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丝编织增强型液压橡胶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3634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丝编织增强型液压橡胶软管,涉及管子技术领域,包括内外套设衔接的内胶层和外胶层,所述内胶层的外侧环形分布有多个沿其径向方向向外凸出的内衔接条,且相邻所述内衔接条之间形成有内衔接槽,所述外胶层的内侧环形分布有插设于内衔接槽内的外衔接条,且相邻外衔接条之间形成供内衔接条插入的外衔接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相邻的第一钢丝加固件与第二钢丝加固件之间能相互勾连形成互锁结构,不仅提升内胶层和外胶层之间的连接强度,而且能在软管内部的液体压力作用于内胶层上时,通过多个第二钢丝加固件和多个第一钢丝加固件共同组成的环形加强层来提升软管的抗压性能。同组成的环形加强层来提升软管的抗压性能。同组成的环形加强层来提升软管的抗压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丝编织增强型液压橡胶软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子
,具体为一种钢丝编织增强型液压橡胶软管。

技术介绍

[0002]液压软管主要由耐液体的内胶层、钢丝层和外胶层组成,内胶层具有使输送介质承受压力,保护钢丝不受侵蚀的作用,外胶层保护钢丝不受损伤,钢丝层是骨架材料起增强作用。
[0003]而传统的液压橡胶软管存在着重量大、壁厚厚、柔软差、不易弯曲、弯曲半径大等问题,不太适合在狭小空间下使用。为适应紧凑型机械液压系统的需要,现有技术中一般会通过降低钢丝截面以及降低液压橡胶软管的壁厚来提高其柔软性和弯曲性,以适合在其狭小空间内使用,但是此方式会导致软管的抗内压性相应的降低。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钢丝编织增强型液压橡胶软管,以在不降低液压橡胶软管的抗内压性的前提下,来提高液压橡胶软管柔软性和弯曲性,以适合在其狭小空间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丝编织增强型液压橡胶软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钢丝编织增强型液压橡胶软管,包括内外套设衔接的内胶层和外胶层,所述内胶层的外侧环形分布有多个沿其径向方向向外凸出的内衔接条,且相邻所述内衔接条之间形成有内衔接槽,所述外胶层的内侧环形分布有插设于内衔接槽内的外衔接条,且相邻外衔接条之间形成供内衔接条插入的外衔接槽;所述内衔接条包括内卡接部和连接在内卡接部的中部且宽度小于内卡接部的内连接部;所述外衔接条包括外卡接部和连接在外卡接部的中部且宽度小于外卡接部的外连接部;所述内卡接部和外卡接部的内部沿其轴向方向分别开设有第一加固槽和第二加固槽,所述第一加固槽和所述第二加固槽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与其适配的第一钢丝加固件和第二钢丝加固件;所述内卡接部位于其相邻的两个所述外连接部之间,所述外卡接部位于其相邻的两个所述内连接部之间,且所述第一钢丝加固件与所述第二钢丝加固件径向截面的两端搭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内卡接部和外卡接部的径向截面均呈弧状,且所述内卡接部的弧面朝向外胶层的一侧,所述外卡接部的弧面朝向内胶层的一侧,所述第一加固槽的径向截面与内卡接部的径向截面一致,所述第二加固槽的径向截面与所述外卡接部的径向截面一致。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钢丝加固件由第一钢丝在第一加固槽轴向方向呈波浪状延伸形成,第二钢丝加固件由第二钢丝在第二加固槽轴向方向呈波浪状延伸形成。
[0008]进一步地,在第一加固槽径向截面内,第一钢丝加固件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加固槽的两端具有间隙;在第二加固槽径向截面内,第一钢丝加固件的两端与所述第二加固槽的
两端具有间隙。
[0009]进一步地,相邻所述第一钢丝和第二钢丝的波峰、波谷相对应。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钢丝和第二钢丝的径向截面呈长方形,且在第一加固槽径向截面内,第一钢丝截面宽度的侧边抵触于第一加固槽的两侧边,在第二加固槽径向截面内,第二钢丝截面的宽度的侧边抵触于第二加固槽的两侧边。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存在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多个内衔接条适配在外胶层的外衔接槽内,而多个外衔接条适配在内胶层的内衔接槽,不仅提高了内胶层和外胶层的衔接面积,进而提高衔接处的稳定性,而且该衔接为嵌设能使得内胶层和外胶层在周向上被锁止,防止内胶层和外胶层二者之间发生相对转动。
[0012]2、本专利技术当内胶层和外胶层在套设后,内卡接部与内胶层之间、外卡接部与外胶层之间均形成了类似隼牟结构的互锁,该互锁方式能防止因外界环境影响下(例如,弯曲、受压形变等),内胶层和外胶层之间出现相互剥离的现象。
