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碳纤维增强柔性输油管及其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石油输送管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增强柔性输油管及其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输油管道根据特性可分为钢制管道和柔性管道,相对于钢制管道,由于柔性管道具有质量轻,抗腐蚀,安装方便,能够弯曲等诸多优点,因此在输送环境复杂的地方,柔性管道正逐步取代钢制管道。
[0003]现有的柔性管道主要结构包括:位于最内层的金属线圈结构的骨架层,高分子材料的含液层,螺旋自锁的异性钢带压力铠装层,两个反方向螺旋钢带拉伸层和外保护层。此种管道存在以下缺点:采用金属结构功能层具有很大的张力,容易受到油气中含有的硫化氢气体、二氧化碳气体等物质的侵蚀,使用寿命较短;金属结构的耐疲劳性能较差,容易疲劳失效;其次,金属线圈结构的骨架层,在流体流动过程中产生涡激震动,这种结构摩擦系数大,降低了流体流速,容易结蜡结垢造成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强度高、质量轻、柔韧性好等优点的碳纤维增强柔性输油管及其连接结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增强柔性输油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衬层、外保护层以及位于所述内衬层和所述外保护层之间的至少三层碳纤维单向布层,至少三层所述碳纤维单向布层包括第一碳纤维单向布层、第二碳纤维单向布层以及第三碳纤维单向布层;所述第一碳纤维单向布层包覆于所述内衬层外,且所述第一碳纤维单向布层的强度方向与所述内衬层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二碳纤维单向布层以及所述第三碳纤维单向布层分别螺旋缠绕于所述内衬层外,且,所述第二碳纤维单向布层缠绕的螺旋方向与所述第三碳纤维单向布层缠绕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第二碳纤维单向布层以及所述第三碳纤维单向布层的强度方向分别沿对应的螺旋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碳纤维单向布层和/或所述第三碳纤维单向布层相邻匝之间具有空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增强柔性输油管,其特征在于,自所述内衬层向所述外保护层依次设置所述第三碳纤维单向布层、所述第二碳纤维单向布层以及所述第一碳纤维单向布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纤维增强柔性输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碳纤维单向布层、所述第二碳纤维单向布层以及所述第三碳纤维单向布层三者中,至少任一外侧设置有热固性树脂层。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纤维增强柔性输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层为耐油氟橡胶衬层。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纤维增强柔性输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保护层为硫化橡胶层。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纤维增强柔性输油管,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碳纤维单向布层之间设置有防粘结层,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勇,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泰和源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