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底板与外墙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5003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室底板与外墙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一般建筑物的构造。该地下室底板与外墙防水结构,包括底板组件,底板组件连接有墙体结构,底板组件的下方依次设置有底部防水层与基底密封层,所述底板组件的上方以及墙体结构的内外表面均设置有外防水层、混凝土内层与内防水层,外防水层、混凝土内层与内防水层依次设置于底板组件的上方,外防水层、混凝土内层与内防水层依次设置于由墙体结构的中部向室内以及向室外方向上,设置于墙体结构的外防水层、混凝土内层与内防水层分别与设置于底板组件上方的外防水层、混凝土内层与内防水层连通;该地下室底板与外墙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可以有效的防止防水卷材脱落、错位,造成防水失效。造成防水失效。造成防水失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室底板与外墙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室底板与外墙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高层建筑的施工,建筑物地下室越来越普遍,由于地下室的外围经常有地下水或土中水,如果地下室底板与外墙防水不到位,就容易产生渗漏;地下室产生渗漏,轻则导致使用不爽,重则导致居住环境恶劣,影响居家身体健康;现有技术中,地下室底板与外墙防水结构中也会采用防水卷材结构,但该防水卷材的稳定性需要特别注意,否则很容易出现防水失效的情况,且不易发现防水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地下室底板与外墙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地下室底板与外墙防水结构,包括底板组件,所述底板组件连接有墙体结构,所述底板组件的下方依次设置有底部防水层与基底密封层,所述底板组件的上方以及墙体结构的内外表面均设置有外防水层、混凝土内层与内防水层,所述外防水层、混凝土内层与内防水层依次设置于底板组件的上方,所述外防水层、混凝土内层与内防水层依次设置于由墙体结构的中部向室内以及向室外方向上,设置于墙体结构的外防水层、混凝土内层与内防水层分别与设置于底板组件上方的外防水层、混凝土内层与内防水层连通;所述外防水层、混凝土内层为一组防水结构,该地下室底板与外墙防水结构至少包括一组防水结构,所述外防水层至少包括两层防水卷材,两层防水卷材之间无粘贴干铺,所述混凝土内层内设置有稳定件,所述稳定件固定所述外防水层。
[0005]设置于墙体结构的外防水层、混凝土内层与内防水层分别与设置于底板组件上方的外防水层、混凝土内层与内防水层一体成型。
[0006]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地下室底板与外墙防水结构的施工装置,该装置包括覆盖模板,所述覆盖模板连接有稳定件与拆卸组件,所述覆盖模板分别与墙体结构、底板组件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稳定件位于墙体结构与覆盖模板或底板组件与覆盖模板之间,所述拆卸组件位于覆盖模板的与稳定件相对的侧面,所述拆卸组件可解除稳定件与所述覆盖模板之间的连接,所述覆盖模板的边缘端部设置有封闭组件,所述封闭组件至少隔离覆盖模板与底板组件之间的间隙与外界空间,所述稳定件基于覆盖模板与底板组件之间的连接,挤压外防水层与墙体结构的表面或底板组件的表面。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稳定件包括柱形壳体,所述柱形壳体为空心壳体,所述柱形壳体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压触件、第二压触件,所述第一压触件与第二压触件之间连接有弹性件,所述第一压触件与所述外防水层接触,所述第二压触件与所
述覆盖模板接触。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稳定件与拆卸组件之间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内藏管件,所述内藏管件内固定连接有密封组件。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拆卸组件包括拉绳件,所述拉绳件贯穿所述密封组件与第一压触件连接。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压触件的端面开设有转槽件,所述拉绳件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压触件后,插入于转槽件内,由转槽件的另一端口伸出,与所述第二压触件的端面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拆卸组件至少包括外转管,所述外管件内螺纹连接有密封管,所述拉绳件的另一端插入于密封管,由密封管的上端口穿出打结,固定于密封管的端口处。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内藏管件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外沿管件,所述外沿管件的外表面与所述外转管螺纹连接,所述外转管内还连接有伸缩管杆,所述伸缩管杆与所述覆盖模板固定连接,所述外沿管件连接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外沿管件转动。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外沿管件内还设置有切断组件,所述切断组件包括固定外壳,所述固定外壳内转动连接有内转齿环,所述内转齿环的外表面连接有拉杆组件,所述外沿管件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杆件,所述内转齿环啮合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啮合有齿杆件,所述齿杆件的端面设置有切断刀片,所述卡杆件可与所述拉杆组件配合,驱动所述内转齿环转动,所述内转齿环驱动所述转动齿轮转动,驱动所述齿杆件靠近或远离切断组件的中心,所述切断刀片于中心处可切断所述拉绳件。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拉杆组件与固定外壳之间还设置有弹性回复件。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覆盖模板内连接有气管组件,所述密封组件为可膨胀气囊,所述气管组件的一端与气泵组件连接,所述气管组件的另一端与可膨胀气囊连接。
[0016]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地下室底板与外墙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于基坑内设置基底密封层,于基底密封层上设置底部防水层;于底部防水层上设置底板组件与墙体结构,于墙体结构与底板组件的表面设置有外防水层,通过覆盖模板固定外防水层,浇筑混凝土内层,待混凝土内层强度稳定后,再增设内防水层。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外防水层与混凝土内层的组合层可以设置多组,来增强地下室底板与外墙的防水性能,并且在垂直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一体化防水层结构,来增强拐角或墙体分段处的防水性能;通过设置的覆盖模板与稳定件,加快防水层结构的安装效率,来提高混凝土内层浇筑时与外防水层的连接稳定性,可以有效的防止防水卷材脱落、错位,造成防水失效。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地下室底板与外墙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地下室底板与外墙防水结构的施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图2中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稳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稳定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稳定件的内部的拉绳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压覆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快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带有切断组件快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切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切断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0020]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地下室底板与外墙防水结构,包括底板组件2,所述底板组件2连接有墙体结构1,所述底板组件2的下方依次设置有底部防水层与基底密封层,所述底板组件2的上方以及墙体结构1的内外表面均设置有外防水层3、混凝土内层4与内防水层5,所述外防水层3、混凝土内层4与内防水层5依次设置于底板组件2的上方,所述外防水层3、混凝土内层4与内防水层5依次设置于由墙体结构1的中部向室内以及向室外方向上,设置于墙体结构1的外防水层3、混凝土内层4与内防水层5分别与设置于底板组件2上方的外防水层3、混凝土内层4与内防水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底板与外墙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组件,所述底板组件连接有墙体结构,所述底板组件的下方依次设置有底部防水层与基底密封层,所述底板组件的上方以及墙体结构的内外表面均设置有外防水层、混凝土内层与内防水层,所述外防水层、混凝土内层与内防水层依次设置于底板组件的上方,所述外防水层、混凝土内层与内防水层依次设置于由墙体结构的中部向室内以及向室外方向上,设置于墙体结构的外防水层、混凝土内层与内防水层分别与设置于底板组件上方的外防水层、混凝土内层与内防水层连通;所述外防水层、混凝土内层为一组防水结构,该地下室底板与外墙防水结构至少包括一组防水结构,所述外防水层至少包括两层防水卷材,两层防水卷材之间无粘贴干铺,所述混凝土内层内设置有稳定件,所述稳定件固定所述外防水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底板与外墙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于墙体结构的外防水层、混凝土内层与内防水层分别与设置于底板组件上方的外防水层、混凝土内层与内防水层一体成型。3.一种地下室底板与外墙防水结构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覆盖模板,所述覆盖模板连接有稳定件与拆卸组件,所述覆盖模板分别与墙体结构、底板组件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稳定件位于墙体结构与覆盖模板或底板组件与覆盖模板之间,所述拆卸组件位于覆盖模板的与稳定件相对的侧面,所述拆卸组件可解除稳定件与所述覆盖模板之间的连接,所述覆盖模板的边缘端部设置有封闭组件,所述封闭组件至少隔离覆盖模板与底板组件之间的间隙与外界空间,所述稳定件基于覆盖模板与底板组件之间的连接,挤压外防水层与墙体结构的表面或底板组件的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底板与外墙防水结构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件包括柱形壳体,所述柱形壳体为空心壳体,所述柱形壳体的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凯王在飞张开超李晋林刘九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工集团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