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配线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6816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力配线路,能容易地进行电力电缆与电力电缆终端连接部之间的防水处理。电力配线路(8)具备电力电缆(1)、电力电缆终端连接部(2)和收缩管(6)。电力电缆具有中心导体(11)、绝缘层(12)、由多根屏蔽线(131)构成的屏蔽层(13)及护套(14),将中心导体及绝缘层从护套及屏蔽层分段剥离而使它们露出。电力电缆终端连接部具有:电缆保持体(3),其设置有中心导体及绝缘层插入的插入孔(20);以及管状部件(4),其固定于电缆保持体的端部,收纳护套。收缩管覆盖从管状部件露出的护套的外周面(14a)并且紧贴于管状部件的外周面(422a),形成防止水从管状部件与护套之间的间隙浸入的防水结构。防水结构。防水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力配线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用于铁道车辆的电力配线路。

技术介绍

[0002]以往,例如在铁道车辆中传输电力的电力电缆具有中心导体、覆盖中心导体的外周的绝缘层、由以包围绝缘层的外周的方式配置的多根屏蔽线构成的屏蔽层、以及覆盖屏蔽层的外周的护套。在电力电缆的终端部,以中心导体及绝缘层从屏蔽层及护套露出的方式进行分段剥离处理,该分段剥离处理后的电力电缆的终端部与使用了由聚合物类材料形成的绝缘体的终端连接部连接。
[0003]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力电缆用聚合物连接部具备聚合物瓷管,其具有供被分段剥离的电力电缆的终端部插入的电缆插入孔;保护金属件,其保护聚合物瓷管的后端侧;以及防水处理部,其对保护金属件与电力电缆之间进行密封。防水处理部通过卷绕耐水性良好的带粘合层的聚乙烯带、环氧带等树脂带而形成。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

116281号公报
[0006]如专利文献1所述,在卷绕树脂带而形成防水处理部时,必须通过手工作业将树脂带多层地卷绕于电力电缆的外周,所以作业花费工夫。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进行电力电缆与电力电缆终端连接部之间的防水处理的电力配线路。
[0008]本专利技术以解决上述课题为目的,提供一种电力配线路,其具备:传输电力的电力电缆;连接所述电力电缆的端部的电力电缆终端连接部;以及配置于所述电力电缆的外周的收缩管,所述电力电缆具有中心导体、覆盖所述中心导体的外周的绝缘层、由以包围所述绝缘层的外周的方式配置的多根屏蔽线构成的屏蔽层、以及覆盖所述屏蔽层的外周的护套,在所述端部将所述中心导体以及所述绝缘层从所述护套以及所述屏蔽层分段剥离而使他们露出,所述电力电缆终端连接部具有:电缆保持体,其设置有从所述护套露出的所述中心导体以及所述绝缘层插入的插入孔;以及金属制的管状部件,其固定于所述电缆保持体的端部,收纳所述护套,所述收缩管覆盖从所述管状部件露出的所述护套的外周面,并且紧贴于所述管状部件的外周面,形成防止水从所述管状部件与所述护套之间的间隙浸入的防水结构。
[0009]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下。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容易地进行电力配线路中的电力电缆与电力电缆终端连接部之间的防水处理。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配线路的结构图。
[0012]图2是将第一铁道车辆侧的电力电缆终端连接部与电力电缆及收缩管的一端部一起表示的剖视图。
[0013]图3是图2的A

