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合泛化仿真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4725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车联网领域,特别涉及到了一种联合泛化仿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为仿真要素集合;步骤2,筛选出关键要素以组合成为关键要素集合;步骤3,搭建设计车辆整车模型,并将车辆整车模型的导出,并导入至数据处理中心;步骤4,搭建动/静态场景模型,并将动/静态场景模型输入至数据处理中心;步骤5,通过数据处理中心完成泛化仿真。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基于动力学仿真软件、场景仿真软件、数据处理中心的联合仿真,针对单次仿真不具备说服性与多次仿真建模耗时长的问题,在保证模型精度的基础上对平台进行二次开发,达到对研究场景的关键要素泛化的目的,在降低设计时间成本与控制模型一致性仿真上很有帮助。与控制模型一致性仿真上很有帮助。与控制模型一致性仿真上很有帮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联合泛化仿真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联网领域,特别涉及到了一种联合泛化仿真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针对ADAS与C

V2X的仿真软件选择有限,在仿真建设场景时多以单场景手动设置为主,无法批量测试。而泛化仿真通常也只能适用于某特定仿真软件,造成模型精度不高。即,仿真建模慢,较难实现高维度测试用例的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合泛化仿真的方法,该方法仿真建模快,且更容易实现高维度测试用例的测试。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联合泛化仿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0006]步骤1,将仿真要素组成建立为仿真要素集合;
[0007]步骤2,针对特定测试场景,对仿真要素集合进行筛选,筛选出关键要素以组合成为关键要素集合;
[0008]步骤3,根据关键要素集合中的关键要素,在动力学仿真软件中搭建设计车辆整车模型,并将车辆整车模型的导出,并导入至数据处理中心;
[0009]步骤4,根据关键要素集合中的关键要素,在场景仿真软件中搭建动/静态场景模型,并将动/静态场景模型输入至数据处理中心;
[0010]步骤5,数据处理中心在动/静态场景模型、车辆整车模型中找到需要泛化的关键要素,对该些找到的关键要素进行泛化,以通过数据处理中心完成泛化仿真。
[0011]在该方法中,基于动力学仿真软件、场景仿真软件、数据处理中心的联合仿真,针对单次仿真不具备说服性与多次仿真建模耗时长的问题,在保证模型精度的基础上对平台进行二次开发,达到对研究场景的关键要素泛化的目的,在降低设计时间成本与控制模型一致性仿真上很有帮助。
[0012]进一步的,仿真要素集合内包括有人、车、路、环境四类仿真要素。上述四类仿真要素为大类别,下还可以细分更多的小类。
[0013]进一步的,在筛选出关键要素时,判断筛选出的关键要素的类别缺失是否大于一类,若大于一类,则该次筛选失效。该处一类所指的是大类,如人、车、路、环境四类中缺少任两项或者两项以上,则该次筛选失效。
[0014]进一步的,建立关键要素筛选矩阵,横坐标包括有对自类要素产生影响、自类语义存在重复;纵坐标包括有主要研究参数、对他类存在影响;在关键要素筛选矩阵中设置有δ、ε、两个θ;其中一个θ的横坐标为对自类要素产生影响,纵坐标为对他类存在影响;其中另一个θ的横坐标为自类语义存在重复,纵坐标为主要研究参数;ε的横坐标为对自类要素产生影响,纵坐标为主要研究参数;δ的横坐标为自类语义存在重复,纵坐标为对他类存在影响;
[0015]主要研究参数:主观判断,判断仿真要素是否为研究场景重点关注要素,是为1,否为1;
[0016]自类语义存在重复:客观判断,判断仿真要素是否与自类项目其他要素存在语义重复的情况,是为0,不是为1;
[0017]对他类存在影响:客观判断,判断仿真要素对其他大类的仿真要素产生影响,是为0.6,否为0;
[0018]对自类存在影响:客观判断,判断仿真要素对本类的仿真要素产生影响,是为0.6,否为0;
[0019]关键要素筛选矩阵中θ值取决于横纵坐标的最大值,ε值为主要研究参数的值,δ值为对他类存在影响的值;得到代表该要素的筛选矩阵后,计算该矩阵的F

范数;
[0020]当F

范数=0时,证明该要素对场景的研究没有任何价值,应当舍弃;
[0021]当F

范数>1.5时,证明该要素对场景有很深远的影响,必须保留;
[0022]当0<F

范数<1.5时,值的大小与该要素对场景的研究价值成正比。
[0023]即,存在有多个关键要素的语义重复的情况,直接选择保留范数值大的关键要素,范数值小的舍弃。
[0024]进一步的,在筛选出关键要素时,判断筛选出来的关键要素是否能够在动/静态场景模型或车辆整车模型中复现,删除不能复现的关键要素。
[0025]进一步的,搭建设计车辆整车模型时具体包括:整车尺寸参数、空气动力学参数、传动系统参数、转向系统、制动系统、悬架系统。上述参数为与车、环境类别下的关键要素对应。
[0026]进一步的,搭建设计动/静态场景模型时具体包括:道路信息、车道信息、交通参与者信息。上述参数为与人、路类别下的关键要素对应。
[0027]进一步的,若在动/静态场景模型搭建时添加传感器信息,搭建设计动/静态场景模型时还可以包括有传感器信息;若在动/静态场景模型搭建时添加传感器信息,将数据处理中心中的ADAS模型算法频率设置为与数据处理中心中仿真频率一致。
[002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该方法中,基于动力学仿真软件、场景仿真软件、数据处理中心的联合仿真,针对单次仿真不具备说服性与多次仿真建模耗时长的问题,在保证模型精度的基础上对平台进行二次开发,达到对研究场景的关键要素泛化的目的,在降低设计时间成本与控制模型一致性仿真上很有帮助。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框架示意图。
[0030]图2是关键要素筛选矩阵。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联合泛化仿真的方法;其具体方案是基于仿真软件平台的场景
泛化方法,该方法主要分为三个环节。
[0033](环节一)首先,为了得到仿真要素集合,集合由关键要素与次要要素组成,利用先验知识对关键要素进行筛选,针对特定的测试用例进行设计,提取实验场景中的关键要素,并针对测试设计出需要提取的目标参数,通过划分要素种类在仿真软件中建立要素模型。从环节一至环节二再到环节三是一个单向不可逆的泛化场景步骤,环节一提供环节二仿真的场景要素,为环节三提供泛化要素。
[0034]具体表述如下:
[0035]首先默认现实物理世界的所有要素不可在仿真环境中穷尽的原则,针对特定测试场景得到的要素集合集合为{α1,α2,α3,α4....α
n
},根据场景测试原则对要素集合进行主观判断,对关键要素进行筛选,经筛选后的关键要素集合是其子集,表示为{β1,β2,β3,β4...β
n
}。可以认为要素集合为研究场景包含的一般元素的集合,通常不考虑仿真的限制与语义构建重合度,而关键要素集合则是从要素集合中做出筛选,达到用最短的描述即可构建目标测试场景的目的,缩短测试周期,使测试更有效率。
[0036]场景要素测试判断规则如下:
[0037]要素集合尽量包含人





环境四类,针对研究的场景,从每一类中分析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合泛化仿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步骤1,将仿真要素组成建立为仿真要素集合;步骤2,针对特定测试场景,对仿真要素集合进行筛选,筛选出关键要素以组合成为关键要素集合;步骤3,根据关键要素集合中的关键要素,在动力学仿真软件中搭建设计车辆整车模型,并将车辆整车模型的导出,并导入至数据处理中心;步骤4,根据关键要素集合中的关键要素,在场景仿真软件中搭建动/静态场景模型,并将动/静态场景模型输入至数据处理中心;步骤5,数据处理中心在动/静态场景模型、车辆整车模型中找到需要泛化的关键要素,对该些找到的关键要素进行泛化,以通过数据处理中心完成泛化仿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合泛化仿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仿真要素集合内包括有人、车、路、环境四类仿真要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联合泛化仿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筛选出关键要素时,判断筛选出的关键要素的类别缺失是否大于一类,若大于一类,则该次筛选失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联合泛化仿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关键要素筛选矩阵,横坐标包括有对自类要素产生影响、自类语义存在重复;纵坐标包括有主要研究参数、对他类存在影响;在关键要素筛选矩阵中设置有δ、ε、两个θ;其中一个θ的横坐标为对自类要素产生影响,纵坐标为对他类存在影响;其中另一个θ的横坐标为自类语义存在重复,纵坐标为主要研究参数;ε的横坐标为对自类要素产生影响,纵坐标为主要研究参数;δ的横坐标为自类语义存在重复,纵坐标为对他类存在影响;主要研究参数:判断仿真要素是否为研究场景重点关注要素,是为1,否为1;自类语义存在重复:判断仿真要素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龙浩王龙翔左益芳张盈盈
申请(专利权)人:信通院车联网创新中心成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