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梳齿状I梁端部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7928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梳齿状I梁端部模板,包括安装下模板,安装下模板的顶部滑动嵌设有安装上模板;对接部件,对接部件设置于安装下模板,对接部件上设置有固定下模板和固定上模板;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四个固定块、四个移动块和四组调节部件,通过移动机构的转动使固定下模板和固定上模板移动,使支撑杆移动穿过支撑块,通过连接机构的配合推动固定件将端部模板和两侧侧模板固定住,可以方便使用者拆卸和安装,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将安装下模板和固定下模板的U形槽对准预应力梁的下部钢筋插下,此时固定筒位于两侧侧模板的对接孔中,通过固定机构和安装机构将钢筋固定,在安装时,对预应力筋扰动较小,极大的降低了预应力梁端模封闭的难度。模封闭的难度。模封闭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梳齿状I梁端部模板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梁端部模板
,具体为一种梳齿状I梁端部模板。

技术介绍

[0002]预应力混凝土梁是目前国内外常见的桥梁施工方式,桥梁在梁场进行预制,然后运输至现场进行架设。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梁按照桥梁整体设计分为先张法和后张法,先张法是在桥梁整体钢筋绑扎好后,将预应力筋固定于台座上进行张拉,待预应力筋张力达到要求后封闭梁模板并浇筑混凝土,后张法则是将梁的预应力钢筋预留至模板外,封闭模板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到达一定强度后借助台座张拉预应力筋。
[0003]在对钢筋的模板进行安装时,一般通过螺栓进行固定,需要安装多个螺栓,同时在拆卸时需要依次将多个螺栓拆卸下来,其费时费力,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同时无论是先张法还是后张法,通过穿过模板上的钢筋孔进行安装钢筋,预制梁的预应力筋会预留至梁两端的模板外,影响两侧端模板的封闭,如果在张拉预应力筋前提前安装端模板,会导致张拉过程出现问题后整改难度加大,且对孔穿模板费时费力,对预应力筋扰动大,安全系数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梳齿状I梁端部模板,通过转动转动块,通过转动转动块可以使固定螺纹杆转动,通过固定螺纹杆转动和固定齿轮的传动,可以使移动块带动固定下模板和固定上模板移动,使支撑杆移动穿过支撑块,支撑杆带动固定组件和限位组件移动,其中一个固定圈受到固定筒的阻隔,使固定圈上的滑动块在滑动杆上滑动,同时使两个连接板之间的角度变化,推动固定件将端部模板和两侧侧模板固定住,拆卸时转动转动块,使连接机构恢复原状,可以方便使用者拆卸和安装,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将安装下模板和固定下模板的U形槽对准预应力梁的下部钢筋插下,此时固定筒位于两侧侧模板的对接孔中,然后开启固定电机,通过固定电机的转动可以使其中一个固定轮转动,通过皮带的传动,可以使另一个固定轮带动固定双向螺纹杆转动,通过固定限位杆的限位,可以使相邻的两个固定夹持板带动固定夹持块相互靠近对钢筋进行固定,之后将安装上模板和固定上模板上的U形槽,此时对接块位于对接槽中,通过安装电机的转动可以使其中一个安装轮转动,通过皮带的传动,可以使另一个安装轮带动安装双向螺纹杆转动,通过安装限位杆的限位,从而使相邻的两个安装夹持板带动安装夹持块对钢筋进行固定,对预应力筋扰动较小,极大的降低了预应力梁端模封闭的难度。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梳齿状I梁端部模板,包括:
[0006]安装下模板,所述安装下模板的顶部滑动嵌设有安装上模板;
[0007]对接部件,所述对接部件设置于安装下模板,所述对接部件上设置有固定下模板和固定上模板;
[0008]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四个固定块、四个移动块和四组调节部件,其中两个
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均固定连接于安装上模板的顶部,另外两个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表面均固定连接于安装下模板的一侧外表面,其中两个所述移动块的底部均固定连接于固定上模板的顶部,另外两个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外表面均固定连接于固定下模板的一侧外表面,每组所述调节部件均设置于两个固定块之间;
[0009]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夹持部件和多组限位部件,所述夹持部件设置于安装下模板上,每组所述限位部件均设置夹持部件上;
[0010]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共设置有三组,每组所述连接机构均包括三个连接块、三个支撑块和三组连接部件,其中两个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于固定上模板的一侧外表面,另一个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于固定下模板的一侧外表面,其中两个所述支撑块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于安装上模板的一侧外表面,另一个所述支撑块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于安装下模板的一侧外表面,每组所述连接部件均设置于连接块和支撑块上;以及
[0011]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转动部件和多组固定部件,所述转动部件设置于安装下模板上,每组所述多个固定部件均设置转动部件上。
[0012]其中,所述对接部件包括两个限位块和多对接块,所述安装下模板的后表面开设有对接槽,所述安装上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对接块,两个所述限位块的一侧外表面分别固定连接于固定下模板和固定上模板的一侧外表面,所述对接块、固定下模板和固定上模板均活动嵌设于对接槽的内壁之间。
[0013]其中,所述夹持部件均包括固定电机、两个固定轮、固定双向螺纹杆、固定限位杆、多个固定夹持板和多个固定夹持块,所述安装下模板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双向螺纹杆转动连接于固定槽的两侧内壁之间,多个所述固定夹持板均螺纹套设于固定双向螺纹杆的外表面,多个所述固定夹持块分别固定连接于固定夹持板的一侧外表面,所述固定电机与固定槽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固定轮固定套设于固定电机的输出端,另一个所述固定轮固定套设于固定双向螺纹杆的外表面,两个所述固定轮之间通过皮带相传动,所述固定限位杆固定连接于固定槽的两侧内壁之间,且固定限位杆滑动贯穿于多个固定夹持板。
[0014]其中,每组所述限位部件均包括固定连接筒、两个固定杆、固定板和两个固定弹簧,两个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固定夹持板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固定杆的另一端滑动嵌设于固定连接筒的内壁之间,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固定连接筒的内壁之间,每个所述固定弹簧均固定连接于固定板和固定杆之间。
