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用于镜头光圈的叶片进行铆接的铆接设备及铆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4404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用于镜头光圈的叶片进行铆接的铆接设备及铆接方法,叶片上具有第一铆钉孔和第二铆钉孔,铆接设备包括第一定位模组、第一旋转上料台、第一铆接旋转台、第一铆钉上料单元和第一铆接机,第一铆接上料单元将第一铆钉输送至第一铆接旋转台上的叶片的铆接位置,第一定位模组吸附一个叶片,并将叶片置于所述第一铆接旋转台的预定位置,使第一铆钉孔与第一铆钉相对应,所述第一铆接机将第一铆钉铆接于第一铆钉孔,铆钉设备还包括喷气单元,喷气单元面向叶片设有喷气口,当第一定位模组吸附叶片时,所述喷气单元向叶片喷气以防止相邻叶片粘连。该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叶片和铆钉的自动铆接,大大加快了生产速度,并解决了叶片之间难分料的问题。间难分料的问题。间难分料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用于镜头光圈的叶片进行铆接的铆接设备及铆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用于镜头光圈的叶片进行铆接的铆接设备及铆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相机镜头是成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镜头光圈是镜头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调节图片亮度与景深的作。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持续发展,工业生产设备、安防系统、移动终端等方向使用到相机的场景越来越多,进而相机镜头的产能缺口日益扩大,其中相机镜头光圈由于分料困难与装配精度的问题,目前依然采用人工粉料并手动铆接进行生产,生产效率低下,这个问题严重制约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亟需设计高效的自动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用于镜头光圈的叶片进行铆接的铆接设备及铆接方法,该专利技术实现了叶片和铆钉的自动铆接,大大加快了生产速度,同时解决了叶片之间难分料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用于镜头光圈的叶片进行铆接的铆接设备,所述叶片上具有第一铆钉孔和第二铆钉孔,其中,所述铆接设备包括第一定位模组、第一旋转上料台、第一铆接旋转台、第一铆钉上料单元和第一铆接机,所述第一旋转上料台上排布有待铆接的若干叶片,所述第一铆接上料单元将第一铆钉输送至所述第一铆接旋转台上的叶片的铆接位置,所述第一定位模组吸附一个叶片,并将叶片置于所述第一铆接旋转台的预定位置,使第一铆钉孔与第一铆钉相对应,所述第一铆接机将第一铆钉铆接于第一铆钉孔,所述铆钉设备还包括喷气单元,所述喷气单元面向叶片设有喷气口,当所述第一定位模组吸附叶片时,所述喷气单元向叶片喷气以防止相邻叶片粘连。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铆接设备还包括第二定位模组、叶片翻转机构、第二铆接旋转台、第二铆钉上料单元和第二铆接机,叶片翻转机构吸附铆接了一个铆钉的叶片并将叶片上下翻转180度,所述第二铆接上料单元将第二铆钉输送至所述第二铆接旋转台上的铆接位置,第二定位模组将翻转了180度的叶片吸附至第二铆接旋转台,并使第二铆钉孔与第二铆钉相对应,所述第二铆接机将第二铆钉铆接于第二铆钉孔。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叶片翻转机构包括吸附叶片的叶片翻转吸头、驱动所述叶片翻转吸头翻转的翻转摆动气缸及转运叶片的翻转机构直线模组。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铆钉上料单元和第二铆钉上料单元的结构形式相同。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铆钉上料单元包括自动排序振动盘、将第一铆钉插接于第一铆钉孔的铆钉插接机构、设置于所述自动排序振动盘和铆钉插接机构之间的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将第一铆钉自所述自动排序振动盘传送至铆钉插接机构。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动排序振动盘的输出口设有铆钉输料槽,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设有取料槽的铆钉取料板、驱动所述铆钉取料板往复运动的铆钉取料气缸,当取料槽的位置与铆钉输料槽相对应时,一个铆钉进入到取料槽中,铆钉取料气缸驱动铆钉取料板运动以使取料槽带动铆钉到待铆接位置,然后铆钉插接机构将铆钉推下。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铆钉取料板的往复运动方向与所述铆钉输料槽的延伸方向相垂直。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旋转上料台上设有叶片叠放支架,所述叶片叠放支架使若干叶片沿竖直方向叠放,所述叶片叠放支架包括与叶片的外周边相抵靠的两根限位杆、分别穿设于第一铆钉孔和第二铆钉孔的两根定位杆。
[0012]为实现上述另一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对用于镜头光圈的叶片进行铆接的铆接方法,叶片上具有第一铆钉孔和第二铆钉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提供第一定位模组、第一旋转上料台、第一铆接旋转台、第一铆钉上料单元和第一铆接机;
