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高压熔体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4448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温高压熔体过滤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能依靠人工换网,在更换滤网中劳动量大的问题,以及解决现有熔体过滤器滤网采用整体化设计而导致的报废率高、不便于维修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熔体过滤器主轴,主轴内有通道,通道右端设置封堵头,通道右半部分上设置有细密的通孔,主轴右半部分上有套筒,套筒侧壁开有细密的小孔,套筒左端外侧有环形凸起,套筒外侧套装有多个环形的滤板单片,主轴右侧有滤板固定板;滤板单片左端面的外缘设置有凹槽,当多个滤板单片紧密贴合时,凹槽与其左侧相邻的滤板形成环形的过滤间隙,过滤间隙的截面的最窄宽度决定过滤精度,物料能经过滤间隙进入到环形过滤单片腔内。腔内。腔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高压熔体过滤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熔体过滤
,特别是一种高温高压熔体过滤器。

技术介绍

[0002]在回收塑料中有带有许多杂质,在塑料生产线上,回收的塑料经过熔融进入熔体过滤器,在熔体过滤器中有滤网,一般的熔体过滤设备是靠液压装置将网片推出进行更换,且需要人工定期操作液压装置更换滤网,所以传统的熔体过滤设备需要一部分人员专门负责更换滤网且需要在高温下进行换网操作,需要有换网经验的工人操作完成。在此过程中存在一些明显缺陷:一、人工更换滤网,效率低、劳动量大,更换后安装质量因人而异,不利于统一管理;二、不同的精度的滤网在制造时需要重新排布钻孔位置,制造精度也不易控制;三、传统滤网采用整体式制造,局部的小瑕疵也会造成整个滤网的报废,寿命有限。
[0003]目前滤板的结构有板片式(圆盘、矩形板)、圆筒状等结构,但都是整体式加工结构,即板式、圆筒滤板都是整体结构,都是在过滤面上加工微孔进行过滤;缺点:1.由于微孔孔径加工限制,过滤精度受限;2.材质、加工及使用的限制,滤板易破裂损坏;3.过滤精度也不易调整。
[0004]基于以上缺陷,现提供一种高温高压熔体过滤器,改变了滤板的形式,相当于把圆筒状滤板切为很多个圆形碟片,碟片外周加工微小缝隙,再把碟片重叠组合到一起,由圆筒外周的微孔过滤,更改为微缝隙过滤;调整缝隙的宽度可以获得不同的过滤精度、便于加工、耐压高、不易破损;能够减轻人力劳动,在保证滤网制造精度的前提下颠覆传统滤网整体化设计,采用组合式设计,减少整体报废的几率,同时,采用分体组合式的设计可以有利于后期自动化更换滤网,减少人工劳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温高压熔体过滤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能依靠人工换网,在更换滤网中劳动量大的问题,以及解决现有塑料熔体过滤滤网采用整体化设计而导致的报废率高、不便于维修的问题。
[0006]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熔体过滤器主轴,主轴内有通道,通道左端与过滤器的出料口相连通,通道右端设置封堵头,通道右半部分上设置有细密的通孔,主轴右半部分上设置有套筒,套筒侧壁开设有细密的小孔,套筒左端外侧有环形凸起,套筒外侧套装有多个环形的滤板单片,主轴右侧有滤板固定板,滤板固定板与主轴之间将经多个螺钉固定在一起,滤板固定板与套筒左端的环形凸起能将多个滤板单片紧密挤压在一起;所述的滤板单片左端面的外缘设置有凹槽,当多个滤板单片紧密贴合时,凹槽与其左侧相邻的滤板形成环形的过滤间隙,过滤间隙的截面的最窄宽度决定过滤精度,物料能经过滤间隙进入到环形过滤单片腔内。
[0007]优选的,所述的套筒与滤板单片之间经平键卡装在一起,实现定位。
[0008]优选的,所述的滤板单片的外缘直径大于套筒环形凸起的外缘直径。
[0009]本专利技术结构巧妙,能够减轻人力劳动,在保证滤网制造精度的前提下颠覆传统滤网整体化设计,采用组合式设计,减少整体报废的几率,同时,采用分体组合式的设计可以有利于后期自动化更换滤网,减少人工劳动量。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装配示意图。
[001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过滤单片主视图。
