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湖泊生态修复治理用水源净化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湖泊生态修复治理用水源净化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湖泊生态修复治理技术就是使用各种技术方法来对河流生态环境来进行修复,这不是一种单一的技术,它是许多方面的许多技术方法和技术系统的集成。控制湖水污染的技术是对于已经被污染的水通过循环利用技术修复进一步加强对水污染的控制和处理,以减少江河湖泊的污染。恢复和改善河流和湖泊的生态环境,使河流和湖泊恢复自然状态,调节水流,使河流和湖泊多样化的各种形式,适合于生物多样性以及生物的定植,促进河流和水生物湖泊的多样性。河湖沉水植物生态修复技术,通过在水下种植沉水植物,构建水下生态系统,实现水体生态自净,进而完成河湖的生态修复。
[0003]湖泊生态修复治理过程中,湖泊中的垃圾、蓝藻等杂质是污染水源的重要因素,在对湖泊进行治理时,对这些杂质进行过滤净化是比不可少的操作之一,通过净化设备能够给湖泊提供一个更加干净的水源。
[0004]经检索,专利公开号为CN212356842U的一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湖泊生态修复治理用水源净化设备,包括支撑底架(1)和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架(1)顶部两侧的净化池(2)和预过滤箱(5),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过滤箱(5)的一端与净化池(2)的一侧相同,且预过滤箱(5)的内部设置有预过滤组件,所述净化池(2)的底部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过滤筒(3),且过滤筒(3)的圆周外壁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固液分离口(37),固液分离口(37)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过滤芯(4),所述净化池(2)的顶部两端之间固定有安装撑架(14),且安装撑架(14)的中间位置固定有药剂储存桶(10),药剂储存桶(10)的底部固定有三通管(26),三通管(26)上设置有流量控制计(42),所述三通管(26)的两端外壁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外齿圈(27),且外齿圈(27)的底部固定有等距离分布的吊杆(40),吊杆(40)的一端之间固定有同一个连接轴(41),连接轴(41)的顶部设置为锥头状,所述连接轴(41)的外壁两侧均固定有等距离分布的横杆,且横杆的一端固定有同一个螺旋式搅动架(29),两个螺旋式搅动架(29)分布于过滤筒(3)的内部两侧所述过滤筒(3)的圆周内壁顶部固定有内齿圈(28),且内齿圈(28)的内壁与外齿圈(27)的外壁之间设置有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与预过滤组件之间设置有驱动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泊生态修复治理用水源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过滤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预过滤箱(5)顶部的顶盖(6),且顶盖(6)的顶部一端固定有注水管(7),顶盖(6)的内壁与预过滤箱(5)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呈倾斜状的网式输送带(16),所述预过滤箱(5)的一端内壁底部固定有贴合在网式输送带(16)一端的防漏座(17),所述顶盖(6)的一侧开设有排废口,且排废口的内壁与顶盖(6)的另一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位于网式输送带(16)底部的杂质排框(20),杂质排框(20)的底部内壁设置为倾斜状,杂质排框(20)的顶部一侧固定有贴合在网式输送带(16)底面的刮料齿(36)。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湖泊生态修复治理用水源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啮合在外齿圈(27)外壁两侧和内齿圈(28)内壁两侧的两个齿轮(18),且两个齿轮(18)分别与安装撑架(14)的两端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齿轮(18)上的销轴顶部固定有蜗轮(35),且安装撑架(14)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口(21),安装口(2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与蜗轮(35)相啮合的蜗杆(19)。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湖泊生态修复治理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著江,乐静,彭晶镭,罗承辉,李健,曹博,秦康华,杨玲,蔡学建,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慧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