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荣豪专利>正文

圆编机的带纱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4608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圆编机的带纱器,主要包括:一主体,于一侧面的前端设有一筒槽,并于该筒槽的上、下缘开设有贯穿且对应的梢孔,使一定位梢插入;一接纱板,前端设有一向下倾斜的斜边,并装设于该主体的另一侧面;一夹纱板,前段弯折概呈V形状,且于中间预定位置处设有一套筒;一方形固定座,于纵向开设有一贯穿的梢孔,并于横向开设有与该梢孔连通的螺孔,可使带纱器主体的圆梢穿设于该梢孔内,再以螺丝逼紧固定;一L形固定座,于底部设有一U形槽螺固该方形固定座,上端则开设有一垂直长孔连结固定于驱动杆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减少编织布料的抽针边宽度损耗,相对的能增加布料的实用宽度,进而增加编织的产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编机,尤其涉及一种圆编机的带纱器
技术介绍
一般的圆编针织机在编织布料时,若是布料需编织有不同颜色的图案时,皆会于 针织机的喂纱嘴处加装换色器,在编织过程中,该换色器会适时地将有色纱线带至喂纱嘴 上让织针钩纱,使有色纱线一并编织,让编织后的布料具有间色的图案效果,且如需要使用 较多种颜色纱线来进行编织时,通常会将换色器进行捆绑组合,即将相邻两个换色器组合 成一个换色器来使用,如此能得到较多种颜色纱线来进行编织,让编织后的布料图案颜色 较为丰富、漂亮,但,为了减少编织布料的抽针边宽度损耗,必须将换色器上的有色纱线带 至预定成圈区域的喂纱嘴处再让织针钩纱一并编织,如此,才能增加编织布料的实用宽度 减少损耗大幅度增加产值,因此必需于换色器与喂纱嘴间加设一受圆心驱动杆所驱动的带 纱器(请参阅图1),借由该带纱器与多个预设位置的开纱棒配合,可将换色器上的有色纱 线适时的夹住与释放,才能达到上述带纱的功效。一般公知的带纱器,请参阅图2,其主要以一多重弯曲形状的弹性钢丝92夹置于 带纱器9的本体91上,并使该弹性钢丝92的中段垂直顶砥于该带纱器9本体91的内壁 上,而该弹性钢丝92的上段则向内弯折使其与该本体91的内壁形成一 V形的喂纱缝隙93 及夹紧缝隙94,于进行编织动作时,借由该夹紧缝隙94将换色器上的有色纱线夹住并带至 预定的成圈区域,再使该喂纱及夹紧缝隙93、94通过一预设位置的开纱棒,即可撑开该夹 紧缝隙94而将纱线释放让织针钩纱一并编织,此种结构虽能达到带纱的功效,然因该夹纱 与开启纱线的结构是由一弹性钢丝92制成,当针织机于高速运转时,该弹性钢丝92上段 的喂纱及夹紧缝隙93、94会受该等开纱棒快速及常久性的撞击,经久后会使该弹性钢丝92 弹性疲乏或变形断掉,使无法准确的夹住及释放纱线,而造成编织布料的瑕疵,且该带纱器 9是为固定设置并无调整结构,无法使带纱器9调整至最适当的位置以及最佳的带纱角度, 殊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 种圆编机的带纱器,能减少编织布料的抽针边宽度损耗相对的能增加布料的实用宽度,进 而增加编织的产值。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圆编机的带纱器,主要设有一主体、一接纱板、一夹纱板、一方形固定座以 及一 L形固定座,其中该主体一侧面的前端设有一筒槽,并于该筒槽的上、下缘开设有贯穿 且对应的梢孔,可使一定位梢插入,该筒槽的侧旁并设有簧槽可容纳弹簧于内,而该主体同 侧面的后端则紧固一圆梢。前述圆编机的带纱器,其中该主体的另侧面设有一前端呈向下倾斜的斜边的接纱板,其是由底缘嵌设一垂直面的连接板并螺固于该主体。前述圆编机的带纱器,其中该夹纱板的前段是弯折概呈V形状,且于中间适当位 置处开设有一嵌孔,使一外缘表面设有垂直嵌片的套筒借由该嵌片嵌入该嵌孔内使其连结 固定,并使该套筒置入该主体的筒槽内以定位梢固定,而使该夹纱板可呈前后摆动状,且该 夹纱板的后段因受该主体上的弹簧所推抵,而使该夹纱板前段所设的弯折位顶抵于该接纱 板的内壁使形成一夹纱缝隙,其前端则与该接纱板的内壁形成一 V形的喂纱间隙,该夹纱 板的上端则设有一具斜面的突片,可与纱嘴环上所预设位置的开纱棒配合,而使该夹纱板 可做释放纱线的动作。前述圆编机的带纱器,其中该主体的圆梢于穿入一方形固定座的纵向梢孔内后再 以螺丝锁固,借由该梢孔与螺丝来调整带纱器的出入位置与最佳的带纱角度。前述圆编机的带纱器,其中该方形固定座与一 L形固定座底部所设的U形槽螺接, 并利用该L形固定座上端所设的垂直长孔与圆编机圆心的一驱动杆连结,且可借由该长孔 与该U形槽来调整带纱器上、下及出、入的最适当位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减少编织布料的抽针边宽度损耗相对的能增加布料的实 用宽度,进而增加编织的产值。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带纱器于圆编机上的关系位置俯视图。