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提升起重机的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8117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9
一种适于承载细长部件(8)的用于提升起重机(1)的提升装置,其包括:框架(6),所述框架(6)具有用于以基本上水平的取向保持所述部件的至少一个保持装置(29);和起重机连接设备(15),用于将所述装置(5)连接到所述提升起重机(1),其特征在于,用于相对于水平平面主动倾斜所述框架(6)或所述装置(5)的倾斜系统(14)。斜所述框架(6)或所述装置(5)的倾斜系统(14)。斜所述框架(6)或所述装置(5)的倾斜系统(1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提升起重机的提升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于承载细长部件的用于提升起重机的提升装置,其包括:框架,其具有用于以基本上水平取向保持所述部件的至少一个保持装置;和起重机连接设备,用于将所述装置连接到所述提升起重机。

技术介绍

[0002]大且细长的部件通常由提升起重机移动,所述提升起重机适于提升和定位相应的部件以例如将其附接到一构造。这种部件的实例是风力涡轮机的转子叶片,在安装风力涡轮机时,转子叶片需要被定位和固定到风力涡轮机的毂部,通常三个转子叶片附接到毂部。为提升这样的部件、相应地转子叶片,使用特定的提升装置,其连接到提升起重机,并且适于安全地承载该部件。该提升装置包括框架,该框架具有保持装置,该保持装置包括用于承载所述部件的至少两个支撑臂,该支撑臂例如具有L形或C形。不同于提升竖直地悬挂在提升装置处的部件的其他提升装置,此提升装置适于以基本上水平取向承载部件、相应地转子叶片。此水平取向有利于降低施加到起重机吊臂的负载,该负载因叶片的增加的大小而变得更高。该提升装置将该部件固定在其端部之间的某一位置处,使得该部件将重量平衡地延伸到该装置的两侧,并且在被提升时基本上是水平的,这意味着,该装置的纵向轴线是水平的,并且部件的纵向轴线也至少基本上是水平的。为控制该部件、相应地叶片在水平平面中的水平移动,通常使用拉线系统,其包括附接到提升装置的数个缆绳。这实现对水平移动的一定控制。
[0003]然而,尤其是当部件、相应地叶片在较高风速下被提升时,发生一定的竖直移动,考虑到叶片根部的竖直移动,这尤其成问题,所述叶片根部需要相对于毂部的附接界面准确地定位。此竖直移动、相应地竖直倾斜力矩由部件与吹动的风的相互作用产生,并且在转子叶片的情况下,尤其是由转子叶片的翼型横截面产生。当风以较高速度围绕转子叶片吹动时,在叶片的上侧和下侧处给出不同的风速,从而在上侧与下侧之间产生压力差。此压力差导致一定的吸力或阻力效应,从而使叶片移动到较低的压力侧。此效应又导致倾斜移动,因为叶片作为整体遵循此效应。此效应由飞机机翼众所周知,但是对例如风力涡轮机的安装过程具有负面影响。
[0004]竖直移动可能负面地影响定位和固定过程。由于竖直移动由风与部件、尤其是与翼型形状的叶片相互作用引起,因此其将安装限制在风速非常低的时候,并且因此缩小其中可以进行安装的天气窗口。这在风力涡轮机的离岸安装时尤其成问题,因为海上的风通常很强。进一步,由于定位根部时的问题,不希望的竖直移动导致长的安装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改进的提升装置。
[0006]为解决该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适于承载细长部件的用于提升起重机的提升装置,其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具有用于以基本上水平取向保持所述部件的至少一个保持装
置;和起重机连接设备,用于将所述装置连接到所述提升起重机,所述提升装置的特征在于用于相对于水平平面主动地倾斜具有所述保持装置的所述框架的倾斜系统。
[0007]本专利技术的提升装置(通常也称为轭架)配备有倾斜系统,所述倾斜系统适于围绕水平轴线主动地倾斜所述框架、其中所述部件固定在所述保持装置中,使得所述部件相对于水平平面倾斜、相应地相对于水平平面成角度。所述倾斜系统适于通过围绕水平轴线产生框架的旋转力矩来改变框架与水平平面的相对取向,从而导致围绕水平轴线枢转的框架和部件的倾斜移动。这使所述框架、并且因此所述部件改变其空间取向。所述框架、并且因此所述部件的一端竖直地向上移动,而另一端竖直地向下移动。由于优选地响应于由环境情况(即,部件与吹动的风的相互作用)引起的给定或即将发生的倾斜移动来控制倾斜系统,因此所述倾斜系统被控制成使得通过框架布置的几何形状变化提供反向倾斜移动(对应的倾斜移动,countertilt movement),使得可以补偿或平衡不希望的倾斜移动。主动倾斜的总体目标是将所述部件带到或维持在指定的水平位置。在涡轮机叶片的情况下,总体目标是将叶片根部(如所述,其固定到毂部的连接界面)带到或维持在指定的连接位置,在所述指定的连接位置中,其与连接界面具有完美的对准。
