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百叶窗叶片更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7890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8
一种百叶窗叶片更换装置,包括配合叶片使用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含两连接单元,所述两连接单元扣合时,叶片至少的一部分被夹紧,叶片吊装在拉线上,其上设有的开放式的过线槽延伸至叶片边缘,一连接单元上设有一卡头,另一连接单元上则设有卡槽,两连接单元通过卡头和卡槽的扣合连接,将拉线封闭在过线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待更换的叶片与连接单元作为配件一同配置于消费者,消费者在日常中可自主地将损毁的叶片更换,更换叶片时无需对百叶窗进行拆卸,步骤简单易操作。步骤简单易操作。步骤简单易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百叶窗叶片更换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窗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百叶窗叶片更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百叶窗是窗的一种式样,起源于中国,中国古代建筑中,有直棂窗,从战国至汉代各朝代都有运用,竖直条的被称为直棂窗,还有横直条的,叫卧棂窗,卧棂窗即百叶窗的一种原始式样,也可以说它是百叶窗原来的状态,百叶窗已经广泛使用在生活的很多方面。
[0003]百叶窗的百叶一般为不透光的铝片,但不论何种材质,在使用过程中,叶片均存在弯折或折断的可能,现有技术下损毁需要更换叶片时,只能将全部叶片拆下后再将新叶片替换,最后穿线重新安装,整个更换过程非常复杂,因而一般选择寄回厂家维修或厂家派人维修,耗时又代价高。
[0004]目前,存在降低换片难度的尝试,例如已公开的专利CN113819536A所涉及的一种横型百叶窗,通过在该装置中添加固定球、弧形固定块、弹簧以及凹槽等一系列结构部件完成百叶窗叶片的更换,但所涉及的部件太多,限制的百叶窗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根据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百叶窗叶片更换装置来解决,接下来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地阐述。
[0006]一种百叶窗叶片更换装置,包括配合叶片使用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含两连接单元,所述两连接单元扣合时,叶片至少的一部分被夹紧。
[0007]进一步地,所述叶片上设有开放式的过线槽,一连接单元上设有一卡头另一连接单元上则设有卡槽,两连接单元通过卡头和卡槽的扣合连接将拉线封闭在过线槽内
[000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单元厚度不超过拉线厚度。旨在拉合窗帘后维持百叶窗整体的平整美感。
[0009]进一步地,两连接单元为一体连接的整体,两连接单元绕连接处实现开合;或,两连接单元通过连接轴连接,两连接单元以连接轴为轴实现开合。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单元为注塑件。
[0011]可选地,两连接单元在异于连接处的一端分别设置卡头和卡槽,连接单元的长度长于叶片宽度,连接单元上设有T型进线槽,T型进线槽延伸至连接单元外;扣合后叶片被两连接单元夹持,连接单元和叶片的实体部分使T型进线槽与过线槽构成一封闭口。
[0012]进一步地,连接单元在连接处和扣合处边缘设有一压线槽,拉线在吊装叶片后,位于叶片边缘的拉线将位于此压线槽内。此压线槽对拉线具有限位作用,防止其在连接单元或叶片边缘滑动。
[0013]可选地,所述连接单元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叶片宽度,叶片的至少一部分被两连接单元紧紧夹持;叶片上设有卡口,该卡口与连接单元的卡槽对应,卡头贯穿卡口后与卡槽扣合。
[0014]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单元在连接处设有一压线槽,位于叶片开放式过线槽一侧边缘的拉线位于此压线槽内。此压线槽对拉线具有限位作用,防止其在连接单元或叶片边缘滑动。
[0015]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将待更换的叶片与连接单元作为配件一同配置于消费者,消费者在日常中可自主地将损毁的叶片更换,基于备用叶片上设有开放式过线槽,可将叶片直接对准拉线安装以将拉线滑入过线槽,而后将连接单元直接扣合在叶片上,将拉线封闭在叶片中,整个更换叶片过程无需对百叶窗进行拆卸,步骤简单易操作。
附图说明
[0016]图1:常见百叶窗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图1百叶窗的局部结构侧视图;
[0018]图3:实施例1所述的叶片更换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9]图4: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叶片更换装置更换叶片后的效果图;
