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塑成品收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8101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吸塑成品收排装置,包括:机架,其内部设置有中转板与下料板,中转板上设置有多个中转槽,中转槽沿前后方向延伸;摆杆,多个摆杆可向上转动至下料板或向下转动至中转板并一对一地进入多个中转槽内;推杆,多个推杆一对一地位于多个中转槽内,多个推杆可沿前后方向活动;挡料单元,其包括设置于下料板前侧的上挡杆与下挡杆,上挡杆可在下料板的前部上方沿上下方向活动,下挡杆可向上凸出于下料板或向下退出下料板;压杆,其设置于下料板的顶侧,压杆具有可向前活动的趋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对吸塑成品侧放堆料排列,减少人工操作,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对于不同的吸塑成品形状适用性更强,堆料工作过程运动更加稳定。稳定。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塑成品收排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卸料装置,尤其涉及吸塑成品收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吸塑片或吸塑泡壳在完成折边加工等工序后得到吸塑成品,然后需要将吸塑成品收集排料,现时对于吸塑成品的收集方式通常是直接将吸塑成品沿上下方向堆叠,但对于一些窄长型的吸塑成品,在堆叠一定高度后便容易倒下,需要工人介入以对倾倒翻侧的吸塑成品重新排列,因此,现时吸塑成品的收集装置使用稳定性较差,难以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吸塑成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吸塑成品收排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0005]吸塑成品收排装置,包括:机架,其内部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有中转板与下料板,所述中转板上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中转槽,所述中转槽沿前后方向延伸;摆杆,其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列有多个,多个所述摆杆可向上转动至所述下料板或向下转动至所述中转板并一对一地进入多个所述中转槽内;推杆,其数量有多个,多个所述推杆一对一地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吸塑成品收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其内部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有中转板(11)与下料板(13),所述中转板(11)上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中转槽(12),所述中转槽(12)沿前后方向延伸;摆杆(22),其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列有多个,多个所述摆杆(22)可向上转动至所述下料板(13)或向下转动至所述中转板(11)并一对一地进入多个所述中转槽(12)内;推杆(52),其数量有多个,多个所述推杆(52)一对一地位于多个所述中转槽(12)内,多个所述推杆(52)可沿前后方向活动;挡料单元,其包括设置于所述下料板(13)前侧的上挡杆(33)与下挡杆(35),所述上挡杆(33)可在所述下料板(13)的前部上方沿上下方向活动,所述下挡杆(35)可向上凸出于所述下料板(13)或向下退出所述下料板(13);压杆(61),其设置于所述下料板(13)的顶侧,所述压杆(61)具有可向前活动的趋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塑成品收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板(11)的顶侧设置有导向杆(54),所述导向杆(54)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导向杆(54)的底侧正对多个所述推杆(52)的位置均设置有开孔,所述中转板(11)顶侧位于多个所述中转槽(12)的旁侧位置均设置有斜切面,多个所述斜切面分别倾斜向下延伸至位于其右侧的所述中转槽(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塑成品收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连接有出料平移器(71),所述出料平移器(71)驱动连接有出料杆(72),所述出料平移器(71)可带动所述出料杆(72)在所述下料板(13)上左右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塑成品收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下料板(13)右前侧的位置设置有直角座(81),所述直角座(81)的左端转动连接有限位片(82),所述限位片(82)的旋转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直角座(81)内连接有定位柱(83),所述直角座(81)与所述限位片(82)之间连接有弹簧(84),所述弹簧(84)将所述限位片(82)拉向所述定位柱(83)并使得所述限位片(82)的右侧相抵于定位柱(83)的左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塑成品收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板(13)的前侧连接有向下弯折的导向片(131),所述导向片(131)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列有多个,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导向片(131)之间形成避空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家裕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盐步裕城机械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