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地基防塌支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地基防塌支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7385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基防塌支护装置,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包括横向支撑梁与纵向支撑梁,所述横向支撑梁搭建于纵向支撑梁的上端形成十字交叉,所述横向支撑梁搭建于纵向支撑梁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侧边支撑梁,所述侧边支撑梁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外侧设有防塌机构,所述防塌机构用于提高对基坑支撑的稳定性,降低基坑塌陷几率,所述防塌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支撑板外侧的加固桩,且加固桩的端部呈尖锐状,所述加固桩的外侧远离支撑板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支撑板靠近基坑的一侧上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板。可以实现基坑侧壁处的支护结构进行加固,降低基坑四周的塌陷几率,提高了支护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地基防塌支护装置


技术介绍

1、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基坑支护作为一个结构体系,应要满足稳定和变形的要求,即通常规范所说的两种极限状态的要求,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但现有的地基支护装置拆装较为麻烦;

2、公告号为:cn11592875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软土地基深基坑支护结构,装置采用模块化的机构,安装便捷,且模块的更换快速,互换性高,适用范围广;

3、公告号为:cn110700282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地基工程施工用侧墙支护装置,通过二号支撑杆抵住铰接的一号支撑杆与支撑板,在安装时,工人在基坑的上方将一号支撑杆放入基坑固定,转动丝杆,控制二号支撑杆移动,进而将支撑板转动抵紧基坑侧壁即可,安装方便,无需工人深入基坑操作,且装置现场拼接结构少,便于组装;

4、上述两种支护装置虽然能够进行快速的拆装,但是在即可周围地面受到长期挤压下容易向基坑方向坍塌,导致支护装置失去作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基防塌支护装置,可以实现基坑侧壁处的支护结构进行加固,降低基坑四周的塌陷几率,提高了支护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地基防塌支护装置,包括横向支撑梁与纵向支撑梁,所述横向支撑梁搭建于纵向支撑梁的上端形成十字交叉,所述横向支撑梁搭建于纵向支撑梁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侧边支撑梁,所述侧边支撑梁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4、所述支撑板的外侧设有防塌机构,所述防塌机构用于提高对基坑支撑的稳定性,降低基坑塌陷几率,所述防塌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支撑板外侧的加固桩,且加固桩的端部呈尖锐状。

5、进一步地,所述加固桩的外侧远离支撑板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支撑板靠近基坑的一侧上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远离基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实板,所述压实板的外部远离基坑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与第二限位孔的内部共同活动连接有限位柱。

6、进一步地,所述压实板端部距离开设其表面的第一限位孔距离与加固桩端部距离开设其表面的第二限位孔距离相同。

7、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柱设为空心结构,且限位柱的内部设有延伸机构,所述延伸机构包括活动连接于限位柱内部的螺旋输送杆,所述螺旋输送杆的底部呈尖锐状。

8、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柱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延伸柱,且延伸柱的外壁上部与限位柱的内壁下部均开设有螺纹,所述延伸柱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

9、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柱的内部底端设有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限位柱内部底端的弧形金属环,所述弧形金属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穿刺杆,所述限位柱的底部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刺杆贯穿于穿孔的内部。

10、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支撑梁与纵向支撑梁的交合处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放置于横向支撑梁与纵向支撑梁的交合处上端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外部位于固定座的下方滑动贯穿连接有夹持座。

11、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座的上端及固定座的下端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螺旋杆,上下两组所述螺旋杆之间活动连接有螺旋套筒,所述夹持座的表面开设有第三限位孔。

12、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与夹持座上的螺旋杆螺旋方向相反,所述螺旋套筒的长度大于固定座与夹持座夹持后上下两组螺旋杆之间的间距。

13、进一步地,所述侧边支撑梁的上下两端与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杆,所述横向支撑梁与纵向支撑梁的端部连接处焊接有三角梁,所述侧边支撑梁与横向支撑梁及纵向支撑梁的连接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八字梁。

1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5、(1)本方案在支护支撑板时将加固桩插入基坑侧壁中,加固桩端部呈尖锐状,便于插入侧壁,之后再将压实板平铺在基坑四周的路面上,并且利用限位板勾住支撑板,之后再将限位柱穿入第一限位孔、基坑四周路面及第二限位孔中,完成对支护装置的加固,当基坑四周向基坑方向出现塌陷施力时,支撑板被施加向基坑方向的力,在除了横向支撑梁与纵向支撑梁的支撑作用下,支撑板还受到加固桩的牵引,加固桩受力后拉动限位柱的底端,使得限位柱的顶端反向受力,从而利用限位柱拉动压实板,压实板受力后则通过限位板将支撑板回拉,从而降低支撑板的受力,进而降低了基坑的塌陷几率起到防塌作用。

16、(1)本方案利用螺旋输送杆端部的尖锐凿开地面,并配合持续旋转下压螺旋输送杆,使得螺旋输送杆深入地面,并将挖掘的泥土输送至限位柱顶部排出,直至挖掘至下一层支护机构的位置,然后将延伸柱放入限位柱中,并利用限位槽通过工具扭转延伸柱,使得延伸柱与限位柱螺纹连接,从而完成了限位柱与延伸柱的衔接,使得随着基坑的挖掘,能够实现持续的支护加固。

