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集约配筋间接搭接的预制剪力墙竖向连接构造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6658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约配筋间接搭接的预制剪力墙竖向连接构造及其施工方法。预制剪力墙的上下两端墙芯处设有预留孔道,下层预制剪力墙的上端预留孔道内设置双层金属波纹管伸缩型结构,双层金属波纹管伸缩型结构包括内管和外管,在预制剪力墙的制作、运输和吊装阶段,内管可藏于外管中,在浇筑叠合楼板的混凝土叠合层时,内管可旋伸至高于叠合楼板面标高处形成楼板贯通孔,同时防止浇筑叠合楼板的混凝土叠合层时混凝土落入预留孔道;上层预制剪力墙的下端预留孔道、楼板贯通孔以及下层预制剪力墙的上端预留孔道构成连通腔,连通腔内插置连接钢筋并填充灌浆料。接钢筋并填充灌浆料。接钢筋并填充灌浆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约配筋间接搭接的预制剪力墙竖向连接构造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集约配筋间接搭接的预制剪力墙竖向连接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剪力墙的竖向连接技术是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和框架

剪力墙结构的重点技术之一。传统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竖向连接技术涉及多根竖向分布钢筋的定位和连接,连接钢筋数量多,连接节点区域内钢筋密集,现场湿作业量大,施工过程中有诸多不便,具体来说有:
[0003](1)现有的“套筒灌浆连接”方法由于钢筋过细,根数过多,对钢筋和套筒之间的定位精度要求很高,现场连接工作量大,灌浆质量不易保证,由此造成结构安全存在隐患,不适合于细钢筋连接;套筒的加工制作成本较高。
[0004](2)现有的“预留孔浆锚搭接”和“波纹管浆锚搭接”等一类浆锚搭接技术因金属波纹管的约束很小,需要连接钢筋有较长的锚固长度,造成钢筋甩出长度过长,影响构件运输和安装操作;连接钢筋数量和灌浆料用量均较多,预留的连接钢筋插入孔道直径较小,安装定位困难,施工操作不便。预留孔道周围的混凝土保护层过薄,容易开裂,影响搭接强度。
[0005](3)现有的“双面叠合装配整体式剪力墙”体系需要在预制墙板之间浇筑大量混凝土,现场湿作业量大;预制墙板之间的距离较大,导致墙厚较大,不适合于较薄的墙体采用。
[0006]公开号为CN104847014A的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竖向连接构造及施工方法。该预制多孔剪力墙为多孔空心墙,预制多孔剪力墙的竖向贯通孔两侧配有竖向分布钢筋和水平分布钢筋。在施工现场,通过在预制多孔剪力墙的竖向贯通孔和楼板现浇带内设置连接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或灌注砂浆,实现上层预制多孔剪力墙和下层预制多孔剪力墙的竖向连接。该专利技术的特点是:在墙体中心设置较大的竖向贯通孔,同时孔外侧保护层较厚并配有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可有效防止孔壁开裂;钢筋笼数量少,连接难度低,效率高,连接钢筋笼的竖向钢筋采用小直径可有效减小钢筋的锚固长度(钢筋笼伸入墙体的长度);预制墙板两端钢筋不出头,便于运输。该专利技术的缺点是预留孔内混凝土浇筑或灌浆须分两次完成,而且在安装上层剪力墙时,钢筋笼已固结于楼盖混凝土及下层灌浆之中,钢筋笼形体较大,如果钢筋笼位置存在施工误差,可能导致上层墙体安装困难。此外,钢筋笼及周围混凝土(砂浆)所受约束较小,连接钢筋笼需要较大的锚固长度。因此,安装时如何缓解或消除施工误差的困扰和如何减小连接钢筋的搭接/锚固长度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约配筋间接搭接的预制剪力墙竖向连接构造,下层预制剪力墙的上端预留孔道内设有可向上延伸的保护套管(即双层金属波纹管伸缩型结构中的内管),以防止楼板施工时混凝土填埋孔道,形成上下贯通孔,安装上层剪力墙时,连接钢筋在
贯通孔内可以微动;可采用一次连续灌浆的方式,待灌浆料硬化后,通过连接钢筋和灌浆体实现上下剪力墙的竖向连接。本专利技术无需设置剪力墙内竖向贯通孔,只需在剪力墙的上、下两端分别预留一定长度的孔道,易于拼装施工和灌浆,灌浆体贯穿楼板,抗剪强度高,耐久性好。
[0008]一种集约配筋间接搭接的预制剪力墙竖向连接构造,预制剪力墙分为上层预制剪力墙和下层预制剪力墙,上层预制剪力墙和下层预制剪力墙之间是预制底板和后浇混凝土叠合层组合形成的叠合楼板;
[0009]预制剪力墙的上下两端墙芯处设有预留孔道,下层预制剪力墙的上端预留孔道内设置双层金属波纹管伸缩型结构,双层金属波纹管伸缩型结构包括内管和外管,在预制剪力墙的制作、运输和吊装阶段,内管可藏于外管中,在浇筑叠合楼板的混凝土叠合层时,内管可旋伸至高于叠合楼板面标高处形成楼板贯通孔,同时防止浇筑叠合楼板的混凝土叠合层时混凝土落入预留孔道;
[0010]上层预制剪力墙的下端预留孔道、楼板贯通孔以及下层预制剪力墙的上端预留孔道构成连通腔,所述连通腔内插置连接钢筋并填充灌浆料。
[0011]本专利技术在预制剪力墙的两端设置截面尺寸较大的预留孔道,增大了连接钢筋的微调活动空间;相比于现有的使用剪力墙内的分布钢筋进行连接的方案,减少了预留连接孔道的数量,并且降低了上层预制剪力墙安装定位的难度,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提高连接构造的强度和耐久性。
[0012]优选的,上层预制剪力墙的下端和叠合楼板的混凝土叠合层之间设置水平缝封堵砂浆,水平缝封堵砂浆围成的水平缝与上层预制剪力墙的下端预留孔道、楼板贯通孔连通,构成所述连通腔的一部分。
[00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钢筋的两端带有截面尺寸小于预留孔道截面尺寸的机械式锚头,可减小连接钢筋的搭接/锚固长度。
[00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钢筋为直径在16mm以上的大直径钢筋。
[0015]所述灌浆料可为水泥基灌浆料和/或超高性能水泥基灌浆料。
[0016]水泥基灌浆料是以水泥为基本材料,掺入外加剂和其他辅助材料,加水拌合后具有大流动度、早强、高强、微膨胀等性能的干混材料。
[0017]超高性能水泥基灌浆料是以超细粉、细骨料、水泥、高性能减水剂和水为基本组成材料,额外添加钢纤维以及粉煤灰、矿粉等矿物外加剂所配制而成的具有超高力学性能、超高抗渗性能的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超高性能水泥基灌浆料水胶比在0.10~0.25之间;经过28天常温养护后,抗压强度在100~200MPa之间,抗弯强度在18~50MPa之间。超高性能水泥基灌浆料中掺入的钢纤维,长度宜为6~25mm,直径约0.10~0.30mm,抗拉强度不低于2000MPa。
[0018]超高性能水泥基灌浆料具有显著优于水泥基灌浆料的粘结强度,增强了对连接钢筋的约束,可减小连接钢筋在孔道中的锚固长度,降低灌浆材料的用量;同时形成了连接上下剪力墙的水平剪力键;此外还具有突出的耐久性,保护连接钢筋,为结构提供充足的安全储备。
[0019]优选的,上层预制剪力墙的下端预留孔道和/或下层预制剪力墙的上端预留孔道侧面连接灌浆口和/或灌浆完成确认孔。
[0020]在一实施例中,灌浆口设于上层预制剪力墙的下端预留孔道底部对应的墙体侧面,灌浆完成确认孔设于上层预制剪力墙的下端预留孔道顶部对应的墙体侧面。
[0021]优选的,预留孔道的外侧配置约束钢筋,可进一步增强对连接钢筋的约束,减小连接钢筋的搭接/锚固长度。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集约配筋间接搭接的预制剪力墙竖向连接构造的施工方法,从下层预制剪力墙的顶面开始,施工顺序为:旋伸出内置于下层预制剪力墙的上端预留孔道内的金属波纹内管至高于叠合楼板面标高处形成楼板贯通孔,并对内管口加盖封堵

