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姝琛专利>正文

小提琴弓直矫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6518 阅读:5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小提琴弓直矫正器,包括上、下固定座和矫正架,其特征在于上固定座与下固定座之间通过高度可调的支柱连接,上固定座两端部置有的防滑垫与下固定座两端部置有的防滑垫相向设置,二根矫正架的一端分别置于上固定座的插孔中,二根矫正架同向设置。立柱中部置有节拍器卡槽,卡槽的宽度可调。上固定座上插孔数量至少2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可以根据小提琴的大小(从1/8-4/4之间任何一种小提琴)自由地通过调整立柱高度,调整上、下固定座间距,通用性广;而且学习者可以根据不同的练习需求,自由地调整上方运弓凹槽间距,弓直矫正效果好;而且初学练琴者可将节拍器置于卡槽内,近距离清晰地听节拍器的节拍声,音乐节奏感强。(*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小提琴练习辅助器械
,涉及一种小提琴初 学者练习时可以保持运弓正确轨迹的小提琴弓直矫正器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众对于精神生 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许多家庭为孩子选择小提琴作为美育培养的一 个方面。但是,掌握正确的握弓姿势和运弓手法都有一定的难度,在 学习小提琴的初学阶段,学习者往往手法僵硬、顾此失彼,或难以掌 握琴弓在琴弦上的运行轨迹,或握弓时右手臂紧张,造成音色嘈杂等一系列问题。为帮助小提琴初学者尽快掌握正确的握弓姿势和运弓手法,国内 外学者研发了种种矫正器械,但是这些器械多为或结构复杂,或是固 定于小提琴上而无法做任何调整, 一个型号的矫正器械只能与特定的 一个型号小提琴相配,不能通用,但青少年习琴人员,随着年龄增加 和体格发育,不同阶段须选用与之相应大小的小提琴。这样,不仅导致学习者在运弓练习过程复杂化,而且无法使资源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提琴弓直矫正器,帮助小提琴 学习者在初学阶段能够轻松自如地掌握右手臂运弓的正确轨迹,更多 地将注意力集中投入于学习乐曲之中。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小提琴弓直矫正器,包括 上、下固定座和矫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座与所述下固定座之 间通过高度可调的支柱连接,所述上固定座两端部置有的防滑垫与所 述下固定座两端部置有的防滑垫相向设置,二根矫正架的一端分别置 于上固定座的插孔中。所述立柱中部置有节拍器卡槽,所述卡槽的宽度可调。 所述上固定座上插孔数量至少2个,插孔尺寸与矫正架插入端过 盈配合。本技术的积极效果是可以根据小提琴的大小(从1/8 —4/4 之间任何一种小提琴)自由地通过调整立柱高度,调整上、下固底座 间距,通用性广;而且学习者可以根据不同的练习需求,自由地调整 上方运弓凹槽间距,弓直矫正效果好;而且初学练琴者可将节拍器置 于卡槽内部,近距离清晰地听节拍器的节拍声,音乐节奏感强。附图说明以下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图l为固定架结构示意图2为矫正架形状示意图3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立体图。图中,l一下固定座;2—节拍器卡槽;3—支柱;4一防滑垫;5 一插孔;6—上固定座;7—矫正架。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 图3可见,小提琴弓直矫正器,包括上固定座6、下固定座1和矫正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座6与所述下固定座1之间通过高度可调的支柱3连接,所述上固定座6两端部置有的防滑垫 4与所述下固定座两端部置有的防滑垫4相向设置,二根矫正架7的 一端置于上固定座6的插孔5中。所述立柱3中部置有节拍器卡槽2,所述卡槽2的宽度可调。所述上固定座6上插孔5数量至少2个,插孔5尺寸大小与矫正 架7插入端过盈配合。图3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立体图,由图可见使用时,通过调整 支柱3,使置于上固定座6与下固定座6两端的防滑垫4,分别与小 提琴的上、下表面固定连接,二根矫正架7的一端插入上固定座6的 插孑L5中。琴弓放入两根矫正架7之间形成的凹槽内。如果需要调整 凹槽宽度,可将其中一根矫正架7拔出,插入到上固定座6的其他插 孔5中。在练习时,如果需要节拍器,则可以将小型节拍器放置在节 拍器卡槽2内。在初学时可以将上方的运弓凹槽距离缩小,保证琴弓 紧贴凹槽两端的矫正架,琴弓依附于凹槽内笔直运弓;如果运弓的方 法已初步掌握,学习者可以将运弓凹槽的距离逐渐增大,检查自己是 否掌握了运弓的基本技巧。在练习的过程中,练习者不仅可以轻松运弓,无需过度地考虑琴 弓运行不笔直而发出的难听声音,而且可以清晰地听到节拍器的节奏 声,避免初学阶段枯燥乏味且效率低下的练习,体会学习小提琴带来 的乐趣。权利要求1.小提琴弓直矫正器,包括上固定座(6)、下固定座(1)和矫正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座(6)与所述下固定座(1)之间通过高度可调的支柱(3)连接,所述上固定座(6)两端部置有的防滑垫(4)与所述下固定座(1)两端部置有的防滑垫(4)相向设置,二根所述矫正架(7)的一端分别置于所述上固定座(6)的插孔(5)中。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小提琴弓直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 ) 中部置有宽度可调的节拍器卡槽(2)。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小提琴弓直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 座(6 )上插孔(5 )的数量至少2个,所述插孔(5 )尺寸与所述 矫正架(7 )插入端过盈配合。专利摘要小提琴弓直矫正器,包括上、下固定座和矫正架,其特征在于上固定座与下固定座之间通过高度可调的支柱连接,上固定座两端部置有的防滑垫与下固定座两端部置有的防滑垫相向设置,二根矫正架的一端分别置于上固定座的插孔中,二根矫正架同向设置。立柱中部置有节拍器卡槽,卡槽的宽度可调。上固定座上插孔数量至少2个。本技术的积极效果是可以根据小提琴的大小(从1/8-4/4之间任何一种小提琴)自由地通过调整立柱高度,调整上、下固定座间距,通用性广;而且学习者可以根据不同的练习需求,自由地调整上方运弓凹槽间距,弓直矫正效果好;而且初学练琴者可将节拍器置于卡槽内,近距离清晰地听节拍器的节拍声,音乐节奏感强。文档编号G09B15/00GK201397592SQ20092007119公开日2010年2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8日专利技术者朝 刘, 尤文婷, 李姝琛, 琳 苗, 顾聪颖 申请人:李姝琛;苗 琳;尤文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小提琴弓直矫正器,包括上固定座(6)、下固定座(1)和矫正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座(6)与所述下固定座(1)之间通过高度可调的支柱(3)连接,所述上固定座(6)两端部置有的防滑垫(4)与所述下固定座(1)两端部置有的防滑垫(4)相向设置,二根所述矫正架(7)的一端分别置于所述上固定座(6)的插孔(5)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姝琛苗琳尤文婷顾聪颖刘朝
申请(专利权)人:李姝琛苗琳尤文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