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概念模型陶土塑形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工艺
,具体是一种概念模型陶土塑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陶土是陶瓷生产的主要原料,其原理是利用陶土制作出泥块,然后对泥块进行塑形,后经过晒坯、刻花、施釉、烧窑及彩绘等工序后,制成成品陶瓷,其中陶土的塑形为一道重要工序,其决定了陶瓷制品的质量。
[0003]目前,陶土的塑形主要分人工塑形和机械塑形两种,人工塑形的效率较低,但塑形质量高,且塑形的形状多样,机械塑形虽提高了效率,但在塑形过程中,必须用到石膏模具,而模具的形状较为单一,在塑形时,则需要用到大量不同的模具进行塑形,且塑形后的泥土还会与石膏模具初步粘和,需要静置一段时间待石膏将泥土中的水分吸除后才能脱离,进一步增加了模具的使用量,且塑形后的成品还需要人工对其进行修复,大大增加了塑形的工作量。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概念模型陶土塑形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概念模型陶土塑形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概念模型陶土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底座(2)、揉泥组件以及塑泥组件,其中,所述底座(2)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底座(2)中心位置转动设置有转台(21);所述揉泥组件包括揉泥板(3)以及揉泥杆(4),所述揉泥板(3)呈V型,其被配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揉泥板(3)对称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2)前后两侧,两者均通过伸缩杆一(31)与所述支架(1)连接,所述揉泥杆(4)与所述揉泥板(3)配合使用可将泥块进行提拉和下压,使其内部水分和粘性分布均匀;所述塑泥组件包括塑泥板(5)以及塑泥杆(6),所述塑泥板(5)配置为两个,其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架(1)左右两侧,所述支架(1)顶端固定设置有液压缸(11),所述塑泥杆(6)固定设置在所述液压缸(11)的输出端,所述塑泥板(5)和塑泥杆(6)可对泥块就行自下而上的塑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概念模型陶土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泥杆(4)包括滑动件(41)、杆体(42)、偏转杆(43)以及滑杆(44),其中,所述滑杆(44)对称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滑杆(44)各自设置在所述底座(2)的对角位置,所述滑杆(44)的一侧在所述底座(2)上还转动设置有丝杠一,所述滑动件(41)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杆(44)上,且其与所述丝杠一传动连接,所述滑动件(44)上转动设置有呈L型的偏转杆(43),两个所述偏转杆(43)之间固定设置有杆体(42);且,所述丝杠一底部连接有电机一,所述偏转杆(43)通过电机二驱动其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概念模型陶土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泥杆(6)包括支撑杆(61)、推环(62)、支杆一(63)以及支杆二(64),其中,所述支撑杆(61)固定设置在所述液压缸(11)的输出端,所述推环(62)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杆(61)上,所述推环(62)上呈圆周铰接有多个支杆一(63),所述支撑杆(61)底端呈圆周铰接有多个支杆二(64),且所述支杆二(...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