[0014]第一定位模组吸附第一旋转上料台上的叶片,在第一定位模组吸附叶片的同时,喷气单元向叶片喷气以防止相邻叶片粘连;
[0015]所述第一铆接上料单元将第一铆钉输送至所述第一铆接旋转台上的铆接位置;
[0016]其中,第一定位模组吸附叶片的动作和第一铆接上料单元输送第一铆钉的动作是同步进行的,所述第一定位模块将叶片置于所述第一铆接旋转台的预定位置,使第一铆钉孔与第一铆钉相对应,所述第一铆接机将第一铆钉铆接于第一铆钉孔。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铆接方法还包括:
[0018]提供第二定位模组、叶片翻转机构、第二铆接旋转台、第二铆钉上料单元和第二铆接机,叶片翻转机构吸附铆接了一个铆钉的叶片并将叶片上下翻转180度,所述第二铆接上料单元将第二铆钉输送至所述第二铆接旋转台上的铆接位置,第二定位模组将翻转了180度的叶片吸附至第二铆接旋转台,并使第二铆钉孔与第二铆钉相对应,所述第二铆接机将第二铆钉铆接于第二铆钉孔。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定位模组、第一旋转上料台、第一铆接旋转台、第一铆钉上料单元和第一铆接机,实现了叶片和铆钉的自动铆接,大大加快了生产速度。另外,面向叶片设有喷气口,使得当所述第一定位模组吸附叶片时,所述喷气单元向叶片喷气以防止相邻叶片粘连,从而进一步解决了相邻,叶片之间难分料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0021]图1是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铆接设备的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中铆接设备需要铆接的叶片和铆钉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3]图3是图2中叶片和铆钉被铆接在一起的立体示意图。
[0024]图4是图1中铆接设备中第一旋转上料台处的局部立体放大示意图。
[0025]图5是图4铆接设备中第一旋转上料台、喷气单元和叶片叠放支架处的局部立体放大示意图。
[0026]图6是图5中喷气口和叶片叠放支架处的局部立体放大示意图。
[0027]图7是图4中第一叶片吸头的局部立体放大示意图。
[0028]图8是图1中第一铆接旋转台和第一铆钉上料单元处的局部立体放大示意图。
[0029]图9是图8中第一铆钉上料单元处的局部立体放大示意图。
[0030]图10是图8中第一铆钉上料单元处的另一局部立体放大示意图。
[0031]图11是图1中第一显微视觉单元和第一叶片吸头处的局部立体放大示意图。
[0032]图12是图1中第一铆接旋转台和第一铆接机处的局部立体放大示意图。
[0033]图13是图1中叶片翻转机构处的局部立体放大示意图。
[0034]图14是图1中叶片翻转机构处的另一局部立体放大示意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用于镜头光圈的叶片进行铆接的铆接设备,所述叶片上具有第一铆钉孔和第二铆钉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设备包括第一定位模组、第一旋转上料台、第一铆接旋转台、第一铆钉上料单元和第一铆接机,所述第一旋转上料台上排布有待铆接的若干叶片,所述第一铆接上料单元将第一铆钉输送至所述第一铆接旋转台上的叶片的铆接位置,所述第一定位模组吸附一个叶片,并将叶片置于所述第一铆接旋转台的预定位置,使第一铆钉孔与第一铆钉相对应,所述第一铆接机将第一铆钉铆接于第一铆钉孔,所述铆钉设备还包括喷气单元,所述喷气单元面向叶片设有喷气口,当所述第一定位模组吸附叶片时,所述喷气单元向叶片喷气以防止相邻叶片粘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设备还包括第二定位模组、叶片翻转机构、第二铆接旋转台、第二铆钉上料单元和第二铆接机,叶片翻转机构吸附铆接了一个铆钉的叶片并将叶片上下翻转180度,所述第二铆接上料单元将第二铆钉输送至所述第二铆接旋转台上的铆接位置,第二定位模组将翻转了180度的叶片吸附至第二铆接旋转台,并使第二铆钉孔与第二铆钉相对应,所述第二铆接机将第二铆钉铆接于第二铆钉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铆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翻转机构包括吸附叶片的叶片翻转吸头、驱动所述叶片翻转吸头翻转的翻转摆动气缸及转运叶片的翻转机构直线模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铆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铆钉上料单元和第二铆钉上料单元的结构形式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铆钉上料单元包括自动排序振动盘、将第一铆钉插接于第一铆钉孔的铆钉插接机构、设置于所述自动排序振动盘和铆钉插接机构之间的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将第一铆钉自所述自动排序振动盘传送至铆钉插接机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铆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排序振动盘的输出口设有铆钉输料槽,所述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立伟陈立国刘银龙徐雨生黄泰森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迪纳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