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面毛细灌溉装置及其灌溉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8337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坡面毛细灌溉装置,包括设置在低处的蓄水池、设置在高处的排水沟,所述蓄水池与排水沟表面稳定设置有导管,所述导管内部穿设有多根细丝杆状物体组合而成的吸水芯,所述吸水芯沿导管两端延伸分别伸入蓄水池和排水沟内部,吸水芯表面均匀布置多个导流绑扎部件,吸水芯的多根细丝杆状物体之间形成形成毛细管路的间隙,所述导管与蓄水池贴合的侧面开设有若干滴水孔,导流绑扎部件一端固定连接吸水芯另一端穿过所述滴水孔,通过导流绑扎部件对吸水芯起到横向施加作用力和导流的作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施工复杂、维修困难的技术问题,达到了便于施工、便于维修的技术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坡面毛细灌溉装置及其灌溉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灌溉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坡面毛细灌溉装置及其灌溉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于生长在边坡的绿化植物传统的灌溉方式主要为渗灌,渗灌是目前应用较普遍的一种地下灌水方式,主要组成部分是地下管道系统,包括输水管道和渗水管道两大部分,输水管道两端分别与水源和渗水管道连接,将灌溉水输送至灌溉地的渗水管道,渗水管道的作用在于通过管道上的小孔,使管道中的水渗入土壤中,此种灌溉方式虽然可以有效的解决边坡植物灌溉的问题,但是此种灌溉方式施工复杂、管道堵塞维修困难,因此提供一种便于施工、便于维修以及避免淤堵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应用于坡面灌溉所采用渗灌,施工复杂、管道堵塞维修困难的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坡面毛细灌溉装置,包括设置在低处的蓄水池、设置在高处的排水沟,所述蓄水池与排水沟表面设置有多根导管,每根导管内部穿设有多根细丝杆状物体组合而成的吸水芯,所述吸水芯沿导管两端延伸分别伸入蓄水池和排水沟内部,吸水芯表面均匀布置多个对吸水芯起到横向施加作用力和导流的作用的导流绑扎部件,吸水芯的多根细丝杆状物体之间形成形成毛细管路的间隙,所述导管与蓄水池贴合的侧面开设有若干滴水孔,导流绑扎部件一端固定连接吸水芯另一端穿过所述滴水孔。
[0005]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绑扎部件为铁丝,所述铁丝一端环绕设置在吸水芯外表面另一端穿过滴水孔。/>[0006]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绑扎部件包括第一卡合件,与第一卡合件沿卡合面对称设置的第二卡合件,通过对称设置的第一卡合件和第二卡合件对吸水芯起到横向施加作用力和导流的作用。
[0007]进一步的,所述导管与排水沟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稳定部件所述第一稳定部件与导管相连通,末端沿排水沟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贴合设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导管与蓄水池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稳定部件,所述第二稳定部件与导管相连通,所述第二稳定部件平行于蓄水池液面设置,所述第二稳定部件末端沿蓄水池内壁延伸到达蓄水池内部。
[0009]进一步的,所述蓄水池表面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表面设置若干与蓄水池内部相连通的连通孔。
[0010]进一步的,所述导管埋入土壤内部。
[0011]进一步的,所述埋入土壤深度为距离表面土壤15~20厘米处。
[0012]进一步的,所述各个滴水孔之间的间距为为20~25厘米。
[0013]一种坡面灌溉方法,包括:
[0014]S1:在坡面的低处设置蓄水池,在坡面的高处设置排水沟,蓄水池与排水沟表面设置多根导管,每根导管内部穿设有多根细丝杆状物体组合而成的吸水芯,所述吸水芯沿导管两端延伸分别伸入蓄水池和排水沟内部,吸水芯表面均匀布置多个对吸水芯起到横向施加作用力和导流的作用的导流绑扎部件,吸水芯的多根细丝杆状物体之间形成形成毛细管路的间隙,吸水芯沿着导管所设定的路径放置;
[0015]S2:当吸水芯位于蓄水池液面以下的位置处时,蓄水池内部容纳的液体浸润吸水芯并沿着吸水芯的多根细丝杆状物体之间形成形成毛细管路的间隙所构成的路径运动;
[0016]S3:当沿着吸水芯运动的液体运动到与吸水芯固定连接的导流绑扎部件时,部分液体沿着导流绑扎部件运动,由于导流绑扎部件的末端卡接在滴水孔的侧壁处,所以部分液体从导流孔中滴落到土壤中,完成对土壤的灌溉;
[0017]S4:液体沿着吸水芯持续上升直至到达排水池,排水池收集灌溉完成后剩余的液体,通过与排水池相连通的排水管排出。
[0018]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0019]1.本专利技术的坡面毛细灌溉装置,通过导管内部的吸水芯倾斜连接位于低处的蓄水池和位于高处吸水芯,是附着在吸水芯表面的液体由下到上运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管道被土壤堵塞的技术问题,达到了避免淤堵的技术效果。
[0020]2.本专利技术的坡面毛细灌溉装置,通过对称设置在吸水芯侧壁的第一卡合件和第二卡合件,对吸水芯施加垂直于轴向方向的作用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施工复杂、维修困难的技术问题,达到了便于施工、便于维修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坡面毛细灌溉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侧视);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中A

