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动态导通时间限制的单电感多输出DC-DC变换器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5494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27
单电感多输出D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动态导通时间限制的单电感多输出DC

DC变换器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开关电源,单电感多输出DC

DC变换器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发展,便携式设备尤其是像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便携式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面对各种不同设备对电源的要求,如何对电池能量进行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以及在复杂条件下满足设备对电源电压和电流的要求,这些都对电源管理芯片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3]单电感多输出DC

DC变换器利用单个电感存储的能量,形成多个稳定直流输出电压,可以减少电源管理芯片外围元件数量和引脚数目,从而降低成本。交调指多输出系统中某一路输出负载跳变对其他输出造成影响。抑制交调能力是衡量多输出DC

DC变换器性能的重要指标。已有的方案中,伪连续导通模式存在负载能力差,效率低的问题;基于充电平衡的方法,当电流检测精度低时交调大;基于比较器依次选通的方法,当大负载跳变时交调严重,尤其多输出包含升压端重载跳变响应时,电感输出电流会先减小,恶化了交调和瞬态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导通时间限制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在单电感多输出DC

DC变换器能有效抑制交调,同时有较好的瞬态响应速度和带载能力。该方法是对比较器依次选通的方法的改进,核心思想是当发生重载跳变时,限制每一路输出的最大导通时间,减小对后续输出的影响;当发生轻载跳变时,开关周期多余的时间会短路电感,减小对最后一路的交调影响。因此,本方法对复杂负载跳变的场景均有良好的抑制交调能力。
[0005]采用本专利技术中的控制方法后,一个两输出升压DC

DC变换器发生重载跳变的电感电流变化曲线如图1。当第一路输出vo1负载变大时,vo1的导通时间d1基本不变,当经过一段时间后,vo1导通时间增加Δd,最终回到稳态,因此通过限制vo1导通时间,减小了对第二路输出vo2的影响。
[0006]一个两输出升压DC

DC变换器发生轻载跳变的电感电流变化曲线如图2。当发生轻载跳变时,由于两路输出电压都大于参考电压,控制电感在开关周期的剩余时间df短路,消除了能量累积在vo2的影响。
[0007]两输出升压DC

DC变换器的整体结构如图3。包括功率级和控制部分。功率级包括输入电压vg,输出电压vo1和vo2,分别由开关Mp1和MP2控制,zc1和zc2是零电流检测结果;MN1控制电感充电时间;MPF控制电感电流的续流。控制部分包括三部分,比较器电路,比较输出电压与参考电压,输出比较结果,vc1(vc2)=1表示输出电压大于参考电压;电感充电控制电路,采用V2控制方法输出结果,vcn=1表示电感充电完成;状态机实现了导通时间限制的功能,输出的信号经过驱动电路后控制各个开关管。其中,V2控制包含快慢两个环路,
快环路通过比较器控制,能够快速响应负载电压的变化;慢环路的反馈量是输出电压与续流电流,通过PI控制器维持系统稳定。
[0008]控制逻辑的状态转移图如图4,包括5个状态:IDLE是初始状态,用于复位时的初始化;S0控制电感电流充电时间;S1控制vo1的充电时间;S2控制vo2的充电时间;SF控制电感短路。稳态下或发生重载跳变时,状态的跳转顺序是IDLE、S0、S1、S2、S0、S1、S2

当发生轻载跳变时,由于输出的能量需求变少,会有剩余的时间,状态会跳转到SF,此时电感短路。通过电感电流控制环路,系统重新回到稳态时不会有SF状态。图4中实线表示的状态转移过程只出现在系统稳态下,虚线表示状态转移过程出现在瞬态响应下。
[0009]导通时间限制的算法如图5(以第一路输出端vo1为例,vo2类似)。在每个开关周期内,当vo1导通时会计算当前步长cur_len1和最大步长max_len1。cur_len1表示该输出的现有导通的时间,即每隔一段固定时间,cur_len1就会加1;max_len1表示该路的最大导通时间,即如果在导通时间内cur_len1=max_len1,说明该路导通时间达到上限,不管该路的电压是否达到参考值,都会跳转到下一个状态。通过在充电时比较cur_len1和max_len1以及vo1和vref1的关系,控制状态的跳转。
附图说明:
[0010]附图1输出负载变大时电感电流变化曲线图
[0011]附图2输出负载变小时电感电流变化曲线图
[0012]附图3系统整体结构图
[0013]附图4开关状态控制的状态转移图
[0014]附图5状态S1中当前步长和最大步长的计算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导通时间限制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在单电感多输出DC

DC变换器能有效抑制交调,同时有较好的瞬态响应速度和带载能力。该方法是对比较器依次选通的方法的改进,核心思想是当发生重载跳变时,限制每一路输出的最大导通时间,减小对后续输出的影响;当发生轻载跳变时,开关周期多余的时间会短路电感,减小对最后一路的交调影响。因此,本方法对复杂负载跳变的场景均有良好的抑制交调能力。
[0016]采用本专利技术中的控制方法后,一个两输出升压DC

DC变换器发生重载跳变的电感电流变化曲线如图1。当第一路输出vo1负载变大时,vo1的导通时间d1基本不变,当经过一段时间后,vo1导通时间增加Δd,最终回到稳态,因此通过限制vo1导通时间,减小了对第二路输出vo2的影响。
[0017]一个两输出升压DC

DC变换器发生轻载跳变的电感电流变化曲线如图2。当发生轻载跳变时,由于两路输出电压都大于参考电压,控制电感在开关周期的剩余时间df短路,消除了能量累积在vo2的影响。
[0018]两输出升压DC

DC变换器的整体结构如图3。包括功率级和控制部分。功率级包括输入电压vg,输出电压vo1和vo2,分别由开关Mp1和MP2控制,zc1和zc2是零电流检测结果;MN1控制电感充电时间;MPF控制电感电流的续流。控制部分包括三部分,比较器电路,比较输出电压与参考电压,输出比较结果,vc1(vc2)=1表示输出电压大于参考电压;电感充电
控制电路,采用V2控制方法输出结果,vcn=1表示电感充电完成;状态机实现了导通时间限制的功能,输出的信号经过驱动电路后控制各个开关管。其中,V2控制包含快慢两个环路,快环路通过比较器控制,能够快速响应负载电压的变化;慢环路的反馈量是输出电压与续流电流,通过PI控制器维持系统稳定。
[0019]控制逻辑的状态转移图如图4,包括5个状态:IDLE是初始状态,用于初始化,当系统复位即rstn=0时,状态会跳转到IDLE;S0控制电感电流充电时间;S1控制vo1的充电时间;S2控制vo2的充电时间;SF控制电感短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动态导通时间限制的低交调单电感多输出DC

DC变换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1)在负载变大时,限制每一路输出的最大导通时间;2)在负载变小并所有输出电压超过参考电压时,短路电感;3)在每路输出导通时,计算该路现有的导通时间,并与最大导通时间对比,如果现有导通时间等于最大导通时间,并且输出电压大于参考电压,那么该路输出开关断开,最大导通时间不变;4)在每路输出导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刚董伟华董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