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粒化水产育苗饵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4632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育苗饵料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微粒化水产育苗饵料及其制备方法,饵料包括以下原料:硅藻、扁藻、螺旋藻、水绵、酵母细胞壁、牡蛎肉、红薯、复合菌粉和卤虫,各个原料按照重量份计的具体配比为:硅藻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粒化水产育苗饵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粒化水产育苗饵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育苗饵料


技术介绍

[0002]微粒化水产育苗饵料通常指的是直径较小的饵料,从而方便水产育苗时小型鱼类食用,在申请号为CN201910005938.5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提出一种河蟹育苗生物饵料及其制备方法,此饵料营养全面,蛋白质的氨基酸组份基本平衡,能适应河蟹养殖环境和生物习性,饵料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粗蛋白含量可达38

40%,微粉状饵料在水中悬浮性稳定,可直接被河蟹幼苗吸收消化。本专利技术河蟹幼苗生物饵料富含多种活性益生菌株,饵料投放水体后,生命力极强,代谢旺盛,能迅速繁殖,产生大量胞外酶类,将水中残饵和鱼虾排泄物等大分子降解为有机酸、氨基酸等小分子,为硅藻类、浮游生物繁殖提供丰富的养分。同时益生菌发挥了氨化、硝化、硫化和固氮作用,消除水体中氨酸、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有毒物质,降解了化学溶氧量和生物耗氧量,间接地增加溶氧量净化水质。
[0003]然而,上述两个对比文件提出的饵料虽然富含较多营养成分,但是其仅包含了一种益生菌,对于水质的改善效果一般,且制备过程不够高效,各种原料需要依次处理,费时费力。
[0004]在申请号为CN202010568245.X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提出一种藻粉型育苗饵料及其应用和对虾溞状体期育苗的方法,所述藻粉型育苗饵料包含金藻,以及三角褐指藻和角毛藻中的至少一种;其中,以所述藻粉型育苗饵料的总重量计,所述藻粉型育苗饵料中,金藻的含量≥30重量%,三角褐指藻的含量为0

50重量%,角毛藻的含量为0

50重量%。该饵料具有营养全面、质量稳定和使用方便等优点,解决了传统对虾育苗溞状体期使用单细胞活藻作为饵料存在的供应不稳定、质量参次不齐、营养不均衡等问题。使用该饵料能够使得育苗成活率平均提高20%以上,虾苗免疫力提高,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提高,育苗水体中的弧菌等有害菌的数量显著减少,上述对比文件对于水质的改善效果并不理想,生产制备流程也不够高效。
[0005]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微粒化水产育苗饵料及其制备方法,酵母细胞壁、复合菌粉和卤虫的添加能够有效降低水中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含量,从而有效的优化池水生态环境,营养价值高,营养成分多样,颗粒小,适合育苗使用,不会在池底发酵,对水质影响小,保存时间久,具有较高市场价值。
[0007]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微粒化水产育苗饵料,包括以下原料:硅藻、扁藻、螺旋藻、水绵、酵母细胞壁、牡蛎肉、红薯、复合菌粉和卤虫,各个原料按照重量份计的具体配比为:硅藻20

30份、扁藻20

30份、螺旋藻30

35份、水绵2

5份、酵母细胞壁1

5份、牡蛎肉5

8份、红薯20

25份、复合菌粉5

8份和卤虫20

25份。
[0008]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硅藻、扁藻、螺旋藻、水绵与红薯构成基本的饵料成分,在此基础上添加了酵母细胞壁、复合菌粉和卤虫,酵母细胞壁不仅具有一定营养成份,还可促进饵料发酵,帮助消化,同时与复合菌粉配合使用,能够有效的在池底分解残留的饵料和生物产生的粪便,避免饵料的营养成分在池底发酵产生有害气体,降低水中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含量,从而有效的优化池水生态环境,预防或减少疾病发生,与酵母一同起发酵饵料作用,防止残饵变质,而卤虫的添加,有效的提高了饵料的营养价值,配合后续处理步骤的液氮冻干处理,不仅保留了卤虫原本的营养价值,也使得红薯、藻类的营养价值得以更好的保存,相较于传统的育苗饵料而言,本专利技术的饵料营养价值高,营养成分多样,颗粒小,适合育苗使用,不会在池底发酵,对水质影响小,保存时间久,具有较高市场价值。
[0009]进一步的,所述复合菌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亚硝化杆菌1

