又降低粉尘负荷,延长滤袋使用周期。
[0028]所述清灰装置,采用脉冲喷吹清灰方式。
[0029]工作时:
[0030]1)当除尘器1处置湿尘气时,所述蝶阀3打开,此时,加热室2通入高温蒸汽,加热净
化后的回风净烟气,回风净烟气与湿尘气在混合集气箱4内混合,混合后的尘气温度超过尘气露点温度30℃以上,进入除尘器1尘气室进行净化除尘。
[0031]2)当除尘器1处置干尘气时,所述蝶阀3关闭。此时加热室2的蒸汽进出口处于关闭状态,与常规的脉冲袋式除尘器工作流程一样。
[0032]根据干湿尘气的除尘特性及除尘风量,本技术装置能很好的平衡系统风量,实现本技术装置的除尘过滤风速在干湿尘气状态下总风量平衡,无需更换风机,也便于除尘系统改造。
[0033]本技术装置能充分适应干湿尘气交替运行的工况,本技术装置具有运行更加稳定,投资少,占地少,无需更换现有除尘装置的特点,同样适用于除尘系统新建及改造。
[003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湿尘气两用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器、加热室、蝶阀和混合集气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室为密闭空腔结构,内部设有整齐排列的管束,管束与管束之间用筋板连接固定于加热室内壁上,管束内部流通加热用高温蒸汽、管束外部流通除尘风机后的回风净烟气;所述加热室设置在除尘器外侧,其回风净烟气出口通过蝶阀与混合集气箱连通,混合集气箱设置在除尘器的尘气入口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湿尘气两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蝶阀在当除尘器处置湿尘气时打开,加热室通入高温蒸汽,加热净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军超孙刚森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