[0015]其中,每组所述连接部件均包括固定筒、对接头、支撑杆、两个固定圈、四组固定组件和四组限位组件,所述固定筒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块的一侧外表面,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块的一侧外表面,且支撑杆滑动贯穿于支撑块和固定筒,所述对接头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杆的另一端,其中一个所述固定圈固定套设于支撑杆的外表面,另一个所述固定圈滑动套设于支撑杆的外表面,每组所述固定组件均设置于两个固定圈之间,每组所述限位组件均设置于支撑杆上。
[0016]其中,每组所述固定组件均包括两个连接件、两个连接板和固定件,两个所述连接件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固定圈的外表面,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分别与两个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固定件与两个连接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0017]其中,每组所述限位部件均包括滑动块、滑动杆和滑动弹簧,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开设有四个滑动槽,所述滑动杆固定连接于滑动槽的两侧内壁之间,所述滑动块滑动套设于滑动杆的外表面,且滑动块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固定圈的内表壁,所述滑动弹簧套设于滑动杆的外表面,且滑动弹簧固定连接于滑动块和滑动槽之间。
[0018]其中,所述转动部件包括安装电机、两个安装轮、安装双向螺纹杆、安装限位杆、多个安装夹持板和多个安装夹持块,所述安装上模板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双向螺纹杆转动连接于安装槽的两侧内壁之间,多个所述安装夹持板均螺纹套设于安装双向螺纹杆的外表面,多个所述安装夹持块分别固定连接于安装夹持板的一侧外表面,所述安装电机与安装槽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安装轮固定套设于安装电机的输出端,另一个所述安装轮固定套设于安装双向螺纹杆的外表面,两个所述安装轮之间通过皮带相传动,所述安装限位杆固定连接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梳齿状I梁端部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下模板(1),所述安装下模板(1)的顶部滑动嵌设有安装上模板(2);对接部件,所述对接部件设置于安装下模板(1),所述对接部件上设置有固定下模板(3)和固定上模板(4);移动机构(5),所述移动机构(5)包括四个固定块(501)、四个移动块(502)和四组调节部件,其中两个所述固定块(501)的底部均固定连接于安装上模板(2)的顶部,另外两个所述固定块(501)的一侧表面均固定连接于安装下模板(1)的一侧外表面,其中两个所述移动块(50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于固定上模板(4)的顶部,另外两个所述移动块(502)的一侧外表面均固定连接于固定下模板(3)的一侧外表面,每组所述调节部件均设置于两个固定块(501)之间;固定机构(6),所述固定机构(6)包括夹持部件和多组限位部件,所述夹持部件设置于安装下模板(1)上,每组所述限位部件均设置夹持部件上;连接机构(7),所述连接机构(7)共设置有三组,每组所述连接机构(7)均包括三个连接块(701)、三个支撑块(702)和三组连接部件,其中两个所述连接块(701)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于固定上模板(4)的一侧外表面,另一个所述连接块(701)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于固定下模板(3)的一侧外表面,其中两个所述支撑块(702)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于安装上模板(2)的一侧外表面,另一个所述支撑块(702)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于安装下模板(1)的一侧外表面,每组所述连接部件均设置于连接块(701)和支撑块(702)上;以及安装机构(8),所述安装机构(8)包括转动部件和多组固定部件,所述转动部件设置于安装下模板(1)上,每组所述多个固定部件均设置转动部件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梳齿状I梁端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件包括两个限位块(9)和多对接块(10),所述安装下模板(1)的后表面开设有对接槽(11),所述安装上模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对接块(10),两个所述限位块(9)的一侧外表面分别固定连接于固定下模板(3)和固定上模板(4)的一侧外表面,所述对接块(10)、固定下模板(3)和固定上模板(4)均活动嵌设于对接槽(11)的内壁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梳齿状I梁端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件均包括固定电机(602)、两个固定轮(603)、固定双向螺纹杆(604)、固定限位杆(605)、多个固定夹持板(606)和多个固定夹持块(607),所述安装下模板(1)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601),所述固定双向螺纹杆(604)转动连接于固定槽(601)的两侧内壁之间,多个所述固定夹持板(606)均螺纹套设于固定双向螺纹杆(604)的外表面,多个所述固定夹持块(607)分别固定连接于固定夹持板(606)的一侧外表面,所述固定电机(602)与固定槽(601)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固定轮(603)固定套设于固定电机(602)的输出端,另一个所述固定轮(603)固定套设于固定双向螺纹杆(604)的外表面,两个所述固定轮(603)之间通过皮带相传动,所述固定限位杆(605)固定连接于固定槽(601)的两侧内壁之间,且固定限位杆(605)滑动贯穿于多个固定夹持板(606)。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梳齿状I梁端部模板,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限位部件均包括固定连接筒(608)、两个固定杆(609)、固定板(610)和两个固定弹簧(611),两个所述固定杆(609)的一端与固定夹持板(606)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固定杆(609)的另一端滑动嵌设于固定连接筒(608)的内壁之间,所述固定板(610)固定连接于固定连接筒(608)
的内壁之间,每个所述固定弹簧(611)均固定连接于固定板(610)和固定杆(609)之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梳齿状I梁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清张冬谢鑫徐宇周彬姜大海陈锴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