铺设预制板,设置叠合楼板内分布钢筋后,浇筑混凝土叠合层

待混凝土叠合层浇筑完成后,取下内管口的封堵,在下层预制剪力墙的上端预留孔道内插入连接钢筋,在叠合楼板表面的上层预制剪力墙安装位置处铺设水平缝封堵砂浆

吊装上层预制剪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约配筋间接搭接的预制剪力墙竖向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预制剪力墙分为上层预制剪力墙和下层预制剪力墙,上层预制剪力墙和下层预制剪力墙之间是预制底板和后浇混凝土叠合层组合形成的叠合楼板;预制剪力墙的上下两端墙芯处设有预留孔道,下层预制剪力墙的上端预留孔道内设置双层金属波纹管伸缩型结构,双层金属波纹管伸缩型结构包括内管和外管,在预制剪力墙的制作、运输和吊装阶段,内管可藏于外管中,在浇筑叠合楼板的混凝土叠合层时,内管可旋伸至高于叠合楼板面标高处形成楼板贯通孔,同时防止浇筑叠合楼板的混凝土叠合层时混凝土落入预留孔道;上层预制剪力墙的下端预留孔道、楼板贯通孔以及下层预制剪力墙的上端预留孔道构成连通腔,所述连通腔内插置连接钢筋并填充灌浆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约配筋间接搭接的预制剪力墙竖向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上层预制剪力墙的下端和叠合楼板的混凝土叠合层之间设置水平缝封堵砂浆,水平缝封堵砂浆围成的水平缝与上层预制剪力墙的下端预留孔道、楼板贯通孔连通,构成所述连通腔的一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约配筋间接搭接的预制剪力墙竖向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筋的两端带有截面尺寸小于预留孔道截面尺寸的机械式锚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约配筋间接搭接的预制剪力墙竖向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筋为直径在16mm以上的大直径钢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约配筋间接搭接的预制剪力墙竖向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料为水泥基灌浆料和/或超高性能水泥基灌浆料。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约配筋间接搭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唯坚王清民袁琳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