[0008]本专利技术的倾斜系统集成在本专利技术提升装置中,并且因此允许提升装置自身的几何形状关于框架相对于起重机的绳索的取向或对准的主动改变,所述框架借助于起重机连接设备悬挂在起重机的绳索处。这导致所述框架、并且因此固定在框架中的部件相对于水平平面的空间取向的变化,从而允许控制所述框架、并且因此所述部件围绕水平轴线的专门竖直移动。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倾斜系统适于使起重机连接设备相对于框架移位。主动和预期倾斜、相应地反向倾斜的实现是基于起重机连接设备相对于框架的移位,从而导致起重机连接设备到起重机、相应地到吊钩的附接点或附接中心相对于提升装置和所固定的部件的重心的移位。在初始位置中,当倾斜系统未被激活时,所述重心竖直地在起重机连接设备到起重机、相应地到吊钩的连接点或连接中心的正下方。在此初始位置中,所述部件水平地平衡。如果现在倾斜系统使起重机连接设备相对于框架移位并且改变其空间关系,则不再给出连接点或连接中心与重心的竖直对准。相反,给出连接点或中心与重心之间的一定的水平移位。由于包括所述部件的提升装置未刚性地固定到起重机、相应地吊钩,而是可以相对于起重机连接围绕水平轴线枢转或转动,因此所述系统或布置可以再次重新平衡,因为重心将往往再次竖直地移动到连接点或连接中心的正下方,使得再次存在竖直对准。由于此重新平衡移动,所述框架、并且因此所述部件围绕水平轴线枢转或转动,这又导致所述部件的两端的竖直移动,一端向上移动,而另一端向下移动。根据移位方向,可以改变所述端部的相应移动方向。
[0010]根据移位方向,所述重心可以相对于连接点或连接中心所见向左或向右移位。根据相应的移位方向,所述重新平衡移动将因此使第一端部竖直地向上或向下移动,而第二端部向下或向上移动。显然,通过简单地改变移位方向,可以实现例如涡轮机叶片的根部的竖直反向倾斜移动,其中所述根部竖直地向上或向下移动。相应的竖直移动方向取决于例如因翼型形状的叶片与风的相互作用而在系统中引入的不希望的倾斜移动。反向倾斜移动被控制成使得所述反向倾斜移动补偿不希望的风引发的移动,相应地反向倾斜力矩补偿不希望的所引发的倾斜力矩,以便将根部稳定或维持在指定位置、相应地连接位置。
[0011]本专利技术的主动倾斜可能性实现例如风力涡轮机叶片的经改进的并且尤其是更快的安装过程,该过程现在也可以在例如高达16m/s或更高的较高风速下实施,由此在这些高风速下的转子叶片安装要么借助已知提升装置是不可能的,要么由于不可控的竖直倾斜或竖直移动而花费多得多的时间。
[0012]如所提及的,起重机连接设备相对于框架移位。词语“移位”意指两者相对于彼此的成角的变化,即,通过使它们相对于彼此倾斜来改变它们的角度关系。但是,其也意指,其可相对于彼此线性地移动以改变在框架的纵向方向上所见的其彼此的相对位置。
[0013]如所提及的,关于起重机连接设备的设置和关于起重机连接元件相对于框架的移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提升起重机(1)的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适于承载细长部件(8),所述提升装置包括:框架(6),所述框架(6)具有用于以基本上水平的取向保持所述部件的至少一个保持装置(29);和起重机连接设备(15),用于将所述装置(5)连接到所述提升起重机(1),其特征在于,用于相对于水平平面主动倾斜所述框架(6)或所述装置(5)的倾斜系统(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系统(14)适于使所述起重机连接设备相对于所述框架(6)移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连接设备(15)包括至少一个起重机连接元件(16)以及至少一个连接臂(17)或包括数个连接臂(17)的连接臂构造,所述至少一个连接臂(17)或包括数个连接臂(17)的连接臂构造将所述连接元件(16)耦接到所述框架(6),其中所述连接臂(17)或所述数个连接臂(17)枢转地附接到所述连接元件(16)和所述框架(6),或者其中所述连接设备(15)或所述连接臂(17)或所述数个连接臂(17)能够沿着所述框架线性地移动。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系统(14)包括用于相对于所述起重机连接设备(15)倾斜所述框架(6)的至少一个可控致动器(2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21)耦接到所述连接臂(17)或所述连接臂(17)中的一者和所述框架(6)以用于使它们相对于彼此移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21)是或包括液压缸或气动缸或电动缸、电动马达或主轴驱动器。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的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提供至少一个控制设备(22)以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歌美飒可再生能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