图2是公知带纱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A是公知带纱器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带纱器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带纱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带纱器的平面连续动作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带纱器的俯视连续动作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主体13-簧槽15-圆梢2-接纱板3-夹纱板33-套筒34-突片35-喂纱间隙4-方形固定座43-螺丝5-L形固定座6-驱动杆7-换色器411-筒槽12-梢孔14-弹簧16-定位梢21-斜边22-连接板31-弯折位32-嵌孔331-嵌片341-斜面36-夹纱缝隙41-梢孔42-螺孔51-U形槽52-长孔81-纱嘴环84-开纱棒9-带纱器93-喂纱缝隙10-纱线82-喂纱嘴83-织针91-本体 92-弹性钢丝 94-夹紧缝隙 100-带纱器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图3、图4,本专利技术圆编机的带纱器100装设于圆编机圆心的一驱动杆 6上并跟随机台运转,且位于换色器7与喂纱嘴82间转动,并于圆编机的纱嘴环81上装设 固定有多个预设位置的开纱棒84,该带纱器100主要包括有一主体1、一接纱板2、一夹纱板 3、一方形固定座4以及一 L形固定座5,其中该主体1于一侧面的前端设有一筒槽11,并于 该筒槽11的上、下缘开设有贯穿且对应的梢孔12,可使一定位梢16插入,该筒槽11的侧旁 并设有簧槽13可容纳弹簧14,而该主体1同侧面的后端则紧固一圆梢15 ;该主体1的另侧面则设有一前端呈向下倾斜的斜边21的接纱板2,其由底缘嵌设 一垂直面的连接板22,并借由该连接板22螺固于该主体1的下方;该夹纱板3的前段弯折概呈V形状,且于中间预定位置处开设有一嵌孔32,可使 一外缘表面设有垂直嵌片331的套筒33借由该嵌片331嵌入该嵌孔32内使其连结固定, 并使该套筒33置入该主体1的筒槽11内以定位梢16固定,而使该夹纱板3可呈前后摆动 状,且该夹纱板3的后段因受该主体1簧槽13内的弹簧14所推抵,而使该夹纱板3前段的 弯折位31顶抵于该接纱板2的内壁使形成一夹纱缝隙36,其前端则与该接纱板2的内壁形 成一 V形的喂纱间隙35,该夹纱板3的上端则设有一具斜面341的突片34 ;该方形固定座4,于纵向开设有一贯穿的梢孔41,并于横向开设有与该梢孔41连 通的螺孔42,使带纱器100主体1的圆梢15穿设于该梢孔41内,且调整预定位置后再以螺 丝43逼紧固定;该L形固定座5,于底部设有一 U形槽51可螺固该方形固定座4,上端则开设有一 垂直长孔52连结固定于圆编机圆心的一驱动杆6上;借由前述构件的组合,该L形固定座5可利用该长孔52及该U形槽51将带纱器 100调整上、下及出、入至最适当的位置,而该方形固定座4借由该梢孔41及螺孔42并配合 该主体1的圆梢15,可将带纱器100调整出、入位置及最佳的带纱角度,请参阅图5、图6,当 圆编机于运转编织时该带纱器100也随之运转动作,而当换色器7变换有色纱线10时会将 新的有色纱线10带至织针83处,此时,该带纱器100行经至该新有色纱线10时,会借由该 接纱板2内壁与该夹纱板3前端所形成的喂纱间隙35先行捕捉该纱线10,再进入夹纱缝隙 36将该纱线10夹住,并带往预定成圈区域的喂纱嘴82处,再借由该夹纱板3上端所设的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编机的带纱器,装设于圆编机圆心的一驱动杆上并跟随机台运转,且位于换色器与喂纱嘴间转动,并于圆编机的纱嘴环上装设固定有多个预设位置的开纱棒;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  一主体,于一侧面的前端设有一筒槽,并于该筒槽的上、下缘开设有贯穿且对应的梢孔,使一定位梢插入,该筒槽的侧旁并设有簧槽供容纳弹簧,而该主体同侧面的后端则紧固一圆梢;  一接纱板,前端设有一向下倾斜的斜边,并装设于该主体的另一侧面;  一夹纱板,前段弯折概呈V形状,且于中间预定位置处设有一套筒,并使该套筒置入该主体的筒槽内以定位梢固定,而使该夹纱板可呈前后摆动状,该夹纱板的后段受该主体簧槽内的弹簧所推抵,使该夹纱板前段的弯折位顶抵于该接纱板的内壁使形成一夹纱缝隙,该夹纱板的前端与该接纱板的内壁形成一V形的喂纱间隙,该夹纱板的上端则设有一具斜面的突片;  一方形固定座,于纵向开设有一贯穿的梢孔,并于横向开设有与该梢孔连通的螺孔,可使带纱器主体的圆梢穿设于该梢孔内,再以螺丝逼紧固定;  一L形固定座,于底部设有一U形槽螺固该方形固定座,上端则开设有一垂直长孔连结固定于驱动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荣豪
申请(专利权)人:洪荣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