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直径管道水平定向钻回拖力计算模型、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8329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直径管道水平定向钻回拖力计算模型、方法及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模型构造更加符合工程实际,首先摩擦力计算部分结合了实际工程中采用的发送沟减阻工艺,对力学模型摩擦力部分进行了优化,其次管道自身重力计算中同样通过分析实际管道结构,增加了对防腐保温层重度的考虑,另外增加了管道自身端头和扩孔钻头所受流体迎面动阻力的考虑,同样增加了该力学模型与实际工况的符合性。本方法通过分段公式计算,且引入了求和公式,表达了弯曲段不同倾斜角下的i段管道的受力,能够对整个回拖过程的回拖力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回拖过程的回拖力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回拖过程的回拖力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直径管道水平定向钻回拖力计算模型、方法及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开关频率优化
,具体公开了一种大直径管道水平定向钻回拖力计算模型。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油气管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大直径油气管道水平定向钻穿越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水平定向钻技术属于非开挖掘进技术,非开挖掘进技术主要用于地下管道的铺设、更替、修复等情况,因其减少了地表开挖,因此适应面更广,同时降低了对周遭环境的破坏和不良影响。
[0003]该技术通过设计钻孔轨迹和先开导向孔,随后进行扩孔和反向回拖来完成非开挖管道敷设。在面对如今地下错综复杂的各类管道和构筑物,利用定向钻穿越施工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采用定向钻穿越避免了大开挖,不仅不会对施工地点的植被产生破坏,也不会对交通、商店,或是对周边的环境、建筑物基础产生不良影响,由于没有水下与水上作业,不会影响江河正常通航,也不会对江河两侧的堤坝稳固性,或是对河床结构产生破坏。相较其他敷设方式,定向钻穿越避免了施工过程中的开挖作业,降低了管道施工难度,减少了对周围建(构)筑物的破坏和水土流失,具有适应性强、施工周期短、安全性较高、成本低等明显优势。
[0004]但在以往的定向钻穿越工程实施过程中,能够得到重视的施工环节往往是先导孔的钻进、管道的焊接及保护层的检测等,管道回拖作为最后的关键步骤,在油气管道直径尺寸、穿越长度增加、以及砂土地层环境影响下仍面临较多技术困难,甚至发生回拖受阻或失败事故。
[0005]目前国内相关国标规范、行业规范中所提及的有关回拖力的计算公式普遍简单、易于计算,考虑的因素主要是管道自身所受摩擦力和成孔液拖拽力,重力方面主要考虑了成孔液提供的上浮力、钢材自重、单位长度配重,普遍未对管道弯曲带来的影响进行考虑。为此,开展大直径管道水平定向穿越回拖回拖力的计算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大直径管道水平定向钻回拖力计算模型、方法及装置。
[0007]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大直径管道水平定向钻回拖力计算模型,设A、B、C、D分别是管道入土点、管道入土曲线与水平段的转折点、水平段与管道出土曲线的转折点、管道出土点,则回拖力符合下列公式:
[0009][0010][0011]和/或
[0012][0013][0014]和/或
[0015][0016][0017][0018]式中,T
A
——A点的回拖力;
[0019]T
AB
——AB段的回拖力,kN;
[0020]T
B
——B点的回拖力,kN;
[0021]T
BC
——BC段的回拖力,kN;
[0022]T
C
——C点的回拖力,kN;
[0023]T
CD
——CD段的回拖力,kN;
[0024]T
D
——D点的回拖力,kN;
[0025]G
p
——孔外地面管道单位长度合力,kN/m;
[0026]G
W
——孔外发送沟管道单位长度合力,kN/m;
[0027]G——孔内管道单位长度合力,kN/m;
[0028]f
t
——管道与浸润土体摩擦系数;
[0029]L
d
——孔外管道与土体段摩擦长度,m;
[0030]k——水黏滞系数,kN/m2;
[0031]K——成孔液黏滞系数,kN/m2;
[0032]α
i
,β
i
——管道入土端和出土端第i段管道倾斜角,
°
;L——管道总长,m;
[0033]L
i
——第i段孔内管道长度,m;
[0034]L
d
——孔外管道与土体段摩擦长度,m;
[0035]D
s
——管身外径,包括钢管外径及防腐保温层厚度,m;D
k
——扩孔钻头外径,m;
[0036]γ
m
——成孔液重度,kN/m3;
[0037]h
i
——取压点到液面高度,m;
[0038]H——水平段取压点到液面高度,m。
[0039]在可能的一个设计中,孔外地面管道单位长度合力为:
[0040]G
p
=π(D

