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TDR技术的L-2L去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5941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TDR技术的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TDR技术的L

2L去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器件建模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TDR技术的L

2L去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去嵌是为了消除测试夹具对测试结果的误差,因而通过高精度的去嵌算法去除由GSG(Ground

Signal

Ground)PAD、金属互联线等引入的夹具寄生参数是获得器件真实特性的前提。常见的去嵌算法有典型的两步去嵌法Open

Short(开路

短路)、三步去嵌法、四步去嵌法等,但由于这些方法是基于集总元件等效模型实现的,会随着频率的升高导致去嵌结果不准确。TRL(Thru

Reflect

Line)是一种分布式去嵌算法,在毫米波及太赫兹频段应用广泛,基于8项或10项误差模型对寄生网络进行剥离,但TRL是一种窄带算法,要想实现宽带去嵌需要设计多个频段的延时标准件(插入1/4波长传输线),所以TRL引入的辅助去嵌结构较为复杂,且受工艺误差影响较大,测试成本高。
[0003]文献“A Novel Transmission

Line Deembedding Technique for RF Device Characterization”中公开的L

2L属于一种宽带去嵌算法,又称为双线去嵌法,该算法只需要两个去嵌结构,在毫米波低频端已得到验证,现有的L

>2L去嵌算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0004]步骤1、对待测器件、传输线长度为L的半直通去嵌件和传输线长度为2L的直通去嵌件分别进行在片测试,得到对应的S参数矩阵S
meas
、S
halfthru
和S
thru
,将S参数矩阵转换为ABCD(传输)矩阵,即可得待测器件ABCD矩阵A
meas
、半直通去嵌件ABCD矩阵A
halfthru
和直通去嵌件ABCD矩阵A
thru

[0005]步骤2、构建半直通去嵌件的矩阵方程A
halfthru
=A
pad_left
A
line
A
pad_right
和直通去嵌件的矩阵方程A
thru
=A
pad_left
A
line
A
line
A
pad_right
;其中,A
line
为长度为L的传输线ABCD矩阵;A
pad_left
为夹具左侧的GSG PAD的ABCD矩阵;A
pad_right
为夹具右侧的GSG PAD的ABCD矩阵;
[0006]通过下式求解夹具左右两侧GSG PAD虚拟互连的ABCD矩阵:
[0007]A
pad
=A
halfthru
A

1thru
A
halfthru
[0008]=(A
pad_left
A
line
A
pad_right
)(A
pad_left
A
line
A
line
A
pad_right
)
‑1(A
pad_left
A
line
A
pad_right
)
[0009]=A
pad_left
A
pad_right
[0010]步骤3、为分别求解左右两侧GSG PAD的ABCD矩阵,将左右两侧GSG PAD的寄生都用集总参数等效,等效为一个并联导纳Y1和一个串联导纳Y2,便可分别计算得到A
pad_left
和A
pad_right
,求解公式如下:
[0011][0012]进而,求解:
[0013][0014][0015]步骤4、通过级联矩阵计算公式A
halfthru
=A
pad_left
A
line
A
pad_right
,剥离左右两侧GSG PAD寄生,得到长度为L的传输线ABCD矩阵:
[0016]A
line
=A

1pad_left
A
halfthru
A

1pad_right
[0017]步骤5、通过关系式A
dut
=A

1line
A

1pad_left
A
meas
A

1pad_right
A

1line
,计算得到剥离左右两侧GSG PAD寄生、互联传输线寄生后的待测器件ABCD矩阵A
dut
,将其转换为散射参数,得到最终的器件去嵌结果S
dut

[0018]但是,现有的L

2L去嵌算法通常将GSG PAD寄生网络用集总参数模型(Y1与Y2)等效,一般为π型或T型网络。而随着频率的升高,夹具的分布式效应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愈来愈大,基于集总元件等效模型的PAD网络会随着频率升高导致去嵌精度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19]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TDR技术的L

2L去嵌方法,将GSG PAD寄生网络用误差模型等效,充分表征毫米波及太赫兹频段的分布效应,同时利用时域反射(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TDR)技术求解误差参数,最终通过时域频域相结合的方式去嵌,相比传统的L

2L去嵌算法精度更高、适用频段更高,为高频段的去嵌算法提供了新思路。
[0020]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21]一种基于TDR技术的L

2L去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22]步骤1、分别对半直通去嵌件、直通去嵌件以及待测器件进行在片测试,得到半直通去嵌件的S参数矩阵S
halfthru
、直通去嵌件的S参数矩阵S
thru
和待测器件的S参数矩阵S
meas
,将S参数矩阵转换为ABCD矩阵,分别得到半直通去嵌件的ABCD矩阵A
halfthru
、直通去嵌件的ABCD矩阵A
thru
和待测器件的ABCD矩阵A
meas

[0023]步骤2、求解夹具左右两侧GSG PAD虚拟互连的ABCD矩阵A
pad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TDR技术的L

2L去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分别对半直通去嵌件、直通去嵌件以及待测器件进行在片测试,得到半直通去嵌件的S参数矩阵S
halfthru
、直通去嵌件的S参数矩阵S
thru
和待测器件的S参数矩阵S
meas
,将S参数矩阵转换为ABCD矩阵,分别得到半直通去嵌件的ABCD矩阵A
halfthru
、直通去嵌件的ABCD矩阵A
thru
和待测器件的ABCD矩阵A
meas
;步骤2、求解夹具左右两侧GSG PAD虚拟互连的ABCD矩阵A
pad
:A
pad
=A
halfthru
A

1thru
A
halfthru
=A
pad_left
A
pad_right
ꢀꢀꢀꢀꢀꢀꢀꢀꢀꢀꢀꢀꢀꢀꢀꢀꢀꢀꢀꢀ
(1)步骤3、将ABCD矩阵A
pad
转换为夹具左右两侧GSG PAD虚拟互连的S参数矩阵S
pad
:其中,S
11
、S
12
、S
21
、S
22
分别为输入反射系数、反向传输系数、正向传输系数和输出反射系数;步骤4、将S参数矩阵S
pad
等效为误差模型,用四项误差参量S
11L
、S
21L
、S
12L
、S
22L
表征夹具左侧的GSG PAD寄生网络,用四项误差参量S
11R
、S
21R
、S
12R
、S
22R
表征夹具右侧的GSG PAD寄生网络,则S参数矩阵S
pad
由信号流图法求得:由于S
12L
=S
21L
=S
12R
=S
21R
ꢀꢀꢀꢀ
(4)进而得到:S
11
=S
11L
+S
11R
S
21 S
22
=S
22R
+S
22L
S
12
步骤5、利用TDR技术,求解误差模型中的误差参量S
11L
和S
22R
;步骤6、根据公式(5)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曾晓楠张宜明陈阳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