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凑型LC双频双跟踪介质馈源网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4526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紧凑型LC双频双跟踪介质馈源网络,属于卫星通信微波天线技术领域。其采用赋形金属外壁、赋形介质棒、四种同轴探针传输L频段和C频段和差信号,集成四种极化合成网络,结构紧凑,可安装在较小口径天线。赋形金属外壁使用台阶型,使得馈源L频段辐射方向图具有较大的照射角,赋形介质棒在馈源出口处直径变小,使得馈源C频段辐射方向图具有较大的照射角,可用于前馈天线的照射,可实现天线单脉冲自跟踪。该馈源网络系统体积小,重量轻,无需调试,可节省大量人力成本,适宜工程推广。适宜工程推广。适宜工程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紧凑型LC双频双跟踪介质馈源网络


[000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紧凑型LC双频双跟踪介质馈源网络,它涉及卫星通信微波天线
,适用于固定站和移动站天线的L频段和C频段信号接收可实现天线L频段和C频段的自跟踪。

技术介绍

[0002]卫星通信具有覆盖范围广、组网灵活、不受地理限制等众多优点,在军用民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作为防灾、救灾、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通信手段,卫星通信大有作为。L频段和C频段天线一直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民航、应急通信等各种重要的领域。其中LC双频段馈源网络是天线的核心器件,天线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馈源网络的性能。但是由于L和C频段频率低,传统的馈源网络体积大,不能应用在2.3m口径天线,使用场景受限。
[0003]自跟踪馈源网络是测控、通信天伺馈系统的核心部件,目前国内外用的比较多的多模跟踪主要是TE21模,跟踪精度高,在卫星通信和测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同时实现L频段和C频段的TE21模自跟踪,使用传统形式的馈源网络体积大,结构很难布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凑型LC双频双跟踪介质馈源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赋形金属外壁、一个赋形介质棒、四个L频段和信号蘑菇型同轴探针、八个L频段差信号同轴探针、一个L频段和信号极化合成网络、一个L频段差信号极化合成网络、四个C频段和信号介质包裹同轴探针、八个C频段差信号介质包裹同轴探针、一个C频段和信号极化合成网络和一个C频段差信号极化合成网络;所述赋形金属外壁为对称台阶型结构,包括依次连接且直径渐缩的扩口段、中间一段、中间二段和缩口段;所述赋形介质棒位于赋形金属外壁内部,且两者的中轴线重合,赋形介质棒的末端于扩口段露出;所述L频段和信号极化合成网络、L频段差信号极化合成网络、C频段和信号极化合成网络和C频段差信号极化合成网络均套在赋形金属外壁的外表面对应位置;八个L频段差信号同轴探针沿赋形金属外壁的扩口段外表面轴向45
°
对称分布,其一端插入赋形金属外壁内,另一端通过电缆与L频段差信号极化合成网络相连接;四个L频段和信号蘑菇型同轴探针沿赋形金属外壁的中间一段外表面轴向90
°
对称分布,其一端插入赋形金属外壁内,另一端通过电缆与L频段和信号极化合成网络相连接;八个C频段差信号介质包裹同轴探针沿赋形金属外壁的中间二段外表面轴向45
°
对称分布,其一端穿过赋形金属外壁并插入赋形介质棒,另一端通过电缆与C频段差信号极化合成网络连接;四个C频段和信号介质包裹同轴探针沿赋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则宇解磊李栋李盾牛耕邓智勇武彦飞李毅伟王垒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