δ)δγ
s
+π(D
s

δ
b

b
γ
b
+W
f
[0041]γ
b
=ρ
b
g
[0042]孔外发送沟管道单位长度合力为:
[0043][0044]孔内管道单位长度合力为:
[0045][0046]式中,G
p
——孔外地面管道单位长度合力,kN/m;
[0047]G
W
——孔外发送沟管道单位长度合力,kN/m;
[0048]G——孔内管道单位长度合力,kN/m;
[0049]D
s
——管身外径,包括钢管外径及防腐保温层厚度,m;
[0050]D——钢管外径,m;
[0051]δ——钢管壁厚,m;
[0052]δ
b
——防腐保温层厚度,m;
[0053]γ
s
——钢管重度,kN/m3;
[0054]γ
b
——防腐保温层重度,kN/m3;
[0055]γ
m
——成孔液重度,kN/m3;
[0056]W
f
——回拖过程中单位长度配重,kN/m;
[0057]ρ
w
——水密度,g/cm3;
[0058]ρ
b
——防腐保温层密度,g/cm3;
[0059]g——重力加速度,N/kg。
[0060]在可能的一个设计中,针对孔内管道而言,由方向重力形成的拉力/阻力计算:
[0061][0062]式中,F
l
——不同倾斜角度下的方向重力形成的拉力/阻力,kN;
[0063]θ
i
——第i段管道倾斜角,
°

[0064]L
i
——第i段孔内管道长度,m。
[0065]在可能的一个设计中,孔内管道摩擦力计算:
[0066][0067]式中,F
k
——孔内管道摩擦力,kN;
[0068]f
t
——管道与浸润土体摩擦系数;
[0069]孔外管道摩擦力计算公式为:
[0070][0071]式中,F
w
——孔外管道摩擦力,k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直径管道水平定向钻回拖力计算模型,其特征在于,设A、B、C、D分别是管道入土点、管道入土曲线与水平段的转折点、水平段与管道出土曲线的转折点、管道出土点,则回拖力符合下列公式:则回拖力符合下列公式:和/或和/或和/或和/或和/或式中,T
A
——A点的回拖力;T
AB
——AB段的回拖力,kN;T
B
——B点的回拖力,kN;T
BC
——BC段的回拖力,kN;T
C
——C点的回拖力,kN;T
CD
——CD段的回拖力,kN;T
D
——D点的回拖力,kN;G
p
——孔外地面管道单位长度合力,kN/m;G
W
——孔外发送沟管道单位长度合力,kN/m;G——孔内管道单位长度合力,kN/m;f
t
——管道与浸润土体摩擦系数;L
d
一—孔外管道与土体段摩擦长度,m;k——水黏滞系数,kN/m2;K——成孔液黏滞系数,kN/m2;
α
i
,β
i
——管道入土端和出土端第i段管道倾斜角,
°
;L——管道总长,m;L
i
——第i段孔内管道长度,m;L
d
——孔外管道与土体段摩擦长度,m;D
s
——管身外径,包括钢管外径及防腐保温层厚度,m;D
k
——扩孔钻头外径,m;γ
m
——成孔液重度,kN/m3;h
i
一一取压点到液面高度,m;H——水平段取压点到液面高度,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直径管道水平定向钻回拖力计算模型,其特征在于,孔外地面管道单位长度合力为:G
p
=π(D

δ)δγ
s
+π(D
s

δ
b

b
γ
b
+W
f
γ
b
=ρ
b
g孔外发送沟管道单位长度合力为:孔内管道单位长度合力为:式中,G
p
——孔外地面管道单位长度合力,kN/m;G
W
——孔外发送沟管道单位长度合力,kN/m;G——孔内管道单位长度合力,kN/m;D
s
——管身外径,包括钢管外径及防腐保温层厚度,m;D——钢管外径,m;δ——钢管壁厚,m;δ
b
——防腐保温层厚度,m;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赟刘俊李琳蒙雨颜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