A线处的电力电缆和收缩管的剖视图。
[0014]图4(a)是表示电力电缆的管状部件的立体图。图4(b)是图4(a)的B

B线处的管状部件的立体剖视图。
[0015]图中:1—电力电缆,11—中心导体,12—绝缘层,13—屏蔽层,131—屏蔽线,14—护套,2—电力电缆终端连接部,20—插入孔,3—电缆保持体,4—管状部件,401—接地线连接部,401a—螺纹孔,402—屏蔽线连接部,402a—螺纹孔,41—埋入部,421—大径部,422—小径部,4a—内周面,6—收缩管,73—接地线,74—连接端子,76—螺栓,8—电力配线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方式][0017]参照图1至图4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配线路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铁道车辆用的电力配线路的结构图。
[0018]该电力配线路8在由未图示的连结器连结的第一及第二铁道车辆91、92之间对电力进行中继,具有电力电缆1、与电力电缆1的一端部及另一端部分别连接的一对电力电缆终端连接部2、2、以及覆盖这些电力电缆终端连接部2、2之间的电力电缆1的外周的收缩管6。在图1中,为了方便,将收缩管6的一部分剖开,图示其内侧的电力电缆1。电力电缆1是架设在第一及第二铁道车辆91、92之间的过渡电缆。
[0019]电力电缆终端连接部2、2设置在第一及第二铁道车辆91、92各自的车顶上。在第一铁道车辆91的车顶911上安装有第一外装罩912。第一铁道车辆91侧的电力电缆终端连接部2配置在第一外装罩912的内侧,在设置于第一外装罩912的插通孔912a中插通有电力电缆1及收缩管6。
[0020]同样地,在第二铁道车辆92的车顶921上安装有第二外装罩922,第二铁道车辆92侧的电力电缆终端连接部2配置在第二外装罩922的内侧,在设置于第二外装罩922的插通孔922a中插通有电力电缆1及收缩管6。在第一外装罩912与第二外装罩922之间,电力电缆1的整体被收缩管6覆盖。
[0021]图2是将第一铁道车辆91侧的电力电缆终端连接部2与电力电缆1及收缩管6的一端部一起表示的剖视图。图3是图2的A

A线处的电力电缆1和收缩管6的剖视图。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第二铁道车辆92侧的电力电缆终端连接部2也同样地被构成。
[0022]电力电缆1向电力的供给对象传输电力,如图3所示,具有:将多个线材111绞合而成的中心导体11;覆盖中心导体11的外周的绝缘层12;由以包围绝缘层12的外周的方式配置的多根屏蔽线131构成的屏蔽层13;以及覆盖屏蔽层13的外周的护套14。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中心导体11与绝缘层12之间设置有内部半导电层15,在绝缘层12与屏蔽层13之间设置有外部半导电层16。在屏蔽层13的外周螺旋状地卷绕有按压卷绕带17,其外侧被护套14覆盖。
[0023]作为中心导体11的线材111,例如能够使用由镀锡软铜线等良导电性的金属构成
的线材。中心导体11输送例如7000V以上的高电压。绝缘层12例如通过将乙丙橡胶、氯乙烯、交联聚乙烯、硅橡胶、氟系材料等材料挤出成形而形成。护套14例如通过将在天然橡胶、丁基橡胶、卤化丁基橡胶、无卤聚烯烃弹性体等橡胶中添加有交联剂等的物质挤出成型而形成。屏蔽线131例如由镀锡软铜线等线材构成,被横向卷绕成螺旋状。
[0024]内部半导电层15和外部半导电层16是为了缓和电场的集中而设置的,主要由聚合物类材料形成,通过将分散导电性粉末而具有导电性的材料挤出成型而形成。按压卷绕带17例如能够使用由塑料或人造丝构成的带状体。
[0025]在电力电缆1中,与电力电缆终端连接部2连接的端部被分段剥离,各层阶梯性地露出。具体而言,除去护套14及按压卷绕带17的一部分而露出多根屏蔽线131,除去外部半导电层16的一部分而露出绝缘层12,进而除去绝缘层12及内部半导电层15的一部分而露出中心导体11。
[0026]在从绝缘层12露出的中心导体11安装有压缩端子10。压缩端子10具有以压缩中心导体11的方式被铆接的圆筒状的铆接部101、和与铆接部101一体地设置的平板状的连接部102。在铆接部101形成有收纳中心导体11的收纳孔101a。在连接部102的前端部形成有设备连接用孔102a。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配线路,其特征在于,具备:传输电力的电力电缆;连接所述电力电缆的端部的电力电缆终端连接部;以及配置于所述电力电缆的外周的收缩管,所述电力电缆具有中心导体、覆盖所述中心导体的外周的绝缘层、由以包围所述绝缘层的外周的方式配置的多根屏蔽线构成的屏蔽层以及覆盖所述屏蔽层的外周的护套,在所述端部将所述中心导体及所述绝缘层从所述护套及所述屏蔽层分段剥离而使它们露出,所述电力电缆终端连接部具有:电缆保持体,其设置有从所述护套露出的所述中心导体以及所述绝缘层插入的插入孔;以及金属制的管状部件,其固定于所述电缆保持体的端部,并收纳所述护套,所述收缩管覆盖从所述管状部件露出的所述护套的外周面,并且紧贴于所述管状部件的外周面,形成防止水从所述管状部件与所述护套之间的间隙浸入的防水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配线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状部件的内侧,所述多根屏蔽线从所述护套导出,在所述管状部件设置有连接所述多根屏蔽线的屏蔽线连接部以及连接接地线的接地线连接部,所述屏蔽线连接部设置于被所述收缩管覆盖的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相岛幸则村田亘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博迈立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