1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坡面毛细灌溉装置沿坡面布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俯视);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导流绑扎部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一种灌溉方法流程图;
[0027]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

蓄水池、2

排水沟、3

导管、31

滴水孔、32

第一稳定部件、33

第二稳定部件、4

吸水芯、5

导流绑扎部件、51

第一卡合件、51
′‑
第二卡合件、511

弧形限位面、512

导流柱、513

施力元件、513
′‑
受力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
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9]请参考图1

图2所示,一种坡面毛细灌溉装置,包括设置在低处的蓄水池1、设置在高处的排水沟2,所述蓄水池1和排水沟2表面稳定设置有导管3,所述蓄水池1为任意形状的腔室,用于容纳灌溉所需要用的液体,所述排水沟2为任意便于液体流动的通道,所述排水沟2用于排出灌溉完成后多余的液体,所述排水沟2两端均连接有用于收集排水沟2内部液体的排水管(图中未示出),所述导管3为任意可以提供通道的的中空管状结构,本实施例优选为圆形管状结构,所述导管3两端均设置为便于稳定连接蓄水池1和排水沟2的形状,本实施例优选的为导管3与排水沟2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稳定部件32,所述第一稳定部件32与导管3相连通,且沿排水沟2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贴合设置,所述第一稳定部件32末端沿排水沟2内侧壁向排水沟2底壁延伸,所述导管3与蓄水池1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稳定部件33,所述第二稳定部件33与导管3相连通,且平行于蓄水池1并与蓄水池1上表面贴合设置,所述第二稳定部件33末端沿蓄水池1侧壁向内延伸,通过第一稳定部件32和第二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坡面毛细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低处的蓄水池(1)、设置在高处的排水沟(2),所述蓄水池(1)与排水沟(2)表面设置有多根导管(3),每根导管(3)内部穿设有多根细丝杆状物体组合而成的吸水芯(4),所述吸水芯(4)沿导管(3)两端延伸分别伸入蓄水池(1)和排水沟(2)内部,吸水芯(4)表面均匀布置多个对吸水芯(4)起到横向施加作用力和导流的作用的导流绑扎部件(5),吸水芯的多根细丝杆状物体之间形成形成毛细管路的间隙,所述导管(3)与蓄水池(1)贴合的侧面开设有若干滴水孔(31),导流绑扎部件(5)一端固定连接吸水芯(4)另一端穿过所述滴水孔(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面毛细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绑扎部件(5)为铁丝,所述铁丝一端环绕设置在吸水芯(4)外表面另一端穿过滴水孔(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面毛细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绑扎部件(5)包括第一卡合件(51),与第一卡合件(51)沿卡合面对称设置的第二卡合件(51

),通过对称设置的第一卡合件(51)和第二卡合件(51

)对吸水芯(4)起到横向施加作用力和导流的作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面毛细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3)与排水沟(2)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稳定部件(32)所述第一稳定部件(32)与导管(3)相连通,末端沿排水沟(2)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贴合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面毛细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3)与蓄水池(1)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稳定部件(33),所述第二稳定部件(33)与导管(3)相连通,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杰罗添李文祥程书文王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