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毒型清洁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6079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毒型清洁机器人,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后侧设置有拖地组件,所述拖地组件包括用于存在清水的主水箱、与主水箱连接的拖地板、固定在拖地板底部用于拖洗地面的拖布,拖地板底部开设有多个渗水孔,还包括用于存放消毒液的消毒箱、分别与主水箱、消毒箱、拖地板连接以实现清水与消毒液混合稀释并将消毒稀释液注入拖地板内的混合箱,正常拖洗工况下,主水箱与拖地板连通,清水直接注入拖地板内并由渗水孔排出;消毒拖洗工况下,主水箱、消毒箱均与混合箱连通,清水与消毒液注入混合箱内,产生的消毒稀释液注入拖地板并由渗水孔排出,所述主水箱、拖地板分别固定设置在弧形背板的上下两侧,混合箱位于所述主水箱、拖地板之间。之间。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毒型清洁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洁机器人,具体是一种消毒型清洁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扫地机器人,又称自动打扫机、智能吸尘、机器人吸尘器等,是智能家用电器的一种,能凭借一定的人工智能,自动在房间内完成地板清理工作;一般采用刷扫和真空方式,将地面杂物先吸纳进入自身的垃圾收纳盒,从而完成地面清理的功能;一般来说,将完成清扫、吸尘、擦地工作的机器人,也统一归为扫地机器人。
[0003]例如中国专利CN108606732A公开了一种具有杀菌功能的扫地机器人,主要包括扫地机主体和聚尘刷,所述扫地机主体的上方安装有拎手,且拎手的内侧设置有障碍物感应器,所述障碍物感应器的后侧设置有进药口,且进药口的下方安装有消毒液盒,所述消毒液盒的下方连接有雾化喷头;安装的消毒液盒、雾化喷头和紫外线杀菌灯,方便该装置在进行扫地工作时,可使用消毒液和杀菌灯对地面上的细菌进行消毒杀菌,提升了地面的清洁度;安装的吸水海绵、漏水孔和水盒,方便在扫地的基础上添加了拖地的功能,进一步提升了地面的洁净程度,提升了该装置的多功能性,省去了使用者拖地的步骤,降低了其劳动强度。
[0004]上述扫地机器人的不足之处在于:消毒液盒仅能够喷出消毒液,无法单独使用清水拖地消毒,即无法根据选择使用消毒液或清水进行清洁操作,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毒型清洁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消毒型清洁机器人,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后侧设置有拖地组件,所述拖地组件包括用于存在清水的主水箱、与主水箱连接的拖地板、固定在拖地板底部用于拖洗地面的拖布,拖地板底部开设有多个渗水孔,还包括用于存放消毒液的消毒箱、分别与主水箱、消毒箱、拖地板连接以实现清水与消毒液混合稀释并将消毒稀释液注入拖地板内的混合箱,正常拖洗工况下,主水箱与拖地板连通,清水直接注入拖地板内并由渗水孔排出;消毒拖洗工况下,主水箱、消毒箱均与混合箱连通,清水与消毒液注入混合箱内,产生的消毒稀释液注入拖地板并由渗水孔排出。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水箱、拖地板分别固定设置在弧形背板的上下两侧,混合箱位于所述主水箱、拖地板之间,所述消毒箱固定设置于主水箱顶部,所述弧形背板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水箱的底面向上凹陷并形成凹陷部,混合箱通过挂杆悬吊固定在凹陷部下方。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三通换向阀,所述三通阀的第一端连接主水箱的出水口,其第二端连接混合箱,第三端连接拖地板,清水拖洗工况下,第一端与第三端导
通,消毒拖洗工况下,第一端与第二端导通。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消毒箱与所述混合箱之间通过水阀连接。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过流盒、空心轴以及驱动组件,所述消毒箱通过进液管连接过流盒,水阀安装于连接管上。空心轴的一端密封转动设置于过流盒内、另一端密封转动设置于混合箱内,空心轴的顶端开口,其位于混合箱内部一段管体的周侧开设有通孔,空心轴的周侧固定有位于混合箱内部的搅拌杆,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空心轴转动。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固定在电机传动轴上的齿轮,固定在空心轴上并与齿轮啮合的齿环。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本体的周侧还设置有一圈紫外消毒灯带。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专利技术的消毒型机器人,通过设置有用于存放消毒液的消毒箱、分别与主水箱、消毒箱、拖地板连接以实现清水与消毒液混合稀释并将消毒稀释液注入拖地板内的混合箱,当机器人处于正常拖洗工况下,主水箱与拖地板连通,清水直接注入拖地板内并由渗水孔排出;当机器人处于消毒拖洗工况下,主水箱、消毒箱均与混合箱连通,清水与消毒液注入混合箱内,产生的消毒稀释液注入拖地板并由渗水孔排出,通过上述两种工况的自由切换,达到消毒拖洗与正常拖洗的灵活运用,提高机器人的实用性和智能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消毒型清洁机器人的仰视图;