[0012]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过滤单片侧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4]由图1至图3给出,本专利技术包括熔体过滤器主轴1,主轴1内有通道2,通道2左端与过滤器的出料口相通,通道2右端设置封堵头3,通道2右半部分上设置有细密的通孔,主轴1右半部分上设置有套筒4,套筒4侧壁开设有细密的小孔,套筒4左端外侧有环形凸起,套筒4外侧套装有多个环形的滤板单片5,主轴1右侧有滤板固定板6,滤板固定板6与主轴1之间将经多个螺钉固定在一起,滤板固定板6与套筒4左端的环形凸起能将多个滤板单片5紧密挤压在一起;所述的滤板单片5左端面的外缘设置有凹槽7,当多个滤板单片5紧密贴合时,凹槽7与其左侧相邻的滤板形成环形的过滤间隙,过滤间隙的截面的最窄宽度决定过滤精度,物料能经过滤间隙进入到环形过滤单片腔内。
[0015]为了实现多个过滤单片之间的定位,防止其转动,所述的套筒4与滤板单片5之间经平键卡装在一起,实现定位。
[0016]为了使得本结构能与现有设备能够完美替换,所述的滤板单片5的外缘直径大于套筒4环形凸起的外缘直径。
[0017]值得注意的是,本装置中多个滤板单片5紧密贴合形成过滤网,过滤间隙的宽度直接与过滤精度相关,对于单个滤板单片5,只要控制好凹槽7的加工精度,就能实现对过滤精度的控制;局部出现瑕疵时,将相应部位的滤板单片5拆下、然后替换新的过滤单片即可,大大减少滤网的报废率。
[0018]使用时,物料由过滤器的进料口进入,然后到达多个滤板单片5形成的过滤网处,待过滤的物料依次经过滤间隙、套筒4上的小孔、主轴1上的通孔到达通道2内,最终从通道2左端到达出料口,完成过滤;在此过程中,过滤器内的刮板处于滤板单片5的外周,主轴1转动中刮板将滞留在过滤间隙外侧的大颗粒杂质刮除,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
[0019]传统的滤网是采用侧壁厚度足够大的金属筒整体式制造,采用钻机或者激光加工微孔,整体式制造,如此,存在报废率过高。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组合式设计,如果过滤部分出现瑕疵,可以将瑕疵部分的过滤单片单独拆下然后进行替换,既保证了维修效率,也能够极大的避免整体报废导致的浪费,同时也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
[0020]在上述基础上,本专利技术采用凹槽7过滤,凹槽7的加工更容易公式化工艺化,更容易把握精度以及质量,对于塑料熔体过滤意义非凡。
[0021]传统滤网上的滤孔深度较深,在清理时很难将滤孔内的残渣清理干净,清理效率
极低,对此,本专利技术采用组合式设计,采用多个滤板紧密贴合之后的过滤间隙控制过滤精度,在清理时,优势同样明显,本专利技术在清理滤网时,可将滤板单片5逐个拆卸、单独清理,清理效果与清理质量上是传统滤网无法比拟的。
[0022]传统的换网模式:过滤机理是过滤设备有滤网支撑板(也称蜂窝板),在支撑板上置放单层或多层编织金属丝网,丝网堵塞严重时,停机拆出滤网或把过滤单元移出过滤器,更换金属丝网后;再把法兰合上或把过滤单元回移到过滤工作位置,完成换丝网,继续过滤工作相对于传统方式,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方式改变上述模式,具体是把上述过滤作用的金属丝网换成了过滤滤板,由过滤滤板直接进行对高温高压熔体进行过滤,滤板堵塞严重时,使用金属刮刀把滤板表面的脏料(堵塞物),刮下,汇集到排杂口排出过滤器外,滤板重新获得过滤功能,滤板不用频繁更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高压熔体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熔体过滤器主轴(1),主轴(1)内有通道(2),通道(2)左端与过滤器的出料口相通,通道(2)右端设置封堵头(3),通道(2)右半部分上设置有细密的通孔,主轴(1)右半部分上设置有套筒(4),套筒(4)侧壁开设有细密的小孔,套筒(4)左端外侧有环形凸起,套筒(4)外侧套装有多个环形的滤板单片(5),主轴(1)右侧有滤板固定板(6),滤板固定板(6)与主轴(1)之间将经多个螺钉固定在一起,滤板固定板(6)与套筒(4)左端的环形凸起能将多个滤板单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操王勇魏保富朱荣森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六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