[0020]图5:实施例2所述的叶片更换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6:采用实施例2所述的叶片更换装置更换叶片后的效果图;
[0022]图中:连接单元1、卡头101、卡槽102、T型进线槽103、压线槽104、连接处2、拉线3、叶片4、过线槽401、卡口40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接下来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来做详细地阐述。
[0024]参考附图3或5,一种百叶窗叶片更换装置,包括两连接单元1,其中一连接单元上设有一卡头101,另一连接单元上则设有卡槽102,两连接单元1通过卡头和卡槽的扣合连接一体;而用于更换的叶片与原有叶片在结构上存在不同,具体地,原有叶片上仅设有过
[0025]线孔,该过线孔位于叶片中部,而待用于更换的叶片4上设有的开放式的过线槽401延伸至叶片边缘。
[0026]更换时,直接将损毁的叶片剪断取走,而后将用于更换的叶片穿过拉线,并将过线槽401对准吊装叶片的拉线,而后将叶片推向拉线直至拉线进入过线槽401内,而后将两连接单元1扣合在叶片上,且连接单元横贯此过线槽401,将拉线3封闭在过线槽内,此时叶片在拉线的吊装下代替原有损毁的叶片。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叶片更换装置下,不需要对已安装的百叶窗进行拆卸,仅需将损毁的叶片剪下并将待更换的叶片安装即可。需要说明的是,拉线吊装叶片的穿插方式是常规技术手段,一般包括垂直并行的三根,外侧两根位于叶片外,中间一根穿过叶片,三根并行的拉线之间通过一横向拉线连接,该横向拉线承载叶片,参考附图1

2,本实施例不作原理上的详细阐述。
[0028]所述连接单元厚度不超过拉线厚度,其效果在于:在拉合窗帘后,层叠的百叶之间所存在的拉线提供了连接单元放置所需的空间,而在百叶收合后,任意相邻百叶的间隙一致,维持了百叶窗整体的平整美感度。
[0029]两连接单元1优选为一体连接的整体,两连接件以连接处2为转动中心实现开合转动。
[0030]连接单元可为刚性件,两连接单元通过枢轴连接;或,优选所述连接单元为注塑件,塑料材质具有成本低、质轻美观的优点。
[0031]两连接单元1在异于连接处的一端分别设置卡头101和卡槽102,本专利技术提供全包裹和半包裹两种实施例。
[0032]参考附图3

4,全包裹实施例下,连接单元1的长度长于叶片宽度,在扣合后,叶片4被两连接单元紧紧夹持,且两侧边缘被限制在连接单元的连接处和扣合处之间。此实施例下,不需要对原有百叶窗进行拆卸,在原有拉线位置不变动的前提下,基于连接单元1上设有一T型进线槽103且T型进线槽延伸至连接单元外的特征,拉线3先顺着叶片上的过线槽401滑入叶片中,而后将连接单元的两活动部分分别置于叶片的上下两侧,将连接单元上的开放式的T型进线槽对准拉线,将拉线滑入连接单元内,而后将连接单元扣合夹持在叶片4上,连接单元扣合后,连接单元1和叶片4的实体部分使T型进线槽103与过线槽401构成一封闭口,避免拉线滑出。
[0033]进一步地,连接单元在连接处和扣合处边缘设有一压线槽104,拉线在吊装叶片后,位于叶片边缘的拉线将位于此压线槽104内,此压线槽104对拉线具有限位作用,防止其在连接单元或叶片边缘滑动。
[0034]在此实施例下,可以对全叶片的更换,即不论叶片折损的位置在于拉线的两端还是拉线之间,均可通过本实施例的连接单元实现:若损毁处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百叶窗叶片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合叶片使用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含两连接单元,所述两连接单元扣合时,叶片至少的一部分被夹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4)上设有开放式的过线槽(401),一连接单元上设有一卡头(101),另一连接单元上则设有卡槽(102),两连接单元通过卡头和卡槽的扣合连接将拉线(3)封闭在过线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厚度不超过拉线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片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两连接单元(1)为一体连接的整体,两连接单元绕连接处实现开合。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片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两连接单元(1)通过连接轴连接,两连接单元以连接轴为轴实现开合。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叶片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为注塑件。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片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两连接单元(1)在异于连接处的一端分别设置卡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京军孙家南叶书宏蒋坤德黄开帆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俪居智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