[0018]图2为消毒型清洁机器人的侧视图;
[0019]图3为消毒型清洁机器人中拖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消毒型清洁机器人中混合箱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中:本体1、转向轮11、边扫轮12、吸尘口13、驱动轮14、紫外消毒灯带15、拖地组件2、主水箱21、储水腔211、凹陷部212、混合箱22、空心轴221、出液管222、通孔223、搅拌杆224、挂杆225、拖地板23、渗水孔231、消毒箱24、水阀241、过流盒242、进液管243、拖布25、弧形背板26、三通换向阀27、第一端271、第二端272、第三端273、电机28、齿轮281、齿环282。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23]请参阅图1~4,本实施例,一种消毒型清洁机器人,包括本体1、固定于本体1谎部两侧用于驱动本体1移动的驱动轮14、固定于本体1底部前侧用于调节本体1移动方向的转向轮11、开设于本体1底部用于供粉尘吸入的吸尘口13、固定于本体1底部用于使脏物清扫至吸尘口13处的两个边扫轮12。本体1根据设定的规划清扫路线并通过驱动轮14的转动进行移动,转向轮11绕竖直轴线(即垂直于图1的纸面方向)转动,从而实现本体1的转向调节,本体1前进过程中,边扫轮12转动并使地面上的脏物朝向吸尘口13处清扫,本体1内的负压装置(图未示)使吸尘口13处产生负压,并将脏物由吸尘口13进入负压通道(图未示)后,由安装在本体1内的集尘盒(图未示)进行收集,以达到清扫效果。其中,所述的负压装置、负压通道以及集尘盒采用现有方式设置,此处不作赘述。
[0024]拖地组件2可拆卸地固定在本体1后侧,清扫时,拖地组件2与本体1同步移动,实现对本体1扫掠后的表面(如地面)进行拖洗清洁。与传统的拖动组件不同,本实施例的拖地组件2在现有的主水箱21、拖地板23以及设置于拖地板23底部用于与地面接触的拖布25之外,还设置有用于存放消毒液的消毒箱24以及用于将消毒液与清水实现混合的混合箱22。正常拖洗工况下,主水箱21内的清水注入拖地板23内并浸湿拖布25,实现对地面的清水拖洗;消毒拖洗工况下,主水箱21内的清水以入消毒箱24内的消毒液共同按设置比例注入混合箱22内混合后制得消毒稀释液,该消毒稀释液注入拖地板23内并浸湿拖布25,在本体1移动过程中,浸有消毒稀释液的拖布25对地面进行拖洗,从而实现消毒拖洗作业。通过上述两种工况的自由切换,达到消毒拖洗与正常拖洗的灵活运用,提高机器人的实用性。
[0025]其中,主水箱21为大致呈弧形结构的中空箱体,其内部的储水腔211用于存放清水,本实施例中,主水箱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毒型清洁机器人,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后侧设置有拖地组件,所述拖地组件包括用于存在清水的主水箱、与主水箱连接的拖地板、固定在拖地板底部用于拖洗地面的拖布,拖地板底部开设有多个渗水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存放消毒液的消毒箱、分别与主水箱、消毒箱、拖地板连接以实现清水与消毒液混合稀释并将消毒稀释液注入拖地板内的混合箱,正常拖洗工况下,主水箱与拖地板连通,清水直接注入拖地板内并由渗水孔排出;消毒拖洗工况下,主水箱、消毒箱均与混合箱连通,清水与消毒液注入混合箱内,产生的消毒稀释液注入拖地板并由渗水孔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毒型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水箱、拖地板分别固定设置在弧形背板的上下两侧,混合箱位于所述主水箱、拖地板之间,所述消毒箱固定设置于主水箱顶部,所述弧形背板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毒型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水箱的底面向上凹陷并形成凹陷部,混合箱通过挂杆悬吊固定在凹陷部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心李旭支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云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