[0013]3、本专利技术第一钢丝加固件和第二钢丝加固件的设置不仅提升外卡接部和内卡接部的抗形变强度,从而避免了软管在受到较大外力时而导致内胶层和外胶层出现相互剥离情况发生,而且提升外卡接部和内卡接部的抗老化性,避免了因内卡接部和外卡接部的老化,而导致内胶层和外胶层出现相互剥离情况发生。
[0014]4、本专利技术相邻的第一钢丝加固件与第二钢丝加固件之间能相互勾连形成互锁结构,不仅提升内胶层和外胶层之间的连接强度,而且能在软管内部的液体压力作用于内胶层上时,通过多个第二钢丝加固件和多个第一钢丝加固件共同组成的环形加强层来提升软管的抗压性能。
[0015]5、本专利技术第一钢丝加固件和第二钢丝加固件能在软管的径向方向内形成一个双拱型结构,进而提高环形加强层的结构强度,由此进一步地提升软管的抗压性能。
[0016]6、本专利技术从实际生产的角度来说,不仅降低加固件的材料用量,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制作简单,实用性高;从产生的技术效果上来说,其减少了软管在径向截面的加固件的横截面,增强软管的柔软性,并且还兼顾软管的抗压性能。
[0017]7、本专利技术软管在弯曲时预留的间隙能供波浪状的第一钢丝和波浪状第二钢丝发生形变,以进一步增强软管的柔软性。
[0018]8、本专利技术在不增加用量的前提下,能够增大第一钢丝加固件和第二钢丝加固件在径向上的厚度,进而提升环形加强层的结构强度,由此进一步地提升软管的抗压性能。
[0019]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专利技术。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端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内、外胶层部分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内胶层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端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外胶层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端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钢丝加固件和第二钢丝加固件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A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00、内胶层;110、内衔接条;111、内卡接部;111a、第一加固槽;112、内连接部;120、内衔接槽;200、外胶层;210、外衔接条;211、外卡接部;211a、第二加固槽;212、外连接部;220、外衔接槽;300、第一钢丝加固件;400、第二钢丝加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图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丝编织增强型液压橡胶软管,包括内外套设衔接的内胶层100和外胶层200,内胶层100的外侧环形分布有多个沿其径向向外凸出的内衔接条110,且相邻内衔接条110之间形成有内衔接槽120,外胶层200的内侧环形分布有插设于内衔接槽120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丝编织增强型液压橡胶软管,包括内外套设衔接的内胶层和外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胶层的外侧环形分布有多个沿其径向方向向外凸出的内衔接条,且相邻所述内衔接条之间形成有内衔接槽,所述外胶层的内侧环形分布有插设于内衔接槽内的外衔接条,且相邻外衔接条之间形成供内衔接条插入的外衔接槽;所述内衔接条包括内卡接部和连接在内卡接部的中部且宽度小于内卡接部的内连接部;所述外衔接条包括外卡接部和连接在外卡接部的中部且宽度小于外卡接部的外连接部;所述内卡接部和外卡接部的内部沿其轴向方向分别开设有第一加固槽和第二加固槽,所述第一加固槽和所述第二加固槽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与其适配的第一钢丝加固件和第二钢丝加固件;所述内卡接部位于其相邻的两个所述外连接部之间,所述外卡接部位于其相邻的两个所述内连接部之间,且所述第一钢丝加固件与所述第二钢丝加固件径向截面的两端搭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编织增强型液压橡胶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卡接部和外卡接部的径向截面均呈弧状,且所述内卡接部的弧面朝向外胶层的一侧,所述外卡接部的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修文曹锐薛腾飞刘志尚
申请(专利权)人:中金液压胶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