17、(2)本方案利用进入限位柱内部的延伸柱会挤压弧形金属环,从而使得弧形金属环形变并推动穿刺杆,使得穿刺杆穿过穿孔中,使得穿刺杆插入限位柱周边的土壤中,起到对限位柱加固的作用。

18、(3)本方案在横向支撑梁与纵向支撑梁的交合处上端放置上固定座,并将螺旋套筒螺纹套接在螺旋杆上,并将支撑柱穿过交合处的四周夹角中支撑于地面,在这过程中将夹持座由支撑柱的下端利用第三限位孔穿过支撑柱,使得夹持座与纵向支撑梁的底壁接触,反向拧动螺旋套筒,使得螺旋套筒的下端螺纹套接在夹持座上的螺旋杆上,从而起到对固定座与夹持座之间加固的作用,使得横向支撑梁与纵向支撑梁的交合处被夹持限制,阻止了横向支撑梁与纵向支撑梁之间的位移,同时也利用支撑柱对整个支护装置进行支撑,进一步提高了支护装置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基防塌支护装置,包括横向支撑梁(1)与纵向支撑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梁(1)搭建于纵向支撑梁(2)的上端形成十字交叉,所述横向支撑梁(1)搭建于纵向支撑梁(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侧边支撑梁(3),所述侧边支撑梁(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基防塌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桩(84)的外侧远离支撑板(4)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限位孔(85),所述支撑板(4)靠近基坑的一侧上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板(82),所述限位板(82)远离基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实板(81),所述压实板(81)的外部远离基坑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限位孔(83),所述第一限位孔(83)与第二限位孔(85)的内部共同活动连接有限位柱(8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基防塌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实板(81)端部距离开设其表面的第一限位孔(83)距离与加固桩(84)端部距离开设其表面的第二限位孔(85)距离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基防塌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86)设为空心结构,且限位柱(86)的内部设有延伸机构(9),所述延伸机构(9)包括活动连接于限位柱(86)内部的螺旋输送杆(91),所述螺旋输送杆(91)的底部呈尖锐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基防塌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86)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延伸柱(92),且延伸柱(92)的外壁上部与限位柱(86)的内壁下部均开设有螺纹(93),所述延伸柱(92)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9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基防塌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86)的内部底端设有稳定机构(10),所述稳定机构(10)包括固定连接于限位柱(86)内部底端的弧形金属环(101),所述弧形金属环(10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穿刺杆(103),所述限位柱(86)的底部开设有穿孔(102),所述穿刺杆(103)贯穿于穿孔(102)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基防塌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梁(1)与纵向支撑梁(2)的交合处设有支撑机构(11),所述支撑机构(11)包括放置于横向支撑梁(1)与纵向支撑梁(2)的交合处上端的固定座(111),所述固定座(1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16),所述支撑柱(116)的外部位于固定座(111)的下方滑动贯穿连接有夹持座(1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基防塌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座(112)的上端及固定座(111)的下端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螺旋杆(113),上下两组所述螺旋杆(113)之间活动连接有螺旋套筒(114),所述夹持座(112)的表面开设有第三限位孔(11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地基防塌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11)与夹持座(112)上的螺旋杆(113)螺旋方向相反,所述螺旋套筒(114)的长度大于固定座(111)与夹持座(112)夹持后上下两组螺旋杆(113)之间的间距。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基防塌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支撑梁(3)的上下两端与支撑板(4)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杆(5),所述横向支撑梁(1)与纵向支撑梁(2)的端部连接处焊接有三角梁(6),所述侧边支撑梁(3)与横向支撑梁(1)及纵向支撑梁(2)的连接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八字梁(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基防塌支护装置,包括横向支撑梁(1)与纵向支撑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梁(1)搭建于纵向支撑梁(2)的上端形成十字交叉,所述横向支撑梁(1)搭建于纵向支撑梁(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侧边支撑梁(3),所述侧边支撑梁(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基防塌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桩(84)的外侧远离支撑板(4)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限位孔(85),所述支撑板(4)靠近基坑的一侧上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板(82),所述限位板(82)远离基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实板(81),所述压实板(81)的外部远离基坑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限位孔(83),所述第一限位孔(83)与第二限位孔(85)的内部共同活动连接有限位柱(8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基防塌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实板(81)端部距离开设其表面的第一限位孔(83)距离与加固桩(84)端部距离开设其表面的第二限位孔(85)距离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基防塌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86)设为空心结构,且限位柱(86)的内部设有延伸机构(9),所述延伸机构(9)包括活动连接于限位柱(86)内部的螺旋输送杆(91),所述螺旋输送杆(91)的底部呈尖锐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基防塌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86)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延伸柱(92),且延伸柱(92)的外壁上部与限位柱(86)的内壁下部均开设有螺纹(93),所述延伸柱(92)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9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基防塌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86)的内部底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松伟孟洋张志平孙明旭陈学举乔璐吕思军杜承晓宋金赵鸿飞姜吉昊张常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工集团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