2份、枯草芽孢杆菌2

3份和乳酸菌2

3份,三种菌类配合使用,能够对水中的各类有机物进行有效的分解处理,起到分解残饵和粪便的作用,降低水中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含量,优化池水生态环境。
[0010]微粒化水产育苗饵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原料分类,将原料根据状态不同分类,用于预处理的分类处理,便于后续的分类处理,使得各个相似的原料能够同时进行处理,从而以较高的效率进行饲料的处理;
[0012]原料预处理,对湿性物料进行清洗过滤,藻类物质将杂质滤除,红薯表皮刮去后洗净,卤虫和牡蛎肉则将沙粒和泥土清除,保证各个原料的洁净,进而保证饵料质量,同时防止沙粒进入精密设备中影响使用;
[0013]原料干燥,将湿性物料通过烘干机进行干燥,烘干温度为100℃,烘干时间为2小时,保证原料充分烘干,使得后续粉碎时容易成为粉末;
[0014]辐照消毒,将湿性物料置入辐照机内进行消毒,有效的对湿性物料中的细菌进行灭杀,防止在饵料内生长;
[0015]粉碎混合,将烘干完成后的物料投入粉碎机内进行粉碎,然后与复合菌粉和酵母细胞壁混合,再添加液体乳酸菌,使得整体物料形成粘稠状的混合体,方便后续挤出;
[0016]挤出干燥,将混合后的物料投入至挤出机中,挤出的同时进行快速烘干,制得颗粒状饵料,形成微粒化饵料,便于育苗使用;
[0017]液氮冻干,将消毒后的饵料颗粒进行液氮速冻加工,然后进行冻干,通过液氮冻干处理后的饵料,粗蛋白流失率、总脂肪含量流失率和不饱和脂肪酸流失率均较低,营养成份流失较少,且后续便于贮存和运输;
[0018]包装成袋,将成品取出后进行真空密封包装,得育苗饵料。
[0019]进一步的,在原料分类的步骤中,将原料根据状态不同分为三类,分别是成品可直接使用类物料和湿性物料,其中成品可直接使用类包括配比后的复合菌粉和酵母细胞壁,湿性物料包括硅藻、扁藻、螺旋藻、水绵、牡蛎肉、红薯和卤虫。
[0020]进一步的,在粉碎混合步骤中,饵料颗粒的挤出为直径0.5

1MM,直径较小,便于育苗使用。
[0021]进一步的,在液氮冻干步骤中,具体操作为将消毒后的饵料颗粒进行液氮速冻加工,加工时间为60

80分钟,加工完成后将饵料颗粒送入真空冷冻干燥机内进行冻干,在液氮冻干步骤中,冻干加工时控制真空仓温度低于饵料的共熔点,真空仓气压低于10Pa,冷阱
温度低于

50℃,至物料含水率低于1%得到成品,通过液氮冻干处理后的饵料,粗蛋白流失率、总脂肪含量流失率和不饱和脂肪酸流失率均较低,营养成份流失较少,且后续便于贮存和运输。
[002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硅藻、扁藻、螺旋藻、水绵与红薯构成基本的饵料成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粒化水产育苗饵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硅藻、扁藻、螺旋藻、水绵、酵母细胞壁、牡蛎肉、红薯、复合菌粉和卤虫,各个原料按照重量份计的具体配比为:硅藻20

30份、扁藻20

30份、螺旋藻30

35份、水绵2

5份、酵母细胞壁1

5份、牡蛎肉5

8份、红薯20

25份、复合菌粉5

8份和卤虫20

2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粒化水产育苗饵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亚硝化杆菌1

2份、枯草芽孢杆菌2

3份和乳酸菌2

3份。3.一种微粒化水产育苗饵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原料分类,将原料根据状态不同分类,用于预处理的分类处理;原料预处理,对湿性物料进行清洗过滤,藻类物质将杂质滤除,红薯表皮刮去后洗净,卤虫和牡蛎肉则将沙粒和泥土清除;原料干燥,将湿性物料通过烘干机进行干燥,烘干温度为100℃,烘干时间为2小时;辐照消毒,将湿性物料置入辐照机内进行消毒;粉碎混合,将烘干完成